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進博會將於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辦。10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
進博搭橋,全球合作。進博會是中國推動新時代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大決策,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要舉措。從2018年起,每至金秋時節,東海之濱,黃浦江畔,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總是如約而至。四海賓朋同赴東方之約,共襄合作盛舉。從「四葉草」出發,中國開放紅利惠及全球,進博會已經成為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人類命運共同體「大合唱」的聲音愈發響亮。
持續傳遞開放強音。當前,世界經濟復甦動力不足,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各國經濟都面臨不小挑戰。開放合作、互利共贏是最明智的選擇。作為推動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平台,連續七年的進博會持續傳遞著開放強音。通過舉辦進博會,堅持擴大對外開放的政策宣示,宣布的一系列開放舉措逐步得到實施,中國用實際行動和成果證明,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充分彰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決心和信心。本屆進博會企業展繼續保持36萬多平方米的超大規模,共有129個國家和地區的3496家展商參加,國別(地區)數和企業數都超過了上屆,參展的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達297家,創歷史新高,186家企業和機構連續7屆參加。紛至沓來的「頭回客」、步履不停的「回頭客」、信心滿滿的「全勤生」、躍躍欲試的「新創客」……各國人士用腳投票,將進博會作為展示商品、拓展市場、促進交流、實現價值的大舞台,印證開放中國的強勁磁場。
持續釋放開放紅利。以負責任大國擔當提供更多國際公共產品,讓發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各國人民,是中國一以貫之的理念,也是始終踐行的承諾。前六屆進博會已有近2500項代表性首發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亮相,累計意向成交額超過4200億美元;累計組織1130多家外資企業和投促機構赴各地開展精準對接,不少展商在中國開出新門店、新工廠、新研發中心……參展商越來越多,成交額持續攀升,「進博故事」持續上演,「進博效應」不斷釋放,中國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把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擁抱世界,為各國共享中國發展紅利、為各國企業深耕中國市場打開機遇之門,書寫出共享機遇、共同發展的新華章,中國市場是「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成為國際社會共識。本屆進博會將依託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繼續推動「展品變商品」「展商變投資商」的生動「進博故事」不斷湧現,著力打造讓世界共享中國發展新機遇的促進平台。
持續凝聚開放共識。近年來,世界經濟復甦乏力,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甚囂塵上。同時,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正孕育興起,國際分工體系加速演變,全球價值鏈深度重塑,這些都賦予經濟全球化新的內涵,孕育新的發展動能。國際社會充分認識到,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各國利益日益交融、命運更加休戚與共是大勢所趨,不斷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是各國人民的共同期待,讓經濟全球化更好造福全球人民是各國政府的共同責任。從首屆開始,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廣泛邀請全球政商產學研各界知名人士,為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言獻策。從2021年開始,每年發布《世界開放報告》和世界開放指數,今年也將繼續發布《世界開放報告2024》,為促進全球開放合作貢獻智慧。一個致力於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建設開放型經濟的中國,努力搭建助力完善全球經濟治理規則、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交流平台。
(金羊網文/羅建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73345cd51f2a5db576e76b37009b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