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還得早安排

2023-07-17     老斯基財經

原標題:養老還得早安排

大眾養老儲備的意識正在不斷提高。

2022年5月,中國保險資產管理協會發布的《中國養老財富儲備調查報告》顯示,80%以上的受訪者認為除了政策性養老金外,退休前還需要額外進行養老儲備

那麼如何將意識轉化為實際行動呢?專業、多元的養老金融產品,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選擇。

為了滿足大眾的養老投資需求,公募基金專門推出了具備明確養老屬性的金融產品,——養老目標基金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養老目標基金吧!

FOF形式運作,進一步分散風險

很多國家的養老基金產品均採用FOF形式運作,我國也不例外。

那麼,什麼是FOF?FOF的英文全稱是「Fund of Funds」,即「基金中基金」,也就是主要投資於基金的基金。

我們知道,股票、債券基金投資於「一籃子」股票、債券,分散了單只股票、債券的風險;債券基金投資於一籃子「債券」,分散了單只債券的風險。但單只基金的風險依然存在,這是因為基金經理也有自己的能力圈,幾乎沒有基金經理能夠在所有風格和行業上都擅長,也鮮有基金經理在每一種市場環境下都能勝出。

在控制波動和回撤這件事上,FOF這種產品形式具有一定優勢。FOF投資於「一籃子」基金,進一步分散了基金的風險。

歷史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最近5年Wind偏股混合型FOF指數的年化波動率為13%,最大回撤為-24%;而Wind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數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的年化波動率均在18%左右,最大回撤均為-30%。與含權比例相近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相比,FOF的波動和回撤都要低一些。

在眾多公募基金中,我們很容易認出養老目標基金,只要基金名稱中同時帶有「養老」和「FOF」字樣,就沒跑了。

例如易方達匯智穩健養老一年持有混合(FOF)、易方達匯誠養老2043三年持有混合(FOF)、易方達養老2050五年持有混合(FOF)等,都是養老目標基金。

但需要注意的是,「養老」的名稱並不代表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諾,投資者在投資前須充分了解產品特徵和相關風險。

進行資產配置,提供養老解決方案

對於積累期超長、追求資產穩健增值的養老投資來說,資產配置非常重要。

但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想做好資產配置,既要懂宏觀,又要懂資產,還要會模型測算,難度實在有點高。

養老目標基金專為養老投資設計,為投資者提供了適配不同目標的資產配置策略。目前,我國養老目標基金分為目標日期目標風險兩種策略。

目標日期基金,依據投資者距離退休日期的長短來進行資產配置。基金名稱中帶有退休年份,如2033、2038、2043、2050等。隨著所設定目標日期的臨近,這類基金會逐步降低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增加非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

目標風險基金,根據特定的風險偏好設定權益類資產、非權益類資產的基準配置比例,或使用廣泛認可的方法(如波動率等)界定組合風險,並採取有效措施控制基金組合風險。基金名稱中帶有標識風險水平的字樣,如平衡、穩健、積極等。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我國217隻養老目標基金中,養老目標日期基金有98隻,規模220億元;養老目標風險基金有119隻,規模638億元。目前,無論從數量還是規模來看,養老目標風險基金都占大頭。

設置最短持有期,鼓勵長期投資

養老投資可能會持續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是一場「持久戰」。

為了幫助投資者樹立長期投資理念,養老目標基金均設置了不短於1年的封閉運作期或者最短持有期。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我國已有超過200隻養老目標基金,其中持有期為一年的有77隻,三年的有97隻,五年的有42隻。

持有期的長短與養老目標基金的權益類資產比例呈正相關關係。持有期1年、3年、5年的養老目標基金,投資於股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商品基金(含商品期貨基金和黃金ETF)等權益類品種的比例合計不超過30%、60%、80%。

也就是說,原則上養老目標基金的持有期越長,可投資的權益類資產比例越高,相應的基金凈值波動也會越大。通過設置持有期,可以幫助投資者「管住手」,避免其在市場波動的影響下做出頻繁申贖等非理性行為,改善基金投資體驗。

舉例來說,以2013-2022這十年的數據測算,在任意時間買入Wind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如果只持有1個月,盈利的機率不到60%,而如果將持有時間拉長至5年以上,盈利的機率將達到99.4%。對於具有超長積累期的養老投資來說,踐行長期投資,更能發揮複利效應。

如果我們能夠及早樹立規劃養老的意識,儘早行動起來,拉長積累期,那麼養老投資的雪球就能滾得更久一些。

(免責聲明:本資料不代表老斯基財經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基金投資有風險,請謹慎投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b4307d93e209ca411b591da13f44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