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電商低價好羊絨的密碼,藏在清河產業帶里

2023-10-30     娛樂資本論

原標題:抖音電商低價好羊絨的密碼,藏在清河產業帶里

作者|李靜林

機杼聲聲入耳來。十幾台紡織機器一刻不停地運轉著,走進羊絨成衣加工廠,講話時要提高聲量彼此湊近,才能互相聽到。

大靜的表哥是工廠的管理者,這裡是抖音電商大靜羊絨直播間的大後方。工廠內外兩層,裡間擺放著十幾台衣片紡織機,一捆捆羊絨紗線經過機器被織成衣片,有袖子,有衣領,摸上去手感細軟,但還沒有起絨。織好的衣片被成箱抱到外面,五六個女工坐在一個特製圓形縫紉機前,她們需要對著針腳,將衣片縫出成衣的模樣。剁椒去到工廠的時候,她們正在加工羊絨西裝。

大靜羊絨直播間裡的羊絨衣,大多需要經過手工工序。在大多實現了機器自動化生產的清河縣羊絨產業帶上,依然保持手工生產的工廠是少數派,據表哥介紹,手工製成的衣服,身體貼合度更好。工人一人一天可以縫幾十件西裝成衣,「這些縫合工很辛苦,縫合一件能掙十幾塊錢」。

羊絨成衣加工的工序從衣片開始,經過手工縫合、拆除輔助線、水洗,最後要經過人工和衣燈的兩道檢查環節。一位今年40歲的成品檢驗女工伏在案前,佝著身子,手握長針,一個針眼一個針眼地挑著檢查。她告訴剁椒,自己從事成品檢驗工二十多年,一天能檢測一百多件成衣。她是工廠里最後一道把關人。

但隨著工廠自動化程度提升,手工生產的比例正在逐漸減少,「80後基本就是最後一批技術工人了」,她抬頭指了指身邊的同伴,「這些檢測工人的工齡最少都在15年,年齡都在40歲以上。」

更多年輕人,則搭上時代新的快車。在產業鏈條成熟完善的當地,選擇更貼近消費者的渠道——直播電商。

「世界羊絨看清河,清河羊絨看中國」,這句標語遍布清河縣大街小巷。數據顯示,清河的羊絨產量占世界的百分之四十、中國的百分之六十。

清河縣隸屬河北省邢台市,北部與衡水接壤,東邊一河之隔就是山東。縣城不算大,面積502平方公里,常駐人口四十多萬。羊絨產業主要集中在縣城南北兩端,南邊聚集著工廠,北邊則是銷售集散地,坐落著全國唯一的羊絨小鎮,總規劃面積3.2平方公里,聚集著600多戶商家。

羊絨小鎮中心位置有一棟高層建築,天際線豎著羊絨大廈四字標牌。圓潤豐腴的隸書字體很符合羊絨綿軟的質感,深駝色的建築,像極了市面上普遍售賣的羊絨風衣色調。大廈馬路正對面有一座雕像,底座刻著主人公的名字,戴子祿。清河縣羊絨產業的故事,需要從這個人講起。

上世紀70年代,清河社辦毛紡廠業務員戴子祿改造了分梳機,讓羊絨分梳工序變得簡易。他向北京絨毯廠售出了第一批羊絨,賺了4萬元。看到商機,清河一些村民紛紛效仿,清河縣的第一批羊絨加工專業戶便由此誕生。

80年代,清河有了第一個分梳羊絨的私營企業,隨著農村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聯辦企業和個體企業不斷冒出,清河羊絨也早早地從家庭作坊式整合為規模化生產。也是從那段時期開始,清河羊絨打開了外銷路子。直至90年代,清河有了第一家自營進出口權的企業。「北方溫州」的名號也被逐漸叫開。

大靜和她的表哥是從上一輩手裡接過的生意。他們父輩做的就是羊絨分梳工作。表哥接手工廠後,主營業務便是出口羊絨原料,給大牌供貨。不過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當地的出口生意就不太好做了,隨著清河產業的深加工升級,工廠也轉向成衣製造,並且主要給自己的品牌直播間供貨。

「我們是廠二代,深加工一代」,大靜表哥今年40歲,恰好經歷了清河產業升級的階段。

1993年,清河東高毛紡廠投資了700萬,上了精梳羊絨條、精紡羊絨紗項目,與世界知名羊絨企業,英國道森公司合資創辦了中國東森羊絨衫有限公司。這個標誌性的節點事件,結束了清河羊絨只有初級加工產品、半成品的歷史。

此後歷經30年,清河縣逐步發展為集分梳、紡紗、織布、織衫一條龍的完整產業體系。目前,清河羊絨年產值達到200億元,稅收3.5億元,是全國最大的羊絨原料加工集散地、全國最大的羊絨紡紗基地和全國重要的羊絨製品產銷基地。全縣具有一般納稅人資格的企業1170餘家,其中固定資產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深加工企業180多家,億元以上企業20家,規模以上企業70餘家;原料加工攤點近萬家,紡紗企業22家,製品加工企業個體戶近1000家。整個羊絨行業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

如今,清河的羊絨二代從事原料初加工的很少了,租個工廠、門面,做成衣銷售、供貨是主流。羊絨小鎮上600多戶商家,基本都是夫妻店。納馳羊絨老闆龐海濤就是標準的廠二代,他在羊絨行業做了二十年,父輩便是做原料出身。他告訴剁椒,羊絨小鎮上,80%的商戶家裡都是做原料的。

納馳羊絨店鋪在羊絨小鎮主街入口處,位置極佳。店鋪由龐海濤和他妻子管理。剁椒中午去到店裡,妻子正在給進店客人講解產品,十幾分鐘時間便成交了一單。據了解,羊絨小鎮的零售客戶不算多,零零散散大多是去清河旅遊的人群,銷售占比約為15%。

龐海濤坐在貨架前的茶案前。左手一指是門店展區,主營100%純羊絨產品和羊毛產品,純絨產品的客單價五六百,羊毛產品相對便宜,三百多的客單價;右手一指是七八個連排貨架,這部分產品用來給電商供貨,抖音電商直播是他們的主要供貨渠道,龐海濤告訴剁椒,他們總計給清河當地約1.6萬家個體小商戶供貨,這些小商戶中很多是寶媽群體,一個人在家開直播間,一天播四五小時,能賣出三五件產品。

「一件純絨純利一百左右,寶媽直播帶貨,要比打工上班掙的多」。

納馳羊絨還有自播渠道,他們在抖音電商做了六年,如今在羊絨銷售旺季(每年九月到次年三月),一天能賣出一千多件,銷售額在10萬以上。到農曆十月中旬,納馳羊絨的直播間單日銷售額能突破五千萬,高峰期持續可以持續一個月。目前納馳羊絨的自播渠道占品牌總銷售額的1/3。

清河的年輕人大多不外出。家裡做羊絨二代大多接著做,不大的一個縣城還有龐大的汽車配件產業帶,消化了這裡絕大多數勞動力。縣城周邊農田很少,這裡幾乎沒人種地,家家戶戶做生意。80後的年輕人,成長階段基本也都沒經歷什麼困難時期。

生活富足,鮮少出門闖蕩,當地人結婚很早,20歲左右結婚生子很普遍。28歲的大靜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老大今年10歲。生二胎後,年輕的大靜出現了嚴重的產後抑鬱。冒虛汗,全身關節疼,呆在家裡不知為何就開始哭,「那個階段被折磨的,人不人鬼不鬼。」老公帶著大靜,中醫、西醫、針灸,能想到的辦法都試了,收效甚微。

偶然的機會,老公提議大靜在抖音開個直播間。開始也不賣貨,更不為掙錢,就是找個出口跟人聊聊天,順便掛個連結放上家裡的產品。身體受限,大靜開始只能播一個小時,直播間也就偶爾進來十幾個人,不講品,只是聊聊天。「播了一段時間發現,她心情開始變好了。氣順了,出虛汗的情況也改善了」,大靜老公回憶著那段時間妻子的狀態改變。在大靜最艱難的時候,是老公的鼓勵和陪伴,讓她走了下去。

生意上的轉機出現在2021年10月,大靜開直播半年後。

一款售價299元的100%山羊絨六角鏤空印花針織開衫突然賣火了。款式是大靜表哥設計的,他在做外銷單過程中積累了設計經驗和市場嗅覺,現在大靜直播間裡的產品設計均出自他手。當時天氣轉涼,羊絨銷售進入旺季,大靜直播間的人氣、流量有了起色。

從一場直播兩位數人看,到現在大靜羊絨的抖音電商直播間已經積累24.2萬粉絲,如今一天保持著上百個粉絲的增長態勢。身體情況完全不同的大靜,每天上午直播4-5小時,全程一個人講品,他老公在幕後做運營。據了解,在旺季一場直播下來,平均能賣四五百件產品。銷售最旺的時候,能賣出1000-1500件。

從2021年到現在,讓大靜直播間火起來的那款299元針織衫一直在賣,三年時間陸續賣出了大幾千件。整個2022年,大靜羊絨直播間共賣出13萬件產品。

現在打開他們在抖音電商的直播間,看到的是一個語速飛快,聲音略有沙啞,情緒飽滿的大靜,四個多小時一站到底,幾乎不間斷地講品,一件一件往自己身上套,回答著用戶的疑問。她對自己的產品很篤定,款式、版型、材質、做工如數家珍,她在直播間裡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們家的產品,我最了解。

比起三年前,大靜完全變了個人,用她自己的話說:「是抖音電商救了我的命。」

大靜告訴剁椒,她直播間裡的復購率有50%,退貨率只有不到20%。採訪過程中,我一直試圖追問她們的成功「秘訣」,到底是怎麼做流量的,是如何拉新、做復購的,他們夫妻倆是否下功夫研究過抖音電商付費流量、推流等玩法。答案有些意外,他們幾乎沒有在流量上花過錢,一直在用自然流量播。

「品質決定一切。」這句話不光出自大靜夫妻之口,幾乎所有剁椒接觸的商家都是這個答案。

這與羊絨產業的特殊性有關。

首先,市場上的產品魚龍混雜,消費者心智仍在培養中。據《中國經營報》報道,儘管國家對於羊絨製品有嚴格的質量標準,但羊絨檢測的難度和成本高,很多消費者缺乏真假辨別意識,部分商家為占據市場,打「擦邊球」,羊絨市場魚龍混雜,偷換概念、謊報成分的現象較為普遍,監管難度偏大,且短期內很難遏制。

大靜說自己第一年很難做,就是因為「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被抄襲款式,然後用混紡原料做成衣,用低價搶奪市場。那款六角鏤空印花針織開衫賣火後,很快就被其他商家抄走款式,有的消費者在別處買了,還會去大靜直播間裡問,為啥人家賣的這麼便宜。

遇到這種情況大靜也不慌,歡迎用戶對比,甚至找有關部門抽檢。「羊絨好不好,必須要穿上,尤其是過水之後才能對比出來」,很多用戶就是在質疑、嘗試之後,才成為大靜抖音電商直播間穩定的顧客。大靜目前有五個微信粉絲群,每個群里都有四五百人,這些都是穩定、粘性極高的消費者。

其次,羊絨產品客單價普遍較高。大靜直播間客單價四百元左右,清河頭部羊絨品牌紅太在線上多賣引流款產品,客單價在300-500,他們的主力產品大多在線下,客單價會超過千元。高客單價產品,對流量、粉絲量的要求沒有那麼高,用戶粘性和復購率是商家更看重的指標,吸引到最匹配的人群才能在直播間裡賣出效果。

這些因素決定了,賣羊絨產品,品質是生命線。在大靜羊絨的工廠走訪時,在工廠工作二十年的水洗工告訴我們,消費者最看重羊絨的起絨效果,摸起來絨毛越細密柔軟越好。但事實上這種效果是通過水洗這道工序實現的,與原材料本身關係不算大。同樣的紗線原料,水洗力度大就起絨效果好,反之就顯得沒那麼有手感。

不過大靜羊絨堅持在水洗這道工序上不加大力度,這樣消費者拿到的產品就更耐穿,耐洗。「我就是想讓更多人了解羊絨,大家穿上暖和,對我們產品認可,已經很幸運了。」大靜說,粉絲覺著好的東西就是爆款,一路走來,她更多還是在和自己去比較,「最終能支撐一個品牌長遠走下去的,還得是品質。」

距離大靜羊絨線下門店幾百米,就是輕愉羊絨的門店,負責人王雪和老公做純山羊絨製品10年整,最初她們只做供貨,給線下實體店和傳統貨架電商平台供貨。2020年底,王雪開始在抖音電商做帶貨直播。目前輕愉羊絨的產品70%都在抖音電商賣出。

「大家先不用著急買東西,可以先給我點個關注,我教你如何買到不易起球、不易掉毛的純羊絨製品。」每次直播王雪都會給用戶重複和幾句話,原因是一些電商渠道和實體渠道的供貨是不同的,都是純羊絨,但部分供電商的產品在抗縮水、抗起球方面可能就會差一些。消費者對這些門道並不清楚,「我先這麼和他們講一講,慢慢就會引起一些踩坑人的共鳴,他們就會逐漸相信我。」

面對市場上越演愈烈的價格戰,王雪認為:「在競爭非常強烈的情況下,終究拼的還是品質。」

消費領域,任何行業的市場競爭無非兩項,質量和價格。在質量保證的條件下,價格越低越能吸引消費者。

大靜告訴剁椒,他們的利潤不算高,例如直播間內爆款六角鏤空印花針織開衫售價299元,成本就超過200元。之所以能在保證質量的時候把產品價格打下來,離不開家中產業鏈的支持,原料穩定、流程可控、熟悉從原料到生產的每個環節,沒有中間商,讓大靜能在產品性價比層面做到極致。

輕愉羊絨也有類似的情況。王雪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自己懂羊絨,可以告訴大家如何買到好的羊絨製品,產品是自產自銷,直播間的產品能做到很高的性價比,「有的主播可能需要拿貨或者到其他工廠做貨,隔著好幾道中間商,而我是自己做,在我們直播間賣的就是工廠價,一件也是批發價。」

產業帶積聚積累起了巨大能量,走訪羊絨小鎮時,幾乎家家戶戶都是工廠店,自產自銷。原料充沛、資源共享、渠道互助,產業帶因此而成,也因此形成了優勢。

跟當地商家聊天,幾乎人人都會提到當地羊絨龍頭品牌,紅太羊絨。在工廠店、白牌集聚的產業帶上,花大力氣做品牌的公司並不多,紅太是清河的標杆性企業。當然,紅太頭上最重要的標籤,則是全球唯一的羊絨全產業鏈公司,布局了從墾、養、梳、染、紡、成、設、銷每個環節。

參觀紅太羊絨過程中,公司電商業務負責人很自信地告訴剁椒,他們的產品質量不輸鄂爾多斯,還有價格優勢。要知道,鄂爾多斯在"2022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單上,以1506.75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列第51名,連續16年蟬聯紡織服裝行業榜首。敢和這樣的行業頭部作比,紅太的底氣來自於自身的全產業鏈布局。

根據紅太羊絨提供的數據,集團目前已建成萬隻規模超細絨山羊養殖基地 15個,在建2個,存欄超細絨山羊13.6萬隻,與陝北當地養殖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養殖超細型白絨山羊50萬隻。紅太羊絨擁有兩條精紡產線,年產羊絨紗線240噸。

「羊毛好,羊絨衫才會好。好的羊絨衫得從種植青草開始,草料好了羊的毛就會更順,更有韌性,做出來的羊絨衫質量也會更好,更貼合人的皮膚。」紅太品牌創始人崔應國如此說道。據了解,2022年紅太羊絨年銷售額達到2億元,其中線上渠道約為8000萬元。

此外,紅太羊絨是清河並不多的有能力找抖音電商頭部主播帶貨的品牌。方瓊、楊瀾、王小騫等頭部主播均和紅太羊絨有合作,紅太會給不同主播定製直播間專屬款式。達播合作過程中,最高單場GVM接近千萬元。一位抖音電商頭部主播團隊商務負責人告訴剁椒,明星主播自穿的羊絨衫,已經從國際大牌,如Lora Piana改成了紅太。

羊絨產品的用戶群體存在一定限制,品牌擁抱直播電商,給了羊絨產品更多曝光的機會,崔應國表示:「抖音電商用戶多,流量大,適合做品牌宣傳,線下店鋪覆蓋區域總是有限的,線上能讓更多人看到,讓喜歡羊絨產品的人買到心儀的衣服。」

四十年時間,清河羊絨走過了從無到有,從初級原材料加工到成衣深加工的路程。如今,抖音電商正在給這個華北平原深處的小縣城帶來新的生命力。清河羊絨產業帶的活力之源,從一家一戶,工廠倉庫,轉向了手機螢幕之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8be45ecb6bfa5c248f7930e379e6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