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大的失敗:讓孩子跟學習,站在了對立面

2023-10-07     老張育兒

原標題:父母最大的失敗:讓孩子跟學習,站在了對立面

睡前上網,看到了一位媽媽的「懺悔」:

這輩子最後悔的事情,就是讓孩子跟學習成為敵人!

認真看完這位媽媽的講述,仿佛在裡面發現了無數父母的縮影,簡直不要真實!

這位媽媽說:

自己和老公來自小地方,在這個五線城市打拚多年,才買了房子!

生活的艱辛不言而喻,也曾無數次後悔過自己沒有好好學習。

所以,從孩子出生後,兩口子節衣縮食,盡最大努力供孩子上學。

原本以為,在他們努力的付出中,孩子的成績就算不拔尖,也應該是中上等水平才對。

結果,這次考試讓他們大跌眼鏡。他們花重金和時間教育的孩子,成績在班裡墊底……看到成績時,這位媽媽真的接受不了。

連續幾夜失眠後,這位媽媽主動聯繫老師,想知道孩子的問題出在哪裡。在老師那裡才知道:孩子的學習態度,已經出現嚴重問題!

聽完老師的描述,媽媽也意識到:自己之前把娃逼得太緊,以至於孩子出現厭學情緒。

父母最大的失敗:讓孩子跟學習,站在了對立面

父母很不理解:自己那麼辛苦賺錢,不就是想給孩子報好的學校、好的輔導班,讓他在學習方面有所成就嗎?

可到最後,為何事與願違呢?想像中的好成績沒有如期而至,反而讓孩子開始討厭上學,甚至出現嚴重的厭學情緒。

說到底,還是因為父母的教育原因。不可否認,學習確實很重要,也是普通家庭孩子最好的出路。學習成績優異,未來選擇的可能性更多。

可問題是,老話說:360行,行行出狀元。人生這條賽道,不是只有學習這條路可以走,還有很多其他的選擇呢?

很多父母陷入誤區:總覺得「逼」著孩子學習,給他們創造好的學習條件,就是愛孩子的表現。

實際上,學習需要主動,若是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而是被逼迫的話,那他的成績肯定不會太好。說不定,還可能因此產生逆反心理。

所以說,父母不要搞錯方向,在學習這件事上:「逼」是沒有用的,反而會讓孩子把學習當做敵人。

和成績比起來,興趣和習慣更重要

想告訴父母的是:同樣的知識,有些孩子學得快、消化得也快;而有些孩子學的比較慢,很長時間都不能理解。

這個時候,就不要太在意成績,而是把關注點放在其他地方。看看孩子對什麼事物感興趣,以此為切入點,效果會更明顯。

學習,不一定都是課本上的知識,還有很多生活中的知識。既然課本上的知識孩子一下掌握不了,那就從生活知識入手,一樣會有效果。

在遊戲中、大自然中、日常生活中,父母都可以不斷滲透知識,從語文到數學再到英語,慢慢滲透就好。

路邊的廣告牌上,不僅有漢字,還有數字和字母。趁此機會,趕緊像孩子「瘋狂」輸入,讓他多認識一些漢字,這樣不好嗎?

在寓教於樂中學習,孩子的身心得到放鬆,對於學習的牴觸性會降低很多。重要的是,這些學過的東西,更容易記在腦海中。

所謂習慣,其實就是學習態度和方法。很多父母總說孩子學習不認真、寫字太潦草,這些就是因為習慣不好。

從現在開始,給孩子制訂一套屬於他的學習習慣:

1、每天的作業,都要認真完成,並且養成檢查的習慣;

2、寫字可以慢一些,但是字跡一定要工整,不能太潦草;

3、每次寫完作業之後,要第一時間預習第二天的課程,提前了解接下來要學的知識;

4、每次完成作業後,要及時收拾書包,養成整理的習慣。

檢查,能夠及時發現問題,並且第一時間改正;而且檢查的過程,也相當於二次學習,能加深印象。

良好工整的字跡,會給孩子加分不少,尤其是在大型考試中。即便是以後到了社會中,字跡工整的人,也會得到更多讚揚。

預習,更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學習好習慣。在預習過程中,孩子會發現哪些問題可以提前掌握,而哪些問題自己不懂。等到老師講解時,就能著重聽自己不會的部分。

學習,從來都不是孩子的任務!千萬別讓成績,摧毀孩子的內心,成為成長路上的絆腳石。作為父母,更應該幫助孩子了解自己,養成更多好習慣才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9bb549e2b4737374b080f806c446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