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姚明和易建聯這兩位「非典型球星」的成功案例,很多中國球迷誤以為要衝擊NBA,球員必須在CBA取得統治地位。這也是導致崔永熙在今年夏天試圖加入NBA時遭到部分球迷質疑的原因之一。
然而對於大多數沒有像姚明和易建聯那樣天賦的年輕球員來說,如果不趁著自己職業生涯上升期離開CBA,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只會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這樣的例子已經發生在李慕豪、王哲林、沈梓捷等人身上。
相較於崔永熙,大家更關注楊瀚森,希望他能果斷地離開舒適區,參加NBA選秀大會。畢竟今年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選秀大年。根據之前的選秀預測,如果楊瀚森參加選秀,他有機會以次輪選秀身份打開NBA之門。可惜由於多種原因,楊瀚森選擇留在國內,繼續在CBA效力,等待明年的NBA選秀大會。
回到今年1月,美國選秀網站big board發布了模擬選秀第一期的排名,楊瀚森排名第27位;到了2月的第二期排名,他從第27掉到了第41。在楊瀚森決定不參加2024年NBA選秀後,最新一期的25年選秀top100排名中,他跌至第77位。他的排名大幅下滑與他繼續留在國內以及近期男籃熱身賽表現平平有著密切關係。
就像之前提到的,姚明、易建聯等NBA頂級球員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擁有非凡的天賦,本來就不是CBA培養出來的。指望其他起點落後的年輕球員短時間內統治CBA,完全是不現實的。NBA看重後場選手的年齡和潛力。如果按我們的固有思維,去年的榜眼薩爾在澳大利亞NBL聯賽只有9.7分和4.4籃板,他算統治了嗎?
19歲的楊瀚森如果真的希望打開NBA的大門,無論他新賽季在CBA的表現如何,都應該努力報名參選。否則一旦錯過19歲的年齡限制,年齡不再是優勢,再加上身為亞洲球員的情況,他未來以選秀球員身份進入NBA將變得更加困難。即將面對第二個職業賽季,楊瀚森確實感受到了一些巨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