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淮陽縣變成淮陽區了,未來可期,當地人:為何不劃商水縣?

2019-07-16     旅遊看河南

撤縣設區,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達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很多省市都有過相應的操作。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撤縣設區"的消息流傳已久,目前似乎已"落錘定音"。

近日,小南在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天地圖"中發現,淮陽縣已經更名為淮陽區,意味著淮陽已完成撤縣設區流程,周口成為下轄兩個區的地級市。

不過,周口市目前尚未發出官方信息,但從以往的政府報告中,可以明確,淮陽縣升級為淮陽區是板上釘釘的事情。2017年9月27日,淮陽縣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同意《淮陽縣人民政府關於行政區劃調整的報告》,縣人民政府要嚴格按照程序履行工作職責,深入細緻地做好行政體制變革過渡時期的工作,確保區劃調整方案平穩順利實施。

2019年1月8日下午,周口市委書記劉繼標主持召開市委常委工作務虛會時提到:"隨著淮陽撤縣設區併入周口中心城區,中心城區將達到百萬以上人口規模,跨入大城市行列。屆時,周口必將掀開新的發展篇章。"

對於周口市把淮陽縣劃為淮陽區,有很多當地人疑問:"為何不劃離川匯區近的商水縣,反而劃了一個那麼遠的淮陽縣?"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相比於商水縣,淮陽縣位置佳、文化深厚、發展牛,設立淮陽區,不僅可以為淮陽帶來更大的發展機會,更重要的是可以促進周口市整體經濟的發展。

淮陽地處河南省東南部、周口市腹心,轄20個鄉鎮、467個行政村,130萬人,面積1320平方公里。淮陽這方土地,交通四通八達。其東靠京九,西依京廣,南臨漯阜,北枕隴海,南洛、大廣、商周、三條高速公路和106國道穿過境內,高鐵、機場正在建設中,為淮陽快速發展提供了基礎。

而淮陽能劃入周口中心城市,與其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有很大的關係。淮陽古稱宛丘、陳州,為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定都和長眠之地,是中華姓氏文化、農耕文化、八卦文化和龍圖騰的發源地。多樣的文化,造就了淮陽豐富的旅遊資源,如太昊伏羲陵、龍湖景區、平糧台古城等等。

其中,太昊陵是中國著名三陵之一(黃帝陵、大禹陵、太昊陵),2008年因超過八十二萬人次赴太昊陵廟會祭拜,創下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單日參與人數最多的廟會"的世界紀錄。此外,龍湖景區的荷花,名揚海內外,每年夏季到此賞荷的遊客不計其數。

而相對發達的交通,直接推動了淮陽旅遊業的發展。去年僅"荷花節"期間,全縣就接待遊客212.48萬人,收入門票2621.6萬元,旅遊綜合收入達9.5億元。去年海內外遊客達1200萬人以上,旅遊綜合收入接近50億元。

這樣的淮陽,被國家旅遊局定為"全國尋根朝祖旅遊線"、"孔子周遊列國旅遊線"必至景點之一,被河南省政府定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由此看來,淮陽縣升級為淮陽區是必然的事情。對於周口而言,把淮陽縣改成區後擴大了所在城市的人口規模和管轄面積,以及GDP總量,城市的排名以及城市可以支配的空間和資源明顯增加。

隨著中心城市的逐步發展,未來周口下轄區將不止2個……

想了解更多河南文化、旅遊相關資訊,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OKrCWwBmyVoG_1Z6fM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