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恩集團年報:年營收超17億,盈利能力快速修復

2023-04-14     梧桐樹下V

原標題:播恩集團年報:年營收超17億,盈利能力快速修復

4月11日晚間,播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1366 簡稱:播恩集團)披露2022年年度報告。作為一家全國性飼料提供商,播恩集團主要產品為豬飼料,受2022年下游生豬價格波動影響,公司業績短暫承壓,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70,938.88萬元,同比下降3.4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719.09萬元,同比下降14.19%。但從本次披露的數據來看,公司自去年下半年起盈利能力得到快速修復,四季度經營明顯好轉,同時公司積極推出蛋雞飼料新產品,新業務板塊增長迅速,公司整體發展穩中向好。

盈利能力持續復甦,

下游市場回暖業務發展值得期待

我國生豬養殖業存在周期性特徵,生豬市場價格的波動周期一般為3至4年。自2006年至今,我國已經歷了四輪豬周期,本輪豬周期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2019年、2020年的豬肉價格持續保持高位,生豬產能加大;2021年至2022年一季度豬肉價格開始呈現大幅下跌趨勢,打擊養殖戶信心,生豬產能降低。同時,受國際局勢和天氣影響,美國、歐盟、烏克蘭玉米等農產品產量降低。進口減量疊加飼料需求逐步恢復,致使原材料端價格維持高位,對飼料行業及企業業務拓展形成一定的市場壓力。

受以上原因影響,播恩集團業績於2022年上半年短期承壓,第一、二季度營業收入分別為30,126.31萬元和39,573.25萬元。隨著2022年4月下旬豬價從底部逐步回升,下游市場整體預期向好,公司及時抓住市場機遇,加大產品推銷力度,銷量有所上漲,公司業績也得到復甦,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9,419.23萬元,回升至2021年平均水平;四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1,820.09萬元,較上年同期的40,186.58萬元增長28.95%,經營狀況已明顯好轉。

進入2023年,隨著疫情平穩後消費逐漸恢復,旅遊、餐飲等消費需求持續釋放,同時疊加凍豬肉收儲等政策進一步支撐豬價,生豬養殖市場加速回暖,帶動上游飼料行業景氣度回升。

播恩集團作為曾參與起草國家標準《仔豬、生長育肥豬配合飼料》,以及《哺乳母豬用菌酶協同發酵飼料》《生長肥育豬用菌酶協同發酵飼料》團體標準的優質飼料生產廠商,憑藉優良的產品質量、良好的技術服務和企業信譽覆蓋全國多個省市,在整個行業環境持續向好的背景下,公司2023年發展值得期待。

研發實力過硬,

聚焦高附加值產品行業地位領先

播恩集團成立於2006年,是一家以研發為鮮明底色的飼料企業。公司目前自主研發團隊包括發酵工程專業、生物工程專業、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專業等多個相關專業學科背景。鄒新華、肖九明等董監高人士,均為專業科班出身,具有二十餘年的飼料行業從業經驗;公司技術總監倪冬姣曾在羅氏(中國)有限公司擔任技術主管;擔任播恩集團技術中心播恩研究院院長的許贛榮,則是江南大學發酵工程博士,且曾長期任教於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直至教授一職。

與此同時,播恩集團還撬動外部技術資源,與中國農業大學、江南大學、廣東農科院動物科學研究所、中國農科院飼料研究所等高校及科研院所開展合作研發;還聘請歐洲知名動物營養專家Gert Hemke作為動物營養諮詢師,學習歐洲飼料及養殖相關技術,通過與行業專家、院校、科研機構的深入合作研發,以進一步增強公司研發實力。

截至目前,播恩集團擁有發明專利69項、實用新型專利25項,在抗擊非洲豬瘟、替代抗生素技術、營養技術、配方技術、檢測技術方面擁有自身技術特點及優勢。

依託較高的研發實力,播恩集團公司大力推廣幼小動物營養理念,在以教槽料與乳豬料等為代表的高端幼小豬營養產品領域形成了較強的市場優勢。

相較於中豬和大豬飼料,教槽料、乳豬料是專為豬只出生到斷乳後30天的幼小階段提供營養的產品,是豬用飼料中極具價值的一環,具有誘食性好、易消化吸收、營養豐富等特點。但該類產品從配方、生產工藝技術、原料標準等相較於其他階段而言也有更高的要求,產品附加值相對較高。

另一方面,由於使用量在豬生長階段所占比例較小,教槽料、乳豬料的行業競爭程度小於後端料市場。播恩集團作為長期深耕技術壁壘較高的教槽料及乳豬料,報告期間配合飼料細分產品教槽料、乳豬料的收入占比較同業大規模公司更高,達60%以上;且部分產品已獲得下遊客戶及行業的廣泛認可。

養殖業需求長期穩定,

拓展新業務打造「豬雞」雙輪驅動

根據生豬生長周期,能繁母豬經過4個月的妊娠產下仔豬,仔豬經過6個月育肥成為商品豬出欄銷售。因此當前能繁母豬存欄大概對應10個月後的生豬供給。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2022年5月至12月我國能繁母豬存欄量都處於擴產能階段,對應2023年生豬出欄量在3至10月處於上升階段。短期來看,飼料需求量有望受益於生豬產能提升而擴大。

而長期來看,受我國居民肉類人均消費量上升、規模化養殖趨勢加快、國家產業政策支持等多項因素影響,飼料行業在未來發展中也極具潛力。

我國飼料工業起始於上世紀70年代,1991年起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飼料生產國。2011年,我國飼料產量超越美國躍居世界第一。近十年來,我國飼料產量總體保持增長。

具體到細分領域,根據全國飼料工作辦公室發布的歷年《飼料工業年鑑》和《全國飼料工業統計資料》顯示,我國飼料產量占比較高的主要是豬飼料及禽類飼料。其中,2010年至2021年豬飼料產量占飼料總產量的比例平均在40%左右;蛋禽飼料產量總體呈現相對穩定態勢;肉禽飼料產量由2010年的4,735萬噸增長至2021年的8,910萬噸,呈穩步增長趨勢。

不過與已開發國家相比,我國人均肉類消費量仍然較低。未來隨著收入持續提升,我國居民肉類消費將保持穩定增長,進一步拉動養殖業和飼料產業發展。

與此同時,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畜禽規模化養殖率不斷提高,其中家禽養殖已基本走上規模化、工業化、現代化發展道路,我國肉雞和蛋雞工業飼料普及率已超過90%。生豬規模化養殖也是大勢所趨,2019年9月,國務院發布《關於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要加大對生豬主產區支持力度,到2022年養殖規模化率達到58%左右,到2025年達到65%以上,下游養殖戶所呈現規模化養殖的趨勢不斷深化,也促使飼料行業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

面對中國龐大的養殖市場,播恩集團堅持「全球智慧、本土融合」的研發理念,在現有研發體系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技術中心功能,不斷優化產品結構,推出新的產品組合。據年報顯示,2022年,公司在原有豬飼料產品的基礎上推出了蛋雞飼料新產品,新業務板塊增長迅速,禽飼料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540.74萬元,同比增長793.52%;禽飼料銷售3553噸,同比增長808.74%。

新業務的有序推進提升了公司產品的市場適應性和先進性,從而帶動公司飼料業務全方位發展,助推播恩集團進一步成長為國內優質的飼料企業。

此外,播恩集團還在年報中提到,未來將通過在市場潛力大、交通便利、生產條件良好的地區加快飼料工廠投資建設、穩步提升公司飼料產品的生產能力,保障產品充分及時供給。並通過生產能力的提升,促進規模經濟發展,降低固定成本分攤,進一步提高公司利潤水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5dc530b1194ee4995cd173338de0b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