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亮劍》是一部經典的抗日影片,其中李雲龍的形象可以說是深入人心。
原著與電視劇中的李雲龍都是那般粗中帶細,時而還讓人忍俊不禁。
在原著的開頭是這樣介紹李雲龍的:李家坡戰鬥開始之前,李雲龍正在水腰子兵工廠和後勤部長張萬和軟磨硬泡。李雲龍中等個子,長得很勻稱,就是腦袋略顯大了些,用他自己的話解釋:小時候練武,師父老讓他練頭功練得狠了些,凈拿腦袋往石碑上撞,一來二去就把腦袋撞大了。
這段描述讓人們仿佛看到了一個粗糙的漢子,在電視劇中,李雲龍經常吹著牛皮就把日本人打得落荒而逃,在原著中,李雲龍依然是這樣一個人。
他是篾匠出身,如果不是戰爭打響,他應該還在老家編著斗笠或者籮筐。
從這些敘述中,大家基本可以了解李雲龍的情況了,貧苦家庭,頭腦靈活,自然也對日本侵略者痛恨不已。
大家經常說一句話,叫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李雲龍就出身貧窮,所以也更懂得如何在對自己有利的情況下,去蹭日本人的好處。
一、李雲龍的耐心
經常看到李雲龍會違背領導的意思,我行我素,甚至很多事情,他因為那個倔強的脾氣而受到處分。
不過真不要因為這些事就小看了李雲龍的耐心,在原著《亮劍》的一開頭,就交代了李雲龍軟磨硬泡的功夫。
李雲龍想多弄點邊區造的手榴彈,和後勤部長張萬和磨了兩個小時。
其實邊區造在性能上是無法與日本人的手榴彈相比的,邊區造的鑄鐵彈體質量太差,爆炸後有時只炸成兩半,彈片的殺傷效果極糟糕,這種玩意兒在戰鬥中常耽誤事情。
可是當時的戰鬥情況就是如此,沒有辦法,即便是這種邊區造也沒有多餘的供應,用李雲龍的想法來說,這就是有總比沒有強。
所以當大家享受如今安寧生活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當初的人們付出了什麼。
李雲龍為何表現得那麼無賴,原因很簡單,武器落後,戰鬥情況糟糕,日本人在當時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而我們的戰士,卻是用的相對落後的東西,這本身就是一場不對等的戰鬥。
戰場是殘酷的,李雲龍是在戰火中浸潤下的士兵,豈能不知道這裡面的關節,所以在對待戰爭武器方面,他是不吃虧的。
李雲龍在磨了兩個小時後,張萬和都不得不佩服他的耐心,說已經多給了獨立團十箱了。
可是李雲龍覺得十箱不夠,又繼續磨了十箱下來,這就是李雲龍的耐心,在戰場上不僅僅是「狹路相逢勇者勝」,還要有足夠的謀略,以及足夠的「賴皮」。
二、「無賴」似的狡黠
日本山琦大隊闖入了「一線天」,那個時代的日本人,都有一絲絲「軸」,他們心中有對天皇固執的愚忠。
正如原著中的描寫:日軍山崎大隊長像那個年代大多數日本男人一樣,個子矮矮的、羅圈腿、身材壯實、脖子和腦袋差不多粗細,猛一看像一顆大號的獵槍子彈。他的臉上帶著日本軍官慣有的神態:冷酷和堅毅。
而且日本人在那個時代是真的在玩命,一群連自己的生命都視如草芥的人,可以想像他們冷酷的來源於哪裡了。
李家坡陣地之上,硝煙瀰漫,傷亡慘重,畢業於帝國陸軍大學的山崎也是個出色的戰術家,他指揮構築的野戰工事很是別出心裁。李家坡高地頂端是平面圓台,按常規,守備一方的工事位置,應構築在山坡平台的稜線部,這樣可以對進攻一方的動態一覽無餘,也便於居高臨下發揮火力。可山崎偏偏把環形工事構築在高地的平面圓台中心位置,攻擊部隊在坡下看不見守軍,直射火力便失去作用,而迫擊炮之類的曲射火力又極少。
假如攻擊部隊衝上陡坡,只要一露頭,馬上就被日軍的狙擊手打倒,山琦利用了天然屏障保護了自己。
李家坡戰役一打響,各方勢力雲集於此,讓這個地方變成戰場的主力之處,日軍駐潞安的36師團、駐汾陽的16旅團、駐太原的第9旅團、駐陽泉的第4旅團各部,都在日夜兼程向李家坡地區分進合擊。
與此同時,整個華北地區的八路軍各部的打援部隊也已經和日軍增援部隊紛紛接上火。
李雲龍在此時也不能閒著,當打到最後要與山琦部隊的老巢接近時,李雲龍居然獨出心裁的要山琦走出工事與他拼刺刀,並且承諾,只要自己輸了,就讓部隊給山琦讓路。
不過山琦是不會上當的,他要李雲龍先攻入他的山地工事才會與他決鬥。
結果山琦被炮彈打死了,李雲龍還很遺憾沒有與他拼刺刀。
政委趙剛便問李雲龍,假如真輸給山琦了怎麼辦?
李雲龍說,假如自己輸了,腦袋已經搬家了,我說了不算,要讓路也是我個人的意思,我死了,你趙剛豈能讓路,所以與我沒有關係了。
趙剛也只能嘿嘿一笑,承認李雲龍「無賴」式的狡黠。
三、蹭吃蹭喝,嘴與手都不會「軟」
李雲龍在蹭吃蹭喝時,還會說上一句,「大家都是文明人」,假如這句話是趙剛說出來的,那是有說服力的,可是從李雲龍嘴裡說出來,就顯得格外「無賴」。
艱苦的歲月,李雲龍也會給自己留個打牙祭的時刻。
河源縣城的聚仙樓里,燈火通明,這是一個「好日子」,一群漢奸和鬼子正在為河源鬼子頭平田一郎慶祝生日。
夜幕來臨,一齣好戲也就開始了,李雲龍、和尚,楚雲飛、孫銘化妝混入生日宴會。
生日的主角平田一郎正在上頭講話,李雲龍跟和尚卻在下面一飽口福。
戰爭的殘酷,哪裡有這樣蹭吃蹭喝的機會,讓李雲龍跟和尚吃好喝好,對於這些民脂民膏,李雲龍算是「為民」吃掉了。
同樣是來搗亂的,楚雲飛就沒有那麼急躁。
這也是情況特殊嘛,獨立團是很難得到部隊支援的,錢、糧等等問題,都是獨立團要自主完成的事情,就像李雲龍在攻擊山琦大隊所說的那樣,「姥姥不疼,親媽不愛」。
從這些艱苦環境中一路走來的李雲龍特別清楚,一分錢的計較,就是保證戰鬥勝利的關鍵。
當面對那一桌子雞鴨魚肉時,李雲龍是把持不住的,先吃為「敬」。
團長李雲龍在平時都很少見肉,更何況和尚了,也是吃不到這些好東西的,於是在李雲龍的帶領下,和尚也開始大快朵頤起來。
等吃飽喝足了,有勁幹活了,就一陣掃射把日偽軍全部幹掉。
楚雲飛當然沒有吃過李雲龍那般的苦,也不知道李雲龍如此驍勇善戰,都是在艱苦的環境中鍛鍊出來的。
吃飽喝足,活也幹完的幾人,便趁著天黑溜出了縣城。
政委趙剛在家中擔心了半夜,結果發現,李雲龍跟和尚不但全須全尾的回來了,還揣了兩瓶汾酒,整隻的燒雞。
那艱難的歲月,大家是無從體會的,書中的隻言片語也無法講清楚當時的困難,李雲龍的狡黠,其實是對抗艱難的樂觀態度,也是他在艱難歲月中生存的不二法寶。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必刪除,春風解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