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郁山,面向澗河,一個有歷史、有故事、有特色的古村落,以及村裡大小洞環套的地下土窯洞,便組成了如今的新安縣鐵門鎮土古洞景區。除了新安土著之外,這裡還住著許多外來商販,來自周邊大大小小的村落,洛陽各地的老鄉從四面八方在這裡匯聚。
與城市裡比起來,這裡的鄉村建築看上去雖然略顯破舊,但基本生活所需都能滿足。接下來就帶大家一起走進土古洞景區,探尋這個傳統古村落里的人間煙火氣。
說起龍潭大峽谷,洛陽的朋友一定不會感到陌生,但提起土古洞景區,可能就有很多人表示沒聽說過。它位於新安縣縣城西南7公里處,東距洛陽35公里。村裡有一個100多米深、大小洞環套的地下土窯洞,又稱土古洞,村名由此而來。
據當地的一位老人回憶,從1995年開始,土古洞村走集體道路共同致富,使村集體經濟迅速壯大、村民得到實惠,人稱洛陽"南街村"。土古洞村也是洛陽市唯一的一個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走集體化共同富裕道路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村內的紅色標語隨處可見,紅色文化底蘊濃厚。
土古洞發展到現在,可以說是新安縣一帶比較老的古村落了。歲月不僅改變了人們的容顏,同樣也改變了村落的面貌。它雖說不像龍潭大峽谷、龍門石窟那麼出名,但來過這兒的人也一定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遠遠看去,土古洞村依山而建,現在分為老村和新村兩個部分。村內現存40座明清時期、民國時期的窯院式民居,曾獲得省級歷史文化名村、省級特色景觀旅遊名村。該村2018年列入國家級傳統村落名錄。
老村比較有特點的是始建於清代的何家大院、有100多年歷史的陳家大院和邵家大院,這三家庭院都是以窯洞為上房。村中每所宅院的風格基本一致——西邊是背靠崖頭挖的土窯洞,冬暖夏涼,窯洞前是南北對稱的廂房,房屋牆體由土坯、石頭或青磚砌成,最前面是過廳,整個宅院為四合院形制。
土古洞村除了古村落,最有特色的要數千年古洞了。千年古洞何時所建、何種用途,一直是村人和歷史學者心頭的謎。所以,圍繞神秘古洞的用途引發諸多猜測,有人說,這可能是一處藏兵洞,就稱它為漢藏兵洞景區。
漢藏兵洞景區裡面的地下古洞全長1800米,洞內冬暖夏涼,常年恆溫24℃左右。空間較為狹窄,洞內安裝了燈帶,所以看得很清楚。巷道里有多間土窯, 可以住人,還有小型糧倉、廚房,以及隨處可見藏有兵器的小土洞。
目前,土古洞景區憑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按照上山(郁山),下水(溫泉),入洞(藏兵洞),洗心(感受紅色文化)"四位一體"的整體規劃思路,打造成集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紅色文化、古代軍事文化、民俗文化為一體的綜合性景區。
每逢過年過節,這裡還會有多年不見的"舞獅"表演、年會活動,帶您感受多年不見的年味兒,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趁著冬季,來這個傳統古村落轉一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_8eGmXYBetPpsA5IXjY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