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強大的東北軍,在西安事變後,怎麼銷聲匿跡了?

2023-11-27     歷史兩張臉

原標題:實力強大的東北軍,在西安事變後,怎麼銷聲匿跡了?

東北軍的前身就是張作霖建立的奉軍,在北洋軍閥時代,這可是一支不可忽視的軍隊。正是基於背後的實力,所以張作霖才幾次三番地打進關內,成為北洋政府的末代統治者。不過在慘敗給國民軍後,張作霖敗退東北的路上,被日本人炸死了。

張學良接班後,通電全國,宣布接受南京政府管轄,這也是東北易幟。隨後奉軍改編為東北軍,開始入關作戰。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西北軍將領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迫使蔣介石與中國共產黨合作抗日。可是,隨後卻便揭開了千古遺恨的悲劇序幕。

那麼,實力強大的東北軍,在西安事變後,怎麼銷聲匿跡了?

事後,張學良被軟禁,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蔣介石父子先後去世,才解除對張學良的軟禁。

由於張學良是東北軍的領袖,隨著他的落難,近20萬東北軍群龍無首,爆發了嚴重的危機,一度發展到互相殘殺的地步。

到最後有一部分跟著蔣介石走了。另一部分,也答應了蔣介石的東調方案,整編後的東北軍有6個軍。分別是49軍,51軍,53軍,57軍,67軍和東北騎兵軍。

49軍

49軍軍長是劉多荃。他是張學良衛隊長出身。他在解放戰爭後期於香港發布了通電起義的宣言,站到了人民這邊。49軍是東北軍的警衛部隊,多次對日作戰,非常英勇,可不是蔣介石的嫡系,不受待見。解放戰爭中被消滅。

第51軍

軍長是于學忠,他帶著部隊被調往山東,負責海防守備。面對日本瘋狂的進攻,曾死守蚌埠,血戰臨淮關,沒有讓日軍前進一步。後來51軍也參加過多次對日作戰,不過於學忠不再擔任軍長了,還在魯南抗戰中被剝奪了軍權。

解放戰爭中,51軍備改編為整編第51師,周毓英任中將師長,後來在戰爭中向我華東野戰軍投降。

後來蔣介石想要脅迫於學忠去台灣,在地下黨的幫助下,他留下了。

第53軍

第53軍軍長萬福麟帶著軍隊對日作戰。遭到了日本的猛烈攻擊下,損失慘重,後來在太行山打過游擊,還參加過武漢會戰。不過戰後軍長由周福成接任。

53軍還曾被編入遠征軍第20集團軍參加了對日作戰,後來在遼瀋戰役中周福成率53軍官兵投誠。原來的軍長萬福麟則跟著蔣介石去了台灣。

還有一點不得不說,53軍116師346旅691團早在1937年10月10日,就在團長、共產黨員呂正操的帶領下脫離了東北軍,在冀中平原打游擊,後來被編入八路軍序列,迎來了新生。

第57軍

57軍軍長繆征流。起初,這支軍隊還在戰場上英勇殺敵,雖然損失慘重,但絲毫沒有動搖。可是後來57軍軍長繆征流同日軍代表談判,走向了反動。

所以111師師長常恩多和333旅旅長萬毅突襲了軍部,不過軍長逃跑了。可是蔣介石竟然不乖軍長反而怪他們,還撤銷了57軍番號。

於是,萬毅等人打著115師的旗號起義了。這支軍隊後來參加過四保臨江,血戰四平,還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一直打到海南島。同時還是志願軍中38軍的一部分。

第67軍

軍長吳克仁帶著軍隊奔赴了華北前線,數次打敗日軍。淞滬會戰爆發後,67軍趕赴上海增援,結果在戰爭中犧牲了。在整個戰役中,67軍損失慘重,指揮系統一度癱瘓,軍長、軍參謀長以及數個旅長、團長犧牲。

然而就是這麼一支英勇的部隊,不僅沒有任何嘉獎,還被說成叛變投敵,讓蔣介石取消了番號,餘下的軍隊也劃撥到了中央軍。

騎兵第2軍

騎兵在軍長何柱國的帶領下在晉綏前線前線與日軍作戰。但其實他手下也就一個騎3師,騎6師歸馬占山指揮,而騎4師由於缺少馬匹,番號都被撤銷了。

由於損失大,又得不到補充,一直在削弱,雖然軍長後來職位有所提升,還做過第15集團軍總司令,但騎兵在隨後的改編中番號也沒有了。

我們可以看出,蔣介石是鐵了心的要削弱以及肢解東北軍,所以他根本不管部隊是在抗日。當然了,也有一部分在戰場上起義,迎來了新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b96227bb36e3234f4fa302f34a322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