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民日報、新華社等10多家媒體齊聚閔行,關注這件事

2024-07-31     周到上海

7月29日下午,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等10多家媒體齊聚閔行區浦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採訪上海社區衛生服務能力提升情況,其中閔行作為典型案例向媒體重點介紹。

據悉,閔行把提升社區衛生服務能力作為重點工作全面推進,通過一系列舉措,夯實社區衛生服務基礎,建設提質增效的家門口整合型衛生健康服務平台獲得明顯成效。

社區門診占區屬醫院門診量近2/3

晚門診、名中醫工作室、兒科診室……說起社區醫療服務,閔行居民們若是沒有體驗過,也或多或少聽說過。其實,閔行聚焦人民群眾就醫過程中的「急難愁盼」問題,已實現十項同質化發展「全覆蓋」,包括:

  • 全覆蓋冠名大學附屬社區服務衛生中心
  • 全覆蓋參與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
  • 全覆蓋配置社區CT檢查設備
  • 全覆蓋建成社區兒科標準化診室
  • 全覆蓋建設標準化專科專病門診
  • 全覆蓋建成上海市示範性社區康復中心
  • 全覆蓋建成閔行區社區口腔防治中心
  • 全覆蓋完成社區護理中心建設
  • 全覆蓋建成名中醫工作室或工作站
  • 全覆蓋開展社區「晚門診」服務

「全覆蓋」背後,數據更有說服力。截至6月底,14家社區西醫基本病種平均開展136種,中醫基本病種平均開展72種,全市排名分別位於第一、第二;社區就診比例穩步提升,2024年上半年社區門診就診388.7萬人次,占區屬公立醫療機構65.43%

與此同時,1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並非千篇一律,在基本醫療服務的基礎上,各醫院錯位開展特色診療項目,服務形式也更加多樣。比如:

  • 華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了首個以「篩—轉—服」一體化管理為特色的近視防控多學科門診,推出就診、檢查、診斷、治療「一站式」門診服務模式。
  • 浦江、梅隴、馬橋等社區先後完成門診手術室建設,提供淺表腫物切除、清創縫合、異物取出、甲溝炎等門診手術治療。
  • 古美、浦江、申鑫社區依託醫療集團建設,先後拓展內窺鏡業務,通過引入尖端設備和聘請資深專業醫護人員,確保消化內鏡檢查的安全性與準確性。

基層就醫逐漸成為居民的首選

隨著各項舉措的落實,閔行的社區醫療能級不斷提升,社區衛生服務也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近1年來,3家社區(浦江、浦錦、華漕)獲得中國社區衛生協會醫學科技獎、2家社區(古美、浦錦)獲得全國全科醫學病例診療技能大賽(紅葉計劃)一等獎、1家社區(莘莊)榮獲上海醫學科技獎(社區衛生獎);2名社區主任獲「上海市優秀社區衛生管理者」、2名社區家庭醫生獲「2023年上海市十佳家庭醫生」提名等。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2023年全市居民滿意度測評中,閔行滿意度達到98.56%。現如今,基層就醫逐漸成為居民的首選,尤其是「號源下沉」新政的實施後,甚至此前與社區醫院交集甚少的居民也陸續簽約家庭醫生,與家門口的醫院有了更多聯繫。

2024年,閔行入選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試驗區,目前正在申請第三批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範項目,所有關於社區衛生服務能力提升行動仍在繼續……

來源:今日閔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aadb54ad6963277c18c5bf594bc8f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