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七大懸棺,為什麼後代把逝者遺體懸掛在懸崖上?

2022-09-27     三公主講歷史

原標題: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七大懸棺,為什麼後代把逝者遺體懸掛在懸崖上?

什麼是懸棺?

懸棺是中國古代一些地區特殊的喪葬習俗,現在南方的一些小數民族還沿用這種習俗。懸棺就是在懸崖上釘上木樁,把棺材放在木樁上。或者直接把棺材放在懸崖壁的空隙(小洞穴)中,在山崖下能望見棺材。

1、江西龍虎山懸棺

江西龍虎山懸棺遺址位於江西省龍虎山仙水岩景區,那裡有非常多的懸棺群,遠遠望去,大大小小的二百多具棺材掛在懸崖峭壁上,驚悚中帶著驚嘆:這麼高的懸崖古人是如何把棺材放上去的?

龍虎山懸棺追溯到春秋時期,距今已經有2600多年了,每個棺材都是不一樣的,都有各自的造型,放置的位置也是非常的險要,就算運用現代技術也很難放上去,但是古人沒有現代技術,是如何把棺材放上去的呢?至今還是未解之謎。

2、石門懸棺

石門懸棺遺址位於山西省寧武城小石門村的幽谷之中。石門懸棺是中國北方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崖葬群,考古專家認為非常有考古價值。因為在當地是盛行土葬的,卻發現了崖葬這樣奇特的喪葬方式。

或許古人是為了紀念比較有貢獻的先人的一種墓葬方式,比如是為國捐軀的將士,或是得道的高僧而實行的一種喪葬方式,古人說,「棺材放得越高,聲望越高」。也有希望先人在高處守望下面的子孫,庇護子孫後代的美好願望。

3、僰人懸棺

僰人懸棺遺址位於四川省宜賓市境內,在1956年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死者的棺木放在懸崖峭壁為特徵,共保存的數量有265具棺木,是我國目前發現數量最多,棺木最集中的地方。

僰人為什麼要把棺材放在懸崖峭壁上?據說有學者推論是為了擺脫疾病的威脅,家裡有人久病不治,就把先人的遺骨放在懸崖上以此希望病人早點康復。

4、龍河岩棺

龍河岩棺遺址位於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龍河流域,這種喪葬方式更奇特,在龍河兩岸的懸崖峭壁上鑿出兩米深的洞穴,岩洞挖出長方形的格子,一個個整整齊齊排列,我相信當時古人已經有了非常高科技的工具挖石洞,可見當時的古人是多麼智慧啊!

龍河兩岸的岩棺,都是擺放在堅硬的岩石的洞穴中,洞穴是古人挖的,工程是何其的險峻啊,最高的岩棺離地面有20多米。就算是挖好了洞穴,古人是如何把幾百斤重的棺木放在洞穴中的?

5、武夷山九曲溪懸棺

武夷山九曲溪懸棺遺址位於福建武夷山九曲溪兩岸的崖壁上,距今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已經被國家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了棺木的保存,古人用金絲楠木做的棺木,因為金絲楠木耐腐,古代的皇帝使用的棺木都是用金絲楠木做的。

這麼險要的山崖,卻放著這麼多的懸棺,懸棺到崖頂最少有幾十米,懸棺到地面也有幾十米,古人是如何放上去的呢?真是令人費解。

6、川西懸棺

上面我們介紹的「僰人懸棺」在四川,現在介紹的「川西懸棺」是在四川省雅安市,據考證,這些懸棺是明代或者明代以前放置的,距今已有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但是雅安市被稱為「雨城」,一年365天就有200多天下雨,一年的平均氣溫也高於15°,在如此多雨且潮濕的環境中如何保證棺木不腐呢?這裡又得說古人的智慧了,因為他們使用了製作棺木最好的木材——金絲楠木,並且在棺木上做了防腐處理,在棺木上刷了幾十層清漆,這樣能很好地保證水汽沒辦法滲透,所以能保存棺木不腐爛。

7、巫溪荊竹壩岩棺群

巫溪荊竹壩岩棺群遺址位於重慶市巫溪縣白鹿鎮,棺群位於大寧河上游的荊竹峽里,在距離河面100多米的岩洞裡,有24具棺槨首尾相連,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棺槨保存完好,也是數量最集中的岩棺群,距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以上這些最著名的岩棺是如何擺放在懸崖峭壁上的?至今還是未解之謎,期待你來解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335589bb2bba37bb6a4472eb256ce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