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我軍一張照片讓越軍心寒!許世友:攝影幹事立一等功!

2023-05-29     以史為鑑

原標題:1979年,我軍一張照片讓越軍心寒!許世友:攝影幹事立一等功!

1979年2月17日,《人民日報》發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評論文章,正式宣告對越自衛反擊戰開始。

到3月5日,新華社向全世界發表聲明,宣布對越自衛還擊戰的效果已經達到,中國邊防部隊開始撤軍。

圖註:163師489團 李永安攝

在這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內,解放軍付出很大犧牲,但也非常迅速地擊敗了號稱世界第三的越軍,在外交上留下很大的迴旋空間。

尤其是在攻打諒山時,幾天內就攻克越軍重兵把守的諒山,直接威脅河內。

諒山是越南的重要屏障,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諒山以北,是層巒起伏、叢林密布的越北山地;而過了諒山,南邊就是稻田縱橫、水網密布的北部平原,可以說占據諒山,130公里外的越南首都河內將直面我軍炮火,在歷史上,就有「下諒山而越王降」的說法。

越軍也深知諒山的重要,在這裡安排了精銳的越軍第3師外加地方部隊、民兵等駐防;在諒山戰役打響後,越軍又調動第327師以及第337師和北太省197團部分兵力增援,是1979年整個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越軍兵力最多的方向。

除了兵力雄厚,越軍還在諒山周圍修建了2萬個作戰工事,百餘個戰術混合雷場,以及無數陷阱、障礙場、偽裝工事等,大量的工事、碉堡,構成了完整的環形防禦陣地。

時任越軍總參謀長的文進勇大言不慚地叫囂:「要與中國軍隊在諒山城下決一死戰。」

1979年2月25日晚,廣州軍區前指在南寧指揮所召開了第五次作戰會議,傳達軍委指示和部署如何攻打諒山。許世友司令員在會上宣布:「27日拂曉攻擊開始,諒山一間房子也不能留,沒有意見就立即回去執行。」

2月27日,解放軍55軍、43軍從同登、祿平等三個方向同時攻擊諒山外圍據點。

3月1日上午,我軍集中19個炮兵營246門大口徑火炮,按照事先區分的目標,對諒山市軍政設施、通信和交通樞紐等33個重要目標進行了30分鐘的火力急襲,發射炮彈9919發,這就是著名的「萬炮轟諒山」。

伴隨著火炮的怒吼,解放軍步兵也在拔除了諒山周圍的據點工事後開始進攻諒山。

此時伴隨著解放軍步兵的還有一名攝影師,來自55軍163師政治部新聞幹事李永安。

李永安在同登戰役打響時就跟師領導提出:我是搞新聞攝影的,就要去戰鬥一線去!

此後他跟著55軍基層戰士一直戰鬥在一線,無數次 面臨子彈、炮火,最危險時他一度脫掉絨衣、毛巾、乾糧、牙刷、牙膏等日用品全部扔掉,只留下相機、膠捲、手槍轉移出敵人的炮火封鎖區。

李永安拍攝了指揮員前線指揮的生動畫面,拍了戰士們衝鋒陷陣的戰鬥英姿;拍了炸毀二清洞的壯觀場景;還拍了繳獲的大量武器彈藥和狼狽不堪的俘虜……

但是李永安一直在想,這些照片組成一個版面的話,裡面好像缺點什麼……

圖註:我軍戰士在諒山寫宣傳標語 李永安攝

根據李永安戰後的回憶:

歷史上戰爭中留下的不朽之作開始在我的腦海中閃現:"攻克柏林"、"解放軍橫渡長江"、"戰鬥在狼牙山上"、"古長城上"、"攻占南京總統府"......柏林、長江、狼牙山、古長城、南京......鮮明的時代特徵、典型的地物環境、突出的現場氣氛、強烈的新聞紀實性、豐碑式的歷史價值......一個高層次的追求開始在我心中產生。

歷史上戰爭中留下的不朽之作開始在我的腦海中閃現:"攻克柏林"、"解放軍橫渡長江"、"戰鬥在狼牙山上"、"古長城上"、"攻占南京總統府"......柏林、長江、狼牙山、古長城、南京......鮮明的時代特徵、典型的地物環境、突出的現場氣氛、強烈的新聞紀實性、豐碑式的歷史價值......一個高層次的追求開始在我心中產生。

3月3日,李永安向首長請戰:要求跟著部隊進入諒山!

3月4日凌晨4點,李永安和戰士小王悄悄繞過2個村莊,向奇窮河大橋方向移動。凌晨6時整,解放軍萬炮齊鳴,諒山南區的圍殲攻堅戰終於打響了。

李永安跟著489團3營的戰士們一起跳出戰壕,奮力向大橋衝去,李永安不顧敵人的炮火,搶占有利位置連續拍攝下十幾張解放軍戰士攻入奇窮河大橋的畫面。

圖註:解放軍戰士突破奇窮河大橋 李永安攝

拿下奇窮河大橋,那麼諒山市南部就無險可守了。

此時越南方面雖然知曉諒山陷落,但是卻一直聲稱諒山在自己掌握之中,「諒山是不可逾越的要塞……」,「中國軍隊是過不了奇窮河的……」,「解放軍還在北區山林里打轉,根本沒有拿下諒山」。

越南企圖通過諒山把解放軍戰線拉長,等待國際局勢的變化,以及4月份越南雨季即將到來,到時我軍的後勤和國際局勢將會面臨更大的壓力。

而且此時許多本來支持我國自衛反擊的國家,也開始保持「中立」,一些外媒也開始跟著越南報道我軍並未占據諒山。

而就在這個關頭,李永安跟著戰士們攻入諒山南區,拍攝了著名的攻克諒山照片。

當時是3月4日上午十時左右,李永安跟著戰士們突入到諒山省府大樓附近,李永安發現一座廳堂式的大樓聳立著,十分顯眼,大樓的地基達三米之高,樓面寬闊宏偉,古老的台階護牆呈"八"字形分開,台階上滿是斷枝、殘葉和瓦礫,台階前面兩座鐵鑄古炮……儼然一派高級府邸的氣勢。

圖註:攻克諒山 李永安攝 右側是163師偵察兵陳守全,左側是劉永亮

這裡是非常好的攝影背景,李永安觀察了一下地形,預測好拍攝位置,舉起相機:角度太好了,畫面太美了!

為了表現我邊防戰士的高大形象,李永安對正把守大門的兩個戰士問:"你們能不能站起來,只一下就好,我拍張照片。"

話一出口,李永安就後悔了,這裡地勢開闊,敵人尚未清剿完畢,要是萬一……

但是本來靠著護牆半蹲著的這兩位戰士二話沒說,就霍地一下站起來了,像兩尊青銅雕像,豎立於諒山省府大樓門前的石階上。

台階、護牆和古炮呈"之"字形,兩戰士正站在中間轉折的地方,護牆上圓錐形的小洞孔呈現強烈而和諧的節奏,襯托著高大的戰士。鐵鑄古炮在前景上十分引人注目,恰到好處......

李永安迅速地按下快門,抓拍了《攻克諒山》這寶貴的典型的戰地照片。

圖註:廣西南寧,東線總指揮許世友在接見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英模代表時,與立下一等功的李永安握手

李永安的照片被迅速送往後方,隨後新華社向全世界發出通稿,照片鐵證如山,證明解放軍已經攻克諒山。

在第二天,3月5日,軍委就宣布已經達成戰前目標,宣布撤軍,乾脆利落結束戰爭,壓根沒有給第三國介入的機會。

而戰地攝影師李永安在血火中拼搏23天,9次遇險,1次負傷,拍攝了200多張經典照片,其中30多幅被中國軍事博物館收藏,6幅作品被新華社向全世界發通稿。

其中《攻克諒山》被新華社評為"世界百年百幅優秀新聞作品"之一,編入《歷史的瞬間》一書。

而李永安本人也因此榮立一等功,是整個163師機關人員中,除了副師長李萬餘外,唯二的一等功臣。並被許世友、鄧總等領導親自接見。

另外攻克諒山照片上右側持槍站立者為163師偵察連班長陳守全。

陳守全是福建古田人,1976年入伍,從軍11年,26次受師團嘉獎,56次帶隊越境偵察,立三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

1986年3月11日,時任邊防3師6團守備一營副營長兼團偵察隊長的陳守全,在越境偵察時觸雷犧牲,追記二等功一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469c4979beb718cd516590c7500e9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