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年文化,加推年三十,試論古井「年文化戰略」

2022-01-20     酒食評論

原標題:深耕年文化,加推年三十,試論古井「年文化戰略」

作者:李虓

代表年文化,就代表中國。——題記

中國酒,是精神和物質的合一。「酒+社會萬事」,匯而成為廣博的中國酒文化,比如,「酒+禮法」,演繹為酒禮,酒+文學,則形成獨特的酒歌、酒賦,可以說,酒在文化層面,具有極強的包容性和承載力,是溶解萬事萬物的文化溶媒。

正因為酒具有這樣的特性,當我們品味一款白酒的時候,並非嗅其香、嘗其味,而是感受物質之上的文化意境,即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所以,以品牌為依託,萬千白酒也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品牌文化,比如,君子文化、家國文化、王者文化、雅文化等等,以追求與消費者精神共鳴。

臨近春節,隨著白酒氛圍高漲、年味漸濃,與古井品牌深度捆綁的「年文化」也開始逐漸成為關注的焦點。今年,古井貢酒繼續特約播出央視春晚,而近年來,古井還推出和加碼超高端產品——「年份原漿·年三十」,直接以年三十的場景來命名產品。由此可見,從品牌的高舉高打,到渠道的生動化建設,再到獨特產品的落地,古井「年文化戰略」的架構基本完成。

那麼,為什麼古井不遺餘力地深耕「年文化」?我們如何理解古井的「年文化戰略」?古井對於「年文化」的打造,又為行業提供哪些品牌文化打造的思路?根據觀察,筆者試論,以饗讀者。

01

年文化,古井品牌的「三好戰略」

品牌文化,首要作用是服務品牌,古井對於年文化的打造,有三個方面的品牌積極意義。

第一,深耕年文化,拉升了古井品牌高度。年,是國民心中的「最高級」,過年,是國人最隆重的一天,是儀式感最強的一天,是情感表達最充分的一天,而在禮尚往來之中,也是國人最尊重別人的一天。所以,以「年文化」賦能品牌和產品,古井的年份原漿產品成為「中國年禮」的代表,具備了「年」的頂級屬性。

如果「國禮」是國家層面的至高禮,而「年禮」正是國人層面的至高禮。如此,不僅拉升了古井產品的品牌高度,更可以作為對比定位和引導消費的依據,「年禮,即是至高禮」,在禮贈和宴請場景,所表現出來的更具儀式感和尊重性的認知,占據更大競爭優勢。

第二,深耕年文化,豐富了古井品牌價值。一般情況下,喝酒為的是博個好彩頭,而年文化幾乎承載和包容了所有中國文化里的美好寓意,比如,團圓、幸福、歡聚、辭舊迎新等等,而這些具有普世價值的文化寓意,則通過年文化的打造,自然而然地賦能到古井貢酒的產品上,一方面能夠加強產品的心理共鳴,增加了產品的文化賣點,另一方面也拓展了品牌張力,增加了品牌溢價。

第三,深耕年文化,強化了古井春節消費。過中國年,喝中國酒,白酒幾乎是中國人過年的「必備品」,而春節也是眾多白酒品牌的兵家必爭之地、提量動銷之時。古井貢酒不斷打造年文化的品牌文化,無論是冠名春晚,占據品宣制高點,還是推出「年三十」,夯實場景強關聯,均形成了無法複製的優勢壁壘,這無疑增加了古井在春節場景的消費。

尤其是「過大年,喝古井,看春晚」認知的不斷強化,古井已經成為了一種年俗,而年俗則是一種民族慣性,當品牌行為成為民族慣性,所形成的銷售力和品牌力,可想而知。

02

年文化,文化自信的「三好選題」

品牌文化,作為企業和消費者廣泛互動的橋樑,真正優秀的品牌文化,通過品牌之力,會對社會起到正向的積極作用,隸屬於企業文化、社會擔當的範疇,比如,華為、李寧等品牌所引發的愛國潮,正是最典型的例子。所以,對於古井這樣百億級的一線名酒企業,其品牌文化的打造必然考慮到對社會公眾的文化責任,而「年文化」正是踐行文化自信的「好選題」。

首先,助推年文化,即是添彩全國聯歡。過年,是普天同慶的聯歡狀態,無論是哪個民族,哪片地域,無一例外都迎接並慶祝新春。古井基於年文化的軟性傳播、硬廣投放等,在品牌宣傳的同時,也是在營造過年的氛圍,為全國聯歡貢獻品牌之力。

據了解,今年春節,古井貢酒除了冠名春晚,還是特別創意推出了年文化主題的社交互動化活動——「點亮年三十」,無論你是否飲酒,無論你身在何處,都可以通過「古井到家」小程序參與進來,在趣味性的社交互動中,傳遞祝福、共營氣氛,同時古井還將發放千萬級別的福利贈送給全國參與者。

古井新春互動活動頁面。

再者,助推年文化,即是踐行文化自信。黨的十九大把建設文化強國放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文化自信,要找到文化坐標,重新認識和整合文化資源,構建具有民族氣質的文化戰略。春節,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遺產,是最具活力的文化節點和精神依託,而年文化,正是文化自信的優質選題。

所以,無論是古井還是其他品牌,在整合傳播中所輸出的關於過年團圓、敬老、禮遇等主題的創意和創新,本質上都是在踐行文化自信,推動文化自信。

具體到今年,古井貢酒還特別舉辦了「中國年·中國味·點亮年三十」安徽青年迎新春主題文創大賽,從中國文化的角度詮釋中國年味,在中國年味中表達中國文化。

最後,助推年文化,即是增強民族向心。從整體文化環境來看,外來文化的輸入與日俱增,比如,國民對於西方節日的偏好和憧憬就是最明顯的例子,所以,這要求我們要有更強大的民族向心力來堅守民族傳統,兼容世界精粹。中國白酒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體現,理應承擔對於中國文化的弘揚之責。

而過年是民族共鳴的集中表達,以中國酒推動中國年的新時代表達和創意,則是增強民族向心力的最好呈現,一方面,年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最大公約數」,另一方面,中國酒則是民族精神的普世載體,兩者融合在一起,將加強文化穿透力和影響力。

03

年文化,白酒品牌的「三好案例」

依據上述分析,古井貢酒對於年文化的打造,也為行業呈現了一個經典的白酒品牌文化塑造案例,有三點借鑑意義和價值。

首先,古井年文化,是文化認知與品牌拓展的結合。品牌文化作為白酒產品的溢價手段,需要有兩方面的條件:第一,消費者心智中已經具有此文化認知,而且是強關聯,比如,年文化,年是全中國人的心靈皈依,具有根深蒂固的文化根基。第二,品牌所藉助的文化要具有豐富的拓展性,比如,年文化,除了聚焦於年本身,所承載的幸福、團圓、親情等諸多文化理念均可以附著在品牌之中,給予了品牌更大的文化張力和價值拓展。

然後,古井年文化,是品牌傳播與消費場景的結合。品牌文化雖然是品牌傳播和消費互動的重要主題,但其最終效果,還是要促進產品的銷售,而非空中樓閣,評判的重要標準,就是看其文化能否落地到相應的消費場景,比如,古井的年文化,形而上的可以代表中國精神,而具體又可以落地到春節消費場景之中,再比如,紅牛的力量文化,形而上的可以演繹為拼搏精神,而具體又可以落地到能量補充的應用場景。

最後,古井年文化,是企業發展與社會擔當的結合。古井打造「年文化」,對內有助於品牌的塑造和企業的發展,而對外則有利於民族向心的增強和文化自信的踐行,具有重要的社會擔當價值。這在全球品牌塑造中也很常見,比如,可口可樂,不僅是一種碳酸飲料的創領品牌,更代表了美國的精神,無論它在全球任何地方銷售,都在傳達美國的文化,成為文化輸出的埠和媒介。所以,對於中國白酒品牌而言,也是如此,要考慮並結合文化對於社會的影響,才能更有品牌擁護力和張力。

從目前古井的發展階段來看,「年文化」的品牌戰略,將成為古井全國化進程的必要支撐,而年份原漿系列產品,尤其是「年三十」超高端產品,將是重點打造的領航型產品,而隨著「過大年,喝古井,看春晚」意識的逐步深化,古井貢酒已經成為風俗化,成為過年的重要元素;藉助年文化的廣泛認知和豐富延伸,古井貢酒將更加成為代表中國文化的內核力量,代表年文化,就代表中國。

作者簡介:

李虓,食品發酵學碩士,酒類食品行業評論作家,策劃人,工程師,《酒食評論》創辦人,李虓策劃諮詢創辦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b3f9705728f58ce9488d349e7016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