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甘肅武威的神奇,馬踏飛燕發現地,參觀1800年的古墓的內部,十分神秘

2023-06-11     雁行江湖

原標題:探尋甘肅武威的神奇,馬踏飛燕發現地,參觀1800年的古墓的內部,十分神秘

塞外江南、大漠孤煙、馬踏飛燕、長河落日,這裡是甘肅,這裡是武威,一條河,一碗面,一個盪氣迴腸的古老故事,穿越歷史的長河,為我們呈現了關於甘肅武威的厚重歷史文化底蘊。這個夏天旅行,我來到了古韻悠悠的甘肅武威。

武威有有名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位於甘肅省中部,河西走廊東端,古老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這裡地域遼闊,風景名勝很多,是

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重要節點城市。

武威博物館

每到一座城市旅行,我都喜歡去當地的博物館走一走,去了解一下這座城市的歷史和人文風情,武威旅行的第一站,我就來到了武威博物館,想通過圖片和文字的形式,了解武威的過往歷史和那些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故事。

武威博物館位於涼州區宣武街姑臧路25號,外觀簡約大氣,充滿了設計感,整體建築為地下局部一層,地上三層、局部四層,我喜歡博物館旅行,是因為這離是了解一座城市最快最深入的一種旅行方式,漫步在古老的文物之間,通過文字和圖片的方式,和古老的歷史對話,是一件內心靜謐,充滿樂趣的事情。

武威旅遊資源豐富,博物館內豐富的館藏,向我們講述了遠古時期,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悠悠過往,位於博物館的東、西展廳,是我個人最感興趣的,這裡以五千年的涼州歷史為主線,以「河西都會天馬故鄉」為主題,分為序廳、文明華彩、大漢揚威、五涼古都、盛唐通邑、大夏輔郡、蒙元故路、明清涼州等七個單元,集中展出武威出土的以齊家文化玉器、漢代木雕、隋唐墓志銘、西夏文泥活字佛經、元青花瓷等為代表的各時期文物750餘件,每一件精美的文物,都講述了發生在那個時期的歷史過往,都呈現出河西都會燦爛的歷史文化。

行走了祖國的很多城市,也看過了很多的博物館,我有一個習慣,喜歡在參觀博物館的時候,詢問一下工作人員,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什麼,因為鎮館之寶最能體現一座城市的文化歷史,武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王杖十簡,擺放在博物館很顯眼的位置。

王杖十簡看著很簡約,出土的時候卻引起了歷史學界的轟動,1959年,武威磨嘴子18號漢墓出土木簡10枚,史學界稱之為「王杖十簡」。簡文記東漢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幼伯受王杖事,錄有西漢本始二年(公元前72)和建始二年(公元前31)詔令,中國是禮儀之邦,從漢高祖以來,採取禮遇老人的政策,給予老人特權,這也是王杖十簡的意義。

喜歡石窟文化的朋友,對於天梯山石窟一定有所耳聞,天梯山被稱為石窟的鼻祖,已經有1600年的歷史了,石窟歷史久遠,在博物館內,我們還可以看到

天梯山石窟專題展」,位於三層西展廳,這裡指的好好的欣賞觀摩一番,裡面展示了天梯山石窟清理搬遷修復的文物81件。北涼石塔、歷代壁畫、彩塑等一批首次展出的珍貴文物,讓我們可以身臨其境感受石窟源頭的魅力。

博物館旅行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在和文物面對的面的時候,我們的思緒也跟著一起穿越古今,徜徉在久遠的歷史煙雲中,武威博物館裡面的文物,

鮮明的時代風格和地方特色,欣賞起來也是一種莫大的享受。

雷台

很多人對於國寶級文化馬踏飛燕都耳熟能詳,一匹駿馬凌空飛騰,極速奔跑的雄姿讓人過目不忘,而馬踏飛燕就出土於甘肅武威的雷台。

雷台歷史悠久,是前涼時期國王張茂所築靈鈞台,1969年9月在台下東南角發現了一座東漢晚期(公元186-219)大型磚室墓,這座古墓出土有金、銀、銅、鐵、玉、骨、漆、石、陶等珍貴文物共231件,被史學界稱為一座豐富的"地下博物館"。在出土文物中最突出的是鑄造精緻的99件銅車馬儀仗俑,藝術價值最高的是一匹銅奔馬,也就是我們說的馬踏飛燕,如今我們來到武威旅遊,可以看到武威的城市標誌就是馬踏飛燕的造型。現在這件文物保存在甘肅省寶五官之中,是甘肅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我們現在還可以進入到古墓之中參觀,我覺得真的十分神秘,撫摸1600年前的古磚,常常覺得不可思議,古人當年造這個古墓的時候,技術也太高了,能保存這麼多年,依然完好無損。

武威是一座寶藏旅遊城市,五千年涼州歷史從歲月深處靜靜流淌,講述著發生在這片西北大地上的滄桑巨變,勤勞淳樸的武威人,把這片曾經乾旱缺水的土地,打理的井井有條,沃野萬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c4b956a14569f5dd9eca4aa959e64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