看了41歲胡歌成都地鐵「遇冷」,我頓悟為何要避免淪為低層次的人

2023-09-17     精讀君

原標題:看了41歲胡歌成都地鐵「遇冷」,我頓悟為何要避免淪為低層次的人

1

最近,胡歌在成都地鐵內的一段視頻曝光,吸引了眾多網友的目光。

擁擠的地鐵中,胡歌打扮樸素,手上抱著一個熊貓玩具,倚靠在車廂內的門邊上。

沒有浩浩蕩蕩的隨從,也沒有墨鏡口罩的全副武裝,就這樣大大方方地倚靠在車廂內的過道上,和身旁的同行朋友聊著天。

據說,胡歌當天在成都有路演。工作後,便搭坐地鐵回酒店休息。

這樣毫無架子,十足接地氣的胡歌,讓不少網友紛紛稱讚。

然而,從流出的視頻中,我更欣賞地鐵車廂內的乘客。

他們或坐著,或站著。要麼專注做著自己的事,要麼一心看著自己的手機。

哪怕大家認出了同在地鐵里的胡歌,也沒有簇擁而上的追星,只是互不打擾地做著各自的事。

不得不說,這群人的素質太高了。

其實,認真觀察你會發現,我們身邊慢慢開始浮現出一群人,他們清醒且克制,他們不再被身邊的人或事所影響。相比於外界,他們更關注自己的人生。

他們人生的信條就如楊絳先生所說的那樣: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2

2013年,白岩松參加在廣州暨南大學舉辦的一場高峰論壇。

當白岩鬆緩緩走進現場時,全場的學子一片沸騰。大家無比激動,一心想要合影,發朋友圈。

看著眼前的一幕,白岩松讓學子們冷靜了一會後,意味深長地說了一段話:

「我剛才看到有一條微博,寫著『就要見到白岩松老師了!!!!!!!!』,用了八個感嘆號!

我非常替你可惜,當你擁有一個表達空間的時候,你卻把權利用在感嘆上,而不是提出你的問題。

我想,如果今天的論壇要讓我們擁有一點什麼的話,那就從平視開始。

不管別人處在怎樣高的位置,都不該去仰視;不管別人處在怎樣低的位置,都不該去俯視。」

白岩松看著在座的所有學子,回憶起了自己上大學時的一件往事。

那個時候,無論哪位名人到校演講,學生們從不要求籤名或是合影,而是帶著疑惑的態度去聆聽、去思考。

而不會把精力放在他人的名聲上,更不會因為盲目「追星」而錯過了與他人思想碰撞的機會。

聽罷,全場一片寂靜。

記得《送給追星孩子的一封信》中有幾句話:

假如你喜歡了一位偶像,請一定為了他更好地學會生活。

假如你愛他,請你也為他好好尋找自己生活的支點,不要為他迷失了既定的軌道,關掉電腦的片刻回歸平靜,擔當起原來的角色,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要對得起自己的人生,就要儘量給別人的人生添加美好的成分,拚命地挽留自己碰到的美好的東西,拚命挽留。

他一樣,你也如此。」

任何你所崇拜的名人,都應該是為了讓自己活得更好,而非犧牲自己成全他人。

生活從來不是別人的,只有活好自己,才能不負自己的人生。

3

2條建議,讓你更專注於自己的人生,活出高層次的自己。

1、二八比例分配注意力

據說,知名收藏家劉益謙財產,多到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

有人曾認真地問過他:「你為什麼比我有錢?」

劉益謙深思了一會,回答道:「你想不想賺錢?」

對方不假思索地答道:「當然想啊!」

接著,劉益謙說:

「那你每天花多長時間想賺錢?

我是天天想怎麼賺錢,每時每刻都在想,早上起來就在想,坐在馬桶上也在琢磨……你呢?

你就是想想,想一下,然後就干別的去了,想別的去了。咱們的投入不一樣,怎麼可能一樣有錢?」

經濟學家帕累托曾提出一個重要的概念:二八法則。

即把80%的資源,集中到20%關鍵要素上,才能事半功倍。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關鍵就在於你把注意力放在哪些事物上。

說到底,想要讓自己活得更高級,你就要多關注要做哪些事才能產生價值。

2、即刻行動

眾所周知的Facebook,其最初整套架構性的設想,來自Winklevoss兄弟。

他們有一次見到扎克伯格,就跟他講了整套想法。扎克伯格聽後激動萬分,想要一起干。然而兄弟倆卻只是說「想想。」

於兄弟倆不同,扎克伯格一回到宿舍後,立馬就開始動手,寫代碼,請教高人,見投資者。

最後,當一個叫作Facebook的東西崛起時,兄弟倆才慌張失色地跑上門去要錢,這便有了後來一場曠日持久的官司。

儘管他們得到了一部分賠償,但這些賠償對於扎克伯格的收入而言不過杯水車薪。

這就是即刻行動,即一個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採取的及時有效的作為。即刻行動體現的是一種強有力的執行力。

一件事情,只有動起來,才有可能帶來變化。

蔡康永曾坦然地說過一段話:

「有人覺得,把冷淡和熱情這兩個詞擺在一起,一定是熱情比較好。

可是在我看來,很多熱情是不值得花時間的,都是些很無聊的東西。

『冷淡』最好的事情就是,你可以對很多事情說不要,然後你才能專注地做你想做的事情。」

共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c9f55838e06b12398f3cf4bfe3c81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