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美國壟斷!中國北重耗時三年攻克「360工程」,為祖國爭氣!

2023-03-08     彩尋美食

原標題:打破美國壟斷!中國北重耗時三年攻克「360工程」,為祖國爭氣!

在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進入二十一世紀,如果問作為中國人感覺變化最大的有哪些,可能很多人都會回答「中國科技的崛起」。也正是隨著二十一世紀中國在各個領域科學力量的崛起,才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幡然醒悟,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我們因為科學技術發展不足受了多少「委屈」。

在很多人都不熟悉的重型裝備領域,就有這麼一台「大國重器」,默默的為中國人爭了一口氣,也為國家的電力、航天、軍工領域更加增添了一份保障。中國北重僅用了三年時間就攻克並建成的「360工程」到底是什麼?它又是如何打破歐美在重型裝備上的壟斷地位的呢?

難以企及的無縫厚壁鋼管

中國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地大物博的資源大國,我們國家各種礦藏資源的儲存量在國際上來說都是比較豐富的。

因此,在國人眼中跟很多國土狹小的國家相比,我們有大量的資源和能源可以開發和利用,甚至出口。

從來沒有想過,其實長久以來,我們國家也會受到「鋼管」這麼一個看起來十分普通的東西的制約。

我們國家當然不缺普通鋼管,在2009年以前我們國家每年都不得不花費上百億到或者德國、進口的鋼管叫做:無縫厚壁鋼管。從這個鋼管的名字就不難看出它的特點,區別於我們常見的鋼管,它必須是一體成型的沒有連接縫的鋼管,並且在厚壁上有一定的要求。

看起來沒有什麼特別的鋼管,難道我們國家自己不能生產嗎?事實上,在2009年以前不僅我國沒有這個能力,全世界還只有、德國和可以做到。

生產這種無縫厚壁鋼管有一個最大的技術難點就在於「擠壓」,通常情況下製造無縫厚壁鋼管先是需要一個符合工藝要求的鋼管原胚,然後取掉中間部分形成鋼管雛形,再後來就是最重要也是最難的「擠壓」部分了。必須通過的擠壓方式,讓上噸的鋼管經過均勻的受力擠壓,一邊拉長,一邊保持鋼管所需的質量。

早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就已經展開了關於「重型黑色金屬擠壓技術」的研究,並且製造了十幾套具備製造大型無縫厚壁鋼管的擠壓機,其中Wyman-Gordon公司甚至擁有一台達到3.15萬公噸的立式擠壓機。同時,擁有相對成熟的重型黑色金屬擠壓技術的國家都不約而同的進行了技術壟斷。

反觀我國,在擁有3.15萬公噸的擠壓機的時候,我國最厲害的擠壓機才區區3150公噸,擠壓力度完全跟不上生產工藝的要求。這也就造成了,我國不得不花費十幾萬一噸的高價進口無縫厚壁鋼管的被動局面。

戰略重要意義

除了技術落後以外,無縫厚壁鋼管到底有什麼重要的作用,我們非買不可呢?仔細了解了無縫厚壁鋼管到底都用在什麼地方之後,我們就發現,不僅無縫厚壁鋼管非買不可,重型黑色金屬擠壓技術還非自主研發不可。

首先,無縫厚壁鋼管最重要的用途之一就是火力發電。很多人都以為在新能源開發如火如荼的今天,難道我們國家還要依靠最傳統的火力發電?

事實就是儘管「火力發電」存在各種各樣的不足之處,從長遠來看也是必定要被替代的發電方式,但目前來說火力發電以其低成本、穩定等優勢,依然是我國電能的主要來源。根據相關數據的統計,我國火力發電量截至2021年依然占據了全社會發電量百分之七十以上。

而火力發電就離不開耐高溫、能穩定的無縫厚壁鋼管。在火力發電領域,其實修建一個火力發電廠,發電機本身由於技術成熟,占的資源並不是最多的。占用技術最多的是跟火力發電機相配套的「四大管道」系統。

其次,除了火力發電,在建設核電站的時候也離不開無縫厚壁鋼管。由於無縫厚壁鋼管抗壓能力強,能穩定,可以作為核廢水流動的管道。同樣,這樣的無縫厚壁鋼管也是石油開發、天然氣開採等等能源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除了能源領域,在軍工領域、航天、航空領域全都離不開無縫厚壁鋼管,離不開重型黑色金屬擠壓技術。

這樣一來,仔細思考一下就不難發現,如果我們國家在重型黑色金屬擠壓技術上一直都保持著依賴進口的狀態,那麼對於整個國家而言是一個多麼大的危險隱患。

為了制約我國整體發展可以完全無視全球經濟共同體的整體利益而採取「技術制裁」的科技狙擊戰,我們又如何能放心將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電力能源和軍工航天等國防重要領域的關鍵設備放在外國人手上?

「巨人」在別處

痛定思痛,我國重工業領域研發的佼佼者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北重集團已經在著手攻克「重型黑色金屬擠壓技術」難題。

抱著「科學無國界」的信念,既然、德國和已經具備了比較成熟的重型黑色金屬擠壓技術,我們如果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麼相關的研發肯定能夠更加容易。

於是,北重集團研究團隊2004年試圖通過跟Wyman-Gordon公司談判,提出了願意出重金購買相關技術的意願。

出於對壟斷技術的保護,公司直截了當的拒絕了我國提出的要求。既然不能購買技術,那麼我們又提出了退而求次,出資合作的方案。但在談判過程中,遇到了對中國進出口的收緊政策,最終沒能達成協議。

跟公司談崩之後,北重集團又將目光投向了德國SMS Meer公司,這次德國公司倒是爽快的答應了合作。

但是,出於種種目的,德國公司光是在最初的設計方案階段就提出了10億的巨額投資要求。北重集團一看,不靠譜。

一方面,技術成熟的「巨人」都在別處,並且拒絕了給我們使用肩膀;另一方面我國電力行業、能源行業、軍工、航空等等一系列關鍵行業的發展都受到了限制。

2006年中國北重終於下定決心,聯合了清華大學等等數十家單位發起了「360項目」。所謂360項目其實就是完全自主研發製造一台3.6萬公噸的黑色金屬垂直擠壓機項目,直接超過3.15萬噸規模,劍指行業最高端。

由於長期以來對於無縫厚壁鋼管都是依賴的國外進口,因此,在立項之初,我們國家的科研團隊連一台可供拆解研究的「大型黑色金屬垂直擠壓機」都沒有。

我們擁有的只有一本叫做《異型鋼管生產》的理論書,後來人們都會說,360項目就是一本書、一群人三年造出的奇蹟。

創造奇蹟的360工程

在關鍵時刻中國人民發揮了團結一致的精神,來自金屬界各個領域的頂尖科學家們,在國家的號召下走到了一起。鍛壓專家、擠壓專家、異型鋼管研究專家、潤滑工藝專家大家從各自的研究領域裡各取所長,一個環節一個環節的攻克製造「3.6萬噸大型黑色金屬垂直擠壓機」所遇到的難點。

但是,世界範圍內數十年來沒有第四個國家能突破的技術,由此可見,難度有多大。最初,參照歐美的傳統技術,北重的研發小組總是無法在設計和製造上找到突破。如果在傳統工藝上無法突破,難道沒有其他辦法替代嗎?

最後,膽大心細具有創造力的中國科研工作者們在三年沒日沒夜的努力下,通過採用清華大學研究了四十多年的「鋼絲纏繞技術」最終攻克了在設計和製造大型黑色金屬垂直擠壓機上的難關。完全通過我們自主研發的方式,完成了設計和組裝。

2009年7月,傳來了激動人心的消息,在無數個日日夜夜的鑽研之後,中國第一根符合超臨界發電機組要求的特種厚壁無縫鋼管在北重自主研發的3.6萬噸垂直擠壓機中成功誕生。

這根特種厚壁無縫鋼管的誕生,凝聚著中國科學研究者無數的心血,也為中國電業帶來了一劑強而有力的強心劑。

又經過一年多的時間,到了2010年10月,中國北重集團製造的P92鋼管正式投入批量生產,一舉打破了歐家對於此項產品的壟斷。

更為值得驕傲的是,由於我國的3.6萬噸垂直擠壓機採用的是新型技術,生產出的P92鋼管不僅在能上超越其他國家的產品,在成本上更是實現了大跨步的成就。中國成功生產出的P92鋼管平均每噸的價格不足5萬元每噸,而原來我們進口P92鋼管需要花費16萬元每噸。這讓我國廣大相關行業極大的降低了成本。

另一方面,研發並製造整台3.6萬噸垂直擠壓機我國總共花費了三年時間,不足3.4億元資金。再對比之前德國公司數十億元的漫天要價,我國優秀的科研人員實在是太令人驕傲了。

好了,本期內容到這裡就結束了,看完這期別忘了給我們點贊,關注和轉發。謝謝您的支持,下期更精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a66dbd22ca45837bbd2e3a403823c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