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汽車市場競爭有多殘酷?
廣汽菲克申請破產、廣汽三菱停產、斯巴魯月售僅百餘輛成為「時代的眼淚」,合資品牌集體捲入瘋狂價格戰;威馬、愛馳、天際等造車新勢力品牌,不斷傳出停產、退網、裁員等消息,在生死邊緣掙扎。
在電動化大潮下,以傳統燃油車為主的合資品牌陷入困境不難理解,占據「天時」早已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新勢力造車品牌,為什麼也迎來了生存危機?
2023年是新能源汽車國家購置補貼正式退出後的第一年,早在2月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專家媒體交流會中,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苗圩就直言:「現在新能源汽車的廠家確實比較多,想法也比較多,真正成功走出來的不多,100多家新能源汽車企業在競爭當中一定會優勝劣汰,最後集中到幾家頭部企業。」
淘汰賽到來得猝不及防,即使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速仍遠高於燃油車,但在整個行業幾乎都在面臨的成本壓力下,這場「生死競速」還是來得又快又猛。
電動化、智能化大潮呼嘯而至,擁擠的新能源賽道上無法如燃油車時代一樣容納「百家爭鳴」,企業和行業,都必須另闢蹊徑。由此,造車熱潮近年來逐漸冷卻,多家新勢力企業相繼離場,但手機、汽車製造企業的邊界日漸模糊,推動了汽車3.0智能時代的到來。
如今,華為、魅族、蘋果、小米、VIVO等都通過各類形式將業務延伸到汽車領域,同時,特斯拉、吉利、蔚來等造車企業同樣在向手機領域滲透。
「汽車廠商造手機,需要從零開始,而手機廠商進入造車賽道,(對汽車廠商)是降維打擊。手機與汽車的融合,改變的是造車的頂層邏輯,是消費電子與汽車產業融合的新賽道。目前華為、星紀魅族、小米打造的三個OS體系,代表了汽車3.0時代的玩家。」星紀魅族集團董事長兼CEO沈子瑜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在汽車3.0智能化時代,一家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僅是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更是讓汽車成為另一個智能移動終端,構建多終端智能互聯生態體系。目前看來,在這一新時代,更具潛力的玩家是華為、小米、星際魅族這些集手機、汽車一體的大型科技公司。」
汽車進入3.0時代,「華小魅」能否成為汽車市場新頂流?
賽道開啟,玩家入場
手機與汽車的交互融合,是近年來汽車行業集中加大投入攻克的焦點之一,但直到今年領克08及問界新M7上市後,手機+汽車這一生態才真正點燃消費者的熱情。
這也讓華為和星紀魅族在這場汽車+手機生態融合的競爭中搶占了先機,產品之間形成了互相引流的作用。而且,魅族手機與領克08、華為手機與問界汽車之間的聯動,讓消費者意識到,能夠獲得更流暢的智能體驗,這一點在當前的市場中還相當罕見。
同樣在9月,蔚來也在創新科技日上發布了首款手機NIO Phone,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反覆強調,不把手機當成主要業務,蔚來造手機,只是為了讓車變得更好用,讓用戶體驗更好,核心仍是智能電動車。在他看來,蔚來做手機不是為了和華為、小米競爭,而是為了用戶需求,手機和車的協同越來越重要,蔚來用戶中有一半能買蔚來手機就很開心了。車的用戶換同品牌手機決策壓力小,而手機用戶換同品牌的車,他認為全世界可能只有蘋果具備這樣的品牌勢能。
在手機+汽車賽道正式開啟後,小米汽車終於逐漸揭開神秘面紗:繼10月將「手機×AloT」升級為「人車家全生態」並發布全新作業系統「小米澎湃OS」後,11月15日,小米汽車在工信部公布的第377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新產品公示文件中亮相。
按照小米的官方說法,小米汽車將於明年上半年量產,將搭載澎湃OS系統,與小米手機等其他智能產品形成一個生態。
此後第二天,11月16日,極星在廣州舉辦了「摘星之夜」,在發布高性能純電SUV極星4的官方指導價的同時,沈子瑜也重新確定了極星未來的發展方向:設計+科技。在獲得星紀魅族的智能化賦能後,這一品牌也將從極星「中國元年」開始,重新起步。
極星「摘星之夜」
也正是由於有了星紀魅族的加持,令極星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上,開啟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既不是傳統汽車品牌,也不是新勢力造車品牌;不同於華為的自己不造車但深度參與造車,也不同於小米的直接造車。
事情可以追溯到2021年9月,李書福攜手全球科技商業精英創建星紀時代,沈子瑜出任副董事長;2022年7月,星紀時代與魅族科技在杭州舉行戰略投資簽約儀式,正式宣布星紀時代持有魅族科技79.09% 的控股權,並取得對魅族科技的單獨控制;2023年3月8日,星紀魅族集團正式宣布成立,沈子瑜出任集團董事長兼CEO;3 月 30 日,「魅族 ∞ 領克無界生態發布會」在上海舉行,星紀魅族集團正式發布新一代旗艦手機魅族 20 系列、無界生態系統 Flyme 10,以及將首先搭載在領克 08 車型上的第一代 Flyme Auto 智能座艙作業系統;6月19日,星紀魅族集團與Polestar極星在上海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正式宣布設立全新的合資公司,實現「雙星合璧」;11月16日,極星舉辦「摘星之夜」,宣布即將交付的極星4將搭載全新開發完整版的Polestar OS作業系統,融合Flyme Auto的智能交互邏輯。
Polestar OS作業系統
「硬體只是平台,軟體才是未來」
作為一個早在2017年就發布的品牌,極星在全球的電動化大潮中也稱得上先發,但時至今日,很難界定這個品牌的成功與否。
一方面,極星此前在全球上市的幾款車型,價格從二三十萬到一百多萬元,跨度極大,在2022年收穫了全球5.1萬輛的銷量成績;但在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極星2022年全年銷量也僅有1719輛。
對於極星此前的發展,沈子瑜直言不諱:不符合中國市場的需求。「起個了大早,趕了個晚集,如今極星可以說是『老店新開』」。
在「摘星之夜」上,沈子瑜首次以合資公司極星科技董事長兼CEO的身份公開亮相,並在現場表示:贏利中國市場,才有可能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執牛耳者,而設計與科技並重,則是中國市場成功的關鍵。
極星科技董事長兼CEO沈子瑜
從極星4這款車型上,也不難看出,極星將重點全面轉向國內市場的決心,這款定價299900-399900元的純電SUV,將於12月在中國市場開啟交付。
沈子瑜表示,在合資公司中星紀魅族以51%的比例控股,將重新主導產品定義和底層結構,激活極星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活力和戰鬥力。作為合資公司成立後的首款產品,定位轎跑SUV的極星4將成為銷量的中流砥柱。通過設計與科技,通過原創且具有調性的設計、傳承自沃爾沃的安全與健康屬性,再加上星紀魅族在智能化層面的優勢,共同為用戶打造智能座艙和交互體驗上的品質感。
儘管目前20萬元以下的新能源產品在市場上仍是絕對的銷量主力,但豪華車市場的潛力同樣不容小覷。根據乘聯會數據,在新能源車廠商批發滲透率方面,10月整體已經較上年同期提升5.3個百分點,達到36.2%;其中自主品牌10月新能源車滲透率為51%;主流合資品牌的滲透率為6.4%;豪華品牌滲透率已經達到了33.6%。
在沈子瑜看來,極星的客戶主要來源於傳統豪華車用戶的轉化,以及目前新能源客戶對車輛的升級需求。而這也正是極星在豪華車市場實現彎道超車的機會,目前豪華車市場正處於智能化、電動化時代下的格局重塑階段,憑藉著設計、科技,輕裝上陣的極星更能打動新時期的汽車用戶。
縱觀汽車100多年的發展過程,在機械化的1.0時代,以傳統汽車企業為代表,優勢在於汽車製造、機械素質、底盤架構和安全理念;而電動化的2.0時代,以2003年特斯拉成立、比亞迪進入汽車行業為開端,這一階段的代表企業是特斯拉、比亞迪、蔚小理,尤其是蔚小理,創始人均有網際網路、科技行業背景,是網際網路造車階段的典型;汽車3.0智能化時代,以2014年特斯拉發布Autopilot為起點,萌發於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聚集新領域、新技術,依靠科技創新開闢新領域和新賽道。
「人們使用手機的時間每天平均高達四五個小時,幾乎從不關機,手機需要同時支撐多個APP的使用;而使用車機的時長多在一小時到一個半小時之間,軟體生態並不豐富。相比之下,手機軟體系統技術的複雜度遠高於車機。再者,手機的換機周期為2年左右,而汽車的換車周期在10年左右,手機晶片的製程和算力更新速度遠高於車機,對軟體研發能力的要求也遠高於車機。所以我說,當手機公司下場造智能電動汽車時,在軟體領域對傳統汽車公司就會形成降維打擊。」沈子瑜表示,「手機與汽車的深度融合,是讓汽車有了增量的功能延伸,這一基礎是有一個深受廣泛認可的好手機和生態系統,無論手機還是汽車,硬體只是平台,軟體才是未來。」
沈子瑜提出了「手機域」理念,即超越傳統汽車五個域(動力域、底盤域、車身域、座艙域、自動駕駛域)之外的「第六域」,手機連接汽車以後,就是整個汽車的零部件,源源不斷地為整車輸送新功能,升級手機就是升級汽車。沈子瑜認為,「手機域」讓手機真正融入並成為汽車的一部分,讓消費電子的能力為汽車產業賦能。
從星紀魅族集團的規劃來看,其未來的生態系統延伸,遠遠不止於手機和汽車,「雙星合璧」後,積極投入前沿科技領域的開發,範圍將涵蓋智能電動汽車、智慧型手機、可穿戴智能終端、智能家居等領域,圍繞「智能電動汽車+ 手機 + XR + 前瞻技術」展開消費電子產業和汽車產業的深度融合和超級協同。
而擁有龐大手機用戶基礎的小米,目前走的也是相似路徑:小米澎湃OS發布後,小米14系列作為首款搭載新系統的手機已經於10月26日發布。雷軍認為,「對於小米來說,這是一個劃時代的里程碑,是邁向『人車家全生態』的關鍵跨越。」
備受期待的幾位玩家均已入場,汽車+手機的完整生態將為消費者提供不斷進階的融合體驗。星紀魅族背靠吉利集團強大的造車體系,同時擁有傳承於沃爾沃的近百年的豪華車理念和經驗,足以與華為、小米形成鼎立之勢,共同開闢汽車3.0智能時代的新賽道。
作者: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