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閒著沒事看了日本高中足球聯賽的紀錄片《足球少年養成》,作為一個曾經年輕過的80後,不得不說有點心潮澎湃。但是又年近四十,下意識的做起來憂國憂民憂天下的思考,為啥我們中國的足球少年養不成?看過片子以後,我似乎有了一些答案,下面就和大家探討一下。在討論前,先看圖說話,說一下日本高中足球的4858所學校在日本足球中扮演的角色非常特殊,它們可以向日本大學足球隊,日本地區聯賽和日本j聯賽輸送球員,和日本的j聯賽球隊的u18梯隊是平級,這就是日本足球人才濟濟的原因。而且高中球員和j聯賽梯隊球員在文化方面有一定優勢,所以日本最優秀的球員,幾乎都是從高中聯賽成名的球員。可以說如今,日本足球是選材是在大批的優秀球員中選出最好的,我的比喻是將軍里選元帥。
我根據日本足球人才培養體系圖改了一張中國的足球人才培養體系圖,大概能看出中日足球的差距所在。國內小學生可以進青訓,初中以後青訓肯定不收你了,而u15前淘汰的球員還有可能進中學讀書,u18退下來的只能去大學生聯賽或者踢野球,高中足球隊最多進大學校隊,如果你想靠著高中水平去外面踢野球,估計沒人給你出場費,更不要說進職業隊了。你進了大學校隊,再出去踢野球才有可能有出場費待遇。而現在國內的野球圈業餘比賽,動不動就能看見退役的國腳,中超球員玩的不亦樂乎。你想從野球變成職業球員是絕對不可能的,哪裡有這個名額,俱樂部u18的小伙子拿著一刀人民幣等著送上去買這個名額呢。所以中國足球選材的寬度比日本少掉了一大半,什麼14億人選不出11個人,根本只有60家職業俱樂部的60個梯隊給中國足球提供人才,所以我們中國足球真的就是在矮子裡面拔將軍。那麼中國的教育和學校為啥不能做點啥,現在的小學老師都已經閒成那樣了,上課不實實在在教書,都讓孩子課外去上補習班,點點微信就能讓家長孩子團團轉。不在學校里教點乾貨,孩子的課餘時間就可以不用上補習班了,組織個足球隊這點時間用來訓練我相信也足夠了。
一、日本校園足球的厚積薄發
日本足球在世界足壇嶄露頭角是在1996年奧運會,在邁爾密創造奇蹟,1比0戰勝巴西,在隨後的1998年日本隊首次殺入世界盃決賽圈。當我們開始了解日本足球的時候,政體相對穩定的日本,在足球方面已經經歷80年左右的漫長發展歷程。以日本高中足球聯賽為例,始於1917年。而日本高中女足聯賽,起步於1987年,在2011年日本女足成為了世界冠軍。這八十年的發展看似有些漫長,但是對於身體素質差,足球文化落後的東亞足球,這八十年並不是用來提高足球技戰術水平的,而是通過這80年,日本足球,建立了一種成熟的體制,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都摸索出了一套非常科學的訓練比賽體系。在不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情況下,學生的足球水平也能有很大的提高,並且培養了日本球員的團隊精神和拼搏精神。並且其影響力已經發展壯大到舉國關注的程度,日本很多當紅知名女藝人都會成為每年日本全國高中聯賽的形象代言人,並且在開幕式上表演。也讓日本高中足球聯賽成為了日本足球的搖籃,日本全國4858所高中,都有可能培養出職業球員,因為從縣大賽,就有日本j聯賽的球探開始在其中發現人才,全國大賽更是有全日本43家媒體一同報道,決賽上座率五萬多人,所以好的球員在日本從來都不會被埋沒。
一、中國校園足球的急功近利
作為一個80初,在我讀書那個年代職業足球離我們很遙遠,也沒有啥校園足球的概念。在上海喜歡踢球的學生們最大的理想就是在暑假新民晚報杯或者有線杯踢出個好成績。當時你要成為職業球員,你的首先要進一個以足球為特色的小學名校,這些特色其實也就是校長對足球比較重視,把足球當做學校的一個特色,肯投入,然後還從周邊的學校挖好苗子,本來可以有公平競爭的小學足球,然後就變成了一家獨大,連個實力相當的比賽都無法組織,所以足球從娃娃抓起純屬空談。這些足球名校的小球員被教練發掘你是個好苗子,送進少體校,然後區少體校再到市少體校,好的進入市隊省隊。然後足球職業化,這些最好的球員進入職業隊,這些球員是名副其實的足球精英。但能成為職業球員的是極少數,大部分還是和我一樣,以班級為單位踢野球玩。中國足球職業化以後,就有了各種足球學校和青訓,據說當時北京有11所國安旗下的足校。家長期盼著孩子靠著踢球賺大錢,把孩子送過去,結果幾年後發現,踢出來的學生只是鳳毛麟角,一年一個足校出一兩個,剩下99%都被淘汰,而且更加可怕的是,這些淘汰下來的學生由於忽視了文化課和素質教育,集體住校生活沒人管教還染上了抽煙喝酒打架的惡習,出來後成為了文盲加流氓。而踢出來的除了會踢球,其他也沒好到哪裡去。所以之後的家長看見前車之鑑,不敢再送孩子去足校,生源就少了很多。此時初中高中這些國內最普及的教育機構,基本也失去了培養足球運動員的功能,大部分足球人才最終也只能通過職業俱樂部旗下的青訓足校培養出來,而由於選材範圍小了,沒法進行大浪淘沙,導致送上去的球員也水平越來越差。時過境遷,現在的小學生還能踢踢球,但到了初中面臨中考估計都得歇菜,靠著學校培養足球人才還是痴人說夢。中國的藝人為足球代言的,好像只有鹿晗,大部分明星都在為雙11代言。
二、日本足球的良性競爭
日本的學生在中學時期都必須參加一個社團,這個社團可以是運動類的足球、籃球、棒球、柔道等。也可以是藝術類的,據說還有針對只讀聖賢書的學霸設立的學習加強類的社團。這些社團會占據學生們部分業餘時間,所以除了學霸社團,其他社團的同學們的學習時間幾乎是一樣的,不會出現你在讀書我在踢球,因為這種原因拉開成績上的差距。日本高中已經開始職業走向教育,就是學生選擇的學校,和將來的就業是定向的,所以日本全國高中聯賽的球隊有的名字都很直接,日本航空,流通經濟等,在國內我們是不是要鄙視的稱他們是職校?但在日本,所有的高中都是一樣的。所以日本高中球員,即使不能靠著足球出人頭地,他們也有找到一份合適工作的能力,所以大家雖然都竭盡全力,但心態都非常好。高中校隊的隊員都是住校的,管理非常嚴格,所以球隊隊內的氣氛很好,每天朝夕相處,共同生活訓練比賽,他們從來都很團結,就像一家人,他們也很尊敬有能力或者說有資歷的人,足球部菜鳥尊重足球隊隊員,隊員尊重老隊員或者主力隊員,主力隊員尊重王牌球員和隊長,但他們最尊重當然是教練。教練唯一的目標就是幫助球隊獲勝,並且培養更多優秀的球員,所以一般校隊主力球員都是高三為主,很少有高一高二就能入選校隊並成為主力的球員,那些參加了足球部而沒有成為校隊隊員的學生,都以成為校隊隊員為榮,平時訓練毫不含糊,但是如果沒有入選他們就成為了球隊的後勤,拉拉隊,為了球隊更好的比賽,不懈努力。到了選拔賽,他們又會竭盡全力展現自己平時訓練的成果,來爭取成為校隊的一員,在日本高中,只要你有能力,你肯定不會被埋沒。從來就不需要有什麼非分之想,或者走什麼邪門歪道。
二、中國足球的惡性循環。
如果說在日本成為一名職業球員,只要你有足夠的能力和踏實努力就可以了。但在中國你要踢出來,你需要的東西就太多了,一般來說,你要有一定的能力,其次你要家裡有錢並且捨得花錢,一路走來給教練錢,教練就罩著你,你可以成為主力球員,經常上場。你能踢到什麼高度,是早早被淘汰,還是踢到梯隊,還是到預備隊,還是一線隊,就看你的錢夠不夠。然後就是不受傷,在中國,這些從小踢球的青訓球員,就業前景並不好,足球就像金字塔,塔尖上的永遠是少數,在沒成為職業球員前一個傷病你可能就直接和你的足球夢再見了。還有就是你要足夠低調,不能得瑟和隊友教練搞好關係,所謂棒打出頭鳥,如果你恃才傲物,就算你能力再強,也能讓你成為廢柴。那些被淘汰下來的青訓球員,退下來後踢野球賺出場費,或者當個基層足球教練,但是如果你是技不如人被淘汰也就算了,如果你是因為家裡沒錢被那些技不如你的球員給硬擠下來的,你能有一個好的心態面對足球麼。你還有對足球的那份初心麼和熱愛麼?你拿了出場費踢野球會出力麼,還是出工不出力。你成為一名足球教練後會和你當年的教練一樣收黑錢麼?
三、日本足球充滿希望
日本有很多最優秀的球員,就是在日本高中聯賽嶄露頭角,直接就成為了職業球員,比如中田英壽,本田圭佑,中村俊輔,岡崎慎司,高原直泰,內田篤人,香川真司,柴崎岳,遠藤保仁,長友佑都,大迫勇也等,這些都是日本最優秀的球員。如果說你所在高中,也出了一位國腳,甚至留洋歐洲名揚世界,你對你的學校和對足球那肯定是充滿了希望和憧憬。雖然大多數人無法和他們一樣優秀,但是你有了這個念想,至少你會為之努力拚搏。所以日本高中優秀球隊的戰鬥力異常驚人。2003年的日本天皇杯,千葉縣高中聯賽冠軍球隊市立船橋就在天皇杯第三輪和j聯賽冠軍橫濱水手120分鐘打成2比2,而且場上還少一人,最終點球大戰惜敗。這就是希望帶來的力量,後來這支高中球隊也出了不少j聯賽的優秀球員。而最近發生在日本高中聯賽的勵志故事是來去年的冠軍球隊青山森田高中,去年還在踢高中聯賽的青山森田核心球員鄉家友太現在已經加盟了神戶勝利船,成為了伊涅斯塔的隊友,而且處子賽季就有22次出場2個進球,他也成為了青山森田校隊隊員們最好的榜樣。而鄉家友太和很多成名的學長一樣,都會在空閒的時候回到母校,鼓勵學弟們,在中國可能有這樣的機會和氛圍麼。
三、中國足球讓人絕望
那麼在中國的情況是怎麼樣內,你和國腳們可能成為同學或者校友嗎?可能,不過最多就是小學同學,中國的足球名校從來都只有小學,大連的東北路小學,武漢的萬松園路小學,上海的芷園路小學。中國的職業球員,大部分都在10歲以前就進入專業梯隊或者足校訓練,在中學裡開始踢球撐破天也就是進個大學校隊。可是現在大學的校隊里為了出成績都是特招的青訓退下來的球員,高中球員來到在大學校隊一般最多也只是個替補。我是沒有在足校生活過,我不知道裡面的文化教育水平怎麼樣,不過話說回來,全日制的九年義務教育教出來的學生都知道拿著手機打遊戲,足校青訓出來的球員能好到哪裡,特別是現在的年輕球員,作風懶散,只知道玩手機,生活作風一塌糊塗,晚上不睡覺,白天起不來,訓練遲到,根本沒有什麼時間觀念,團隊精神,拼搏精神,只是拿錢混日子。在比賽中更是經常我行我素,出現不冷靜的犯規,國腳級的知名球員也沒幾個好榜樣,場下給人的印象生活作風奢靡放縱,抽煙擼串醉酒駕車。樹立起的榜樣都是負能量,而媒體也特別願意報道這些負能量的東西給下一代。所以中國足球的未來,找不到正能量好榜樣,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如今走上足球路,看到的除了若隱若現的金錢,只有絕望。
四、日本球員為愛踢球
在日本足壇有著太多不可思議的榜樣,53歲的三浦知良還在日本j2聯賽效力,並且還能取得進球,他的存在告訴日本的年輕人,只要你足夠自律,你也能和他一樣。日本隊曾經的主力中鋒高原直泰在退居二線後,賣掉了自己的房子車子,前往沖繩島創立了自己的足球俱樂部,自己身兼球員,教練,老闆。並且在那裡帶著隊員開荒種菜,用來維持俱樂部的日常運營。他的義舉引來了不少日本球員的共鳴,紛紛前往加盟球隊。這就是對足球的愛,日本的球員從上到下都對足球充滿了愛,高中生球員輸了比賽哭的像死了爹媽,可是中國的中學生連在球場上哭的機會都沒有。據說日本球員隊自己球鞋十分珍惜,甚至有些敬畏,在日本,一些日產的經典球鞋,在小球員眼中猶如聖物,他們的水平如果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他們甚至都不會買這種鞋。即使買了,也很愛惜,只會在比賽使用,訓練的時候還是穿一些普通球鞋。
四、中國球員為錢踢球
可能由於在中國要成為一名足球運動員的成本太高,不僅僅俱樂部要投入,球員家長也要投資很多錢。好不誇張,如果你不是鶴立雞群能力超群像武磊這樣的球員,可能你在青訓發展的每一步,家長都要出不少錢。而且越向上付出的錢越多,當你沒有錢的時候,你的足球夢就結束了,在我身邊這樣的例子就有許多。所以現在青訓教練,都是勢利眼,看見小球員家長開著奔馳寶馬的就當回事,你開個比亞迪奇瑞,估計教練都懶得離你,知道你出不起大錢。所以球員一旦成為了職業球員,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先撈回本,再儘可能賺更多的錢。這就像生意,你投資了一個項目,有的人投資了80萬放棄了血本無歸,花了100萬堅持到了最後項目開始盈利了,他就要千方百計把這些錢賺回來並且做大做強,比如再投資點錢進個國字號球隊鍍鍍金,身價年薪就可以上個台階了,所謂捨不得孩子套不到狼。但是你得對得起一個足球運動員的稱號,運動員的天職是爭取勝利,最高目標是為國爭光。如果你踢球只是為了賺錢,那下面有一個很好的例子你可以學學。就是當年深圳紅鑽隊長王棟,他在28歲退役,在天津開了個潮汕牛肉丸店,現在生意做的很大,可以說日進斗金。不過連他都說了足球是一種情結,現在幹啥都離不開足球。所以就算你為錢踢球,沒有愛你也是踢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