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北京人王輝創立的合力萬盛以800萬歐元收購荷蘭海牙俱樂部98%的股份,成為俱樂部最大股東。王輝收購海牙的願景,就是通過不斷投入實現海牙俱樂部的良性運營,進而為中國球員旅歐提供最好的平台。
合力萬盛當時豪言的大額投入和美好願景,至今有否兌現?我們從近四年的俱樂部財報和轉會市場記錄中尋找答案。
海牙在2016年出現欠債風波,俱樂部出現財政赤字,合力萬盛承諾的注資沒有到位被俱樂部上訴,法院最後中止了王輝在海牙的主席職權,後來法庭對峙後王輝補齊拖欠,才將職位恢復。2020年3月28日,現任海牙俱樂部總經理哈姆迪公開表示球隊大股東合力萬盛從未欠薪,但合力萬盛的確拖欠過投資款。
合力萬盛,騙子!
3年狂虧780萬歐 轉會市場一毛不拔
在合力萬盛收購初始,海牙還是個基本收支平衡的中型俱樂部。然而俱樂部財報顯示,入主後的三個完整賽季(2016-19),累計虧損額高達780萬歐元,前兩個賽季虧損額更是都超過300萬歐元,資產凈值也從178萬歐元狂跌至—380萬歐元。
查看轉會市場交易記錄,球隊近五個賽季共轉入44名球員,其中多達25名屬自由身加盟,18人是租借轉會(包括18/19賽季從西布朗租借中國前鋒張玉寧),只有17/18賽季花費20萬歐元「巨款」購入荷蘭邊鋒Sheraldo Becker,轉會市場堪稱「一毛不拔」。
尤其是本賽季新轉入的14名球員,其中3人自由轉會,多達11人租借加盟,如此龐大的「租借軍團」不禁讓人想起了上賽季中超的天津天海。海牙近兩個賽季連續賣出隊內頭號射手,收穫400萬歐元轉會費,然而轉會投入依舊掛零。
球隊本賽季陷入進球荒,26輪僅打入25球(上賽季34輪58球),僅積19分排名倒數第二,距離保級線達7分。有球迷戲稱,「要不是疫情導致荷甲聯賽停擺,海牙早就降級了」。
從合力萬盛入主之後,國外海牙俱樂部的運營亦每況愈下,除了支付最初的投資款項,在轉會市場幾乎毫無投入,這值得天津天海注意。因為合力萬盛的母公司——萬通集團已經收購天津天海,代表萬通進行收購談判的,正式合力萬盛的董事長王輝。接下來天津天海的運營權,很可能也掌握在合力萬盛的手中。合力萬盛很可能在天津天海沿用荷蘭海牙的思路。天津天海在金元中超的背景下,海牙的運營思路恐無良性運營的可能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1pzNHEBnkjnB-0z9Py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