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不知不覺的就被影響了,來看看以下的幾個情景你是不是也遇到過?
這幾個常見的實例,都涉及到了社會影響這一概念。通過這種影響而改變了人的行為或態度。
第一個示例,是通過金錢的獎懲改變人的行為。
第二個示例,是通過別人的行為改變自己的行為。
第三個示例,是通過同伴的壓力改變自己的行為。
第四個示例,是通過情感的訴說讓人的態度做出改變,進而改變了自己的行為。
但是,如果沒有金錢的獎懲變化,小王改變自己行為的幾率大麼?小新真的對文化課表示喜歡了麼?李磊對於制度的修訂態度是否真實的表達了自己意願?傑是否真的確定肖不會再大手大腳了呢?
大機率的情況下,答案都是否定的,他們並沒有依從自己的信念或本意付諸行動,也沒有按照自己最開始的態度行事。反而由於一些情境性的力量,來自周圍環境、同伴的壓力或者情緒感染的影響使他們做出了與自己態度相反的行為。不要輕視這些小小的改變與影響,包括但不局限以上的示例。久而久之,會對被影響者的個人成長、思維產生巨大的變動。
許多的順從、依從、說服技巧都充分利用了社會交往中的某些影響或者特定「規則」。當我們在成長時,我們將不斷地接觸這些「規則」被影響,並且自動化地運用這些「規則"來對其他人造成影響。這就是神奇的社會影響。
閉門羹效應,大概就是說你向某人尋求幫助的時候,如果先前有個大忙被拒絕了,他們就會更願意幫你個小忙。想像下你要借到50塊錢,那先問你朋友借100,如果對方拒絕了,你就會說那就借50,對方很有可能會接受。
本文由一個人的七宗罪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後續會整理更多的社會影響的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