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台灣星雲大師於2月5日下午離世,享壽96歲。報道稱他晚年仰賴洗腎維持健康,多次出入醫院,2月4日喘到無法進食,醫護人員緊急為他洗腎,得以舒緩,但最終不治於次日離世。
人終有一死,但願逝者安息。大師活到96歲,也算高壽,大師名滿四海,也算功德圓滿了。
我對星雲大師不熟悉,也不願熟悉,但知道大師的名頭很響,該是蓋棺定論的時刻了。我一向認為,所謂大師皆名不副實——當然,我怎麼認為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幸地都得到了證了。但星雲大師是怎樣的大師呢?我查看了一下他的思想言論,不出意外,大師其實也是一個雞湯大師。閒言少敘,看看大師有哪些雞湯名言,看看這些雞湯的成色如何。
1、人生沒有真正的絕望。樹,在秋天落下了樹葉,心很疼,可是整個冬天,她讓心在平靜中積蓄力量。春天一到,芳華依然。只要生命還握在手心,人生就沒有絕望。
簡評:
花開花落不絕望,成敗得失不絕望,因為總還有希望。
但人生中充滿絕望,有願望就有絕望,願望難平就是絕望,無可奈何就是絕望。
其實,人生真正的絕望、最大的絕望,那就是死亡,星雲大師晚年的生命歷程,就讓人看到了絕望,十幾年依靠洗腎維持健康,可能很多人難以承受,這是多麼令人絕望的事啊,痛苦而又無奈。儘管如此,最終未能挽留生命。絕望才是生命的結局,人生的結局。
2、 用兵擇其勇,用人擇其才,用理擇其道,用錢擇其德。
簡評:
大師談俗事,那我就談一談這些大俗理。
擇勇還要略有智,否則越勇越壞事。擇才還要略有德,否則惡人壞大事。擇道還要反其道,反面往往更有理。擇德其實不專業,公開透明難藏掖。
3、世間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和好壞,就有光明與黑暗,說好的未必好說,說壞的未必壞。
簡評:
結論是對的,但是俗理。正確的廢話無人重視,也無多大的意義。
前提有問題。是非好壞是針對人而言的,沒人也談不上是非好壞。
4、如得人意,卻不得我意;如得我意,卻不得人意;要得人如我意,除非我如人意;人人所得如意,大家萬事如意。
簡評:
幼稚的可愛。人人如意,萬事如意,這是少年兒童對人生的幻想和理解。
5、工作時沒有貴賤之分,服務時沒有高低之別,讀書時沒有老少之分,修道時沒有聖凡之界。
簡評:
工作服務本應無高低貴賤之分,但現實中這卻是一個典型的假話。必須要戳破這種自欺欺人的假話和宣傳。只要官本位存在,就永遠存在高低貴賤之分。台灣人也和大陸人一樣糊塗。
至於讀書,未必開卷有益,有幾本不是垃圾?老少都知道什麼?老少不過是不同的無知。
修道確實沒有聖凡之界,因為都是凡夫俗子。何為聖,誰為聖?有聖之概念,就是俗人。
6、成功的裡面,包含了多少辛酸;名人的雙肩,承受了多少壓力;榮耀的背後,付出了多少代價;偉大的成就,奉獻了多少犧牲。
簡評:
這不像和尚說的話,倒像是名人矯揉造作地吐苦水,裝腔作勢地博同情。這是追星族,是一個夢想少年,不是大師。
和尚不應該有這等功利心、名利意和世俗念。這裡看不到放下,而是有太多的牽掛;這裡沒有看破紅塵,而是在紅塵里打滾。
這完全是世俗人的場域和追求,連雞湯都不是,是一個追求成功、嚮往成功的凡夫俗子。
7、培才愛才,才可以傳燈;教人用人,才可以傳宗。
簡評:
傳燈傳宗,意義何在?有何可傳者,有何真理在握?
大師此言,只不過還是「人過留名,雁過留聲」的世俗追求。
虛空的虛空,凡事皆是虛空。傳燈傳宗,這是俗念掛心中。
8、心中要有根,才能開花結果;心中要有願,才能成就事業;心中要有理,才能走遍天下;心中要起了,早就起了。能涵容萬物;心中要有道,才能擁有一切。
簡評:
這不僅是雞湯,而且全是毒雞湯,真正的毒雞湯。客觀地說,星雲大師的雞湯比弘一大師的雞湯差遠了,差了不是一兩個檔次。
人心中所有的是什麼呢?這所謂心中之根、之願、之理、之道,說實話我都不忍談論,陰暗潮濕,不堪入目,這些心中之物,無非是慾望,無非是私慾,有何值得談論和弘揚之處?
出家人的境界應該是放下,看開看透,超燃了悟,但星雲大師的這些話,完全是成功學大師的言論,是成功學的心靈雞湯。
9、懂得利用時間的人,便是懂得永恆的智者;懂得利用空間的人,便是懂得無邊的聖者。
簡評:
利用時間和懂得永恆,利用空間和無邊的聖者,簡直風馬牛不相及。
這是做夢的胡話,是老年痴呆症的不知所云。這是為了說話而胡說話,為了找理而胡謅理。這樣的大師,到幼稚園小班能一抓一大把。
10、人可以窮,心不能窮,心裡的能源,取之不盡;身可以殘,心不能殘,心裡的健康,用之不竭。
簡評:
人的心是什麼?其實人心最窮,全是寂寞空虛。心也最難健康,全是陰暗算計。
不了解人心,不了解人性,這是儒釋道文化一個共同的毛病,一個不治之症。
11、一個人心胸開闊,事事如意,不論到那裡都覺得這個世間很美好。
簡評:
大師此言,不禁令我莞爾。
其實只要事事如意,或者小人得志,用不著心胸開闊,就能做到」不論到哪裡都覺得這個世間很美好「,不用什麼化妝,哪用什麼心胸開闊。
更一步到位地說,就是成功者到哪裡都覺得很美好。這句話像是夫子自道,大師很有名,也很成功,哪裡兒都眾星捧月,到哪都被人捧為大師,當然覺得這個世界很美好。
成功者和得意者,覺得世界很美好,但是成功有多久,得意能幾時?美好又有多美好呢?
從人生的道理看,世間美好,為什麼有苦難和不幸?為什麼有衰老和死亡?
從佛法的道理看,世間美好,苦修為何?普渡眾生為何?世間確實很美好,但那是文藝大師的創作,不應是佛界法師的看見。
12、人類雖有生命,身體卻不能永生,身體必定會有死,死和生是相對的。
簡評:
提出了問題,但沒有任何的理解,他也不能理解。
生命是什麼?身體是什麼?為什麼身體不能永生?死是什麼,為什麼會有死?
死和生如何相對,辯證法嗎,還是六道輪迴?
生死的問題,超越了大師的理解,甚至超越了佛教的理解。佛教浩瀚無邊的教義,正是無法理解生死的表現。當然這和星雲大師無關了,他只是不了解生死。
13、不辭小水,方能成就海洋;不積小善,無以圓滿至德。
簡評:
積小水能成就湖泊,但是無以成就海洋,海洋是天成的。愚公也移不了山,不要再雞湯,這樣的雞湯會誤人。
積小善、積大善,都無以圓滿至德。這世界沒有純然不雜的善人,真正的智慧,是」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更何談圓滿至德?相信性善和大德,這仍是少年的見識,無知的理解。
14、世學有漏,佛法無邊;知識變易,真理常新。
簡評:
佛法無邊,佛理無窮,故而佛理常新。
是的,知識變易,佛理常新,但是真理永恆。
15、真理要靠力量來實踐,力量要靠真理來發揮。
簡評:
真理就是力量,不需要依靠力量,而且真理也未必都能實踐。
力量需要依靠真理,但真理未必和它站在一起,站在一起也未必任其發揮。
真理之事不多談,談了大師也不懂,我想用一句俗理回應大師:「一時強弱在於力,千秋勝負在於理。」
16、春天,不是季節,而是內心;生命,不是軀體,而是心性;老人,不是年齡,而是心境;人生,不是歲月,而是永恆。
簡評:
內心,不是春天是變幻;生命不是心性,是心靈;不要用心境逃避年齡,人生斯世,豈有永恆?
17、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自己對前途沒有希望;人生最壞的習慣,是自己對工作沒有計劃。
簡評:
人生的悲哀,是沒有希望。但人生最大的悲哀,是把世俗的希望當希望、把前途當希望。最大的前途、最後的前途不過是死亡。
工作確實需要計劃,就不勞大師來叮嚀了,因為有職場領導常叮嚀。
好了,不再多談了,網上星雲大師的言論很多,再談還是雞湯,有的還不如雞湯。星雲大師這些年來不論是在僧界還是俗界,都比較有名。我雖然不了解, 但我想既然久負盛名,總覺得至少有兩把刷子。但今天看了大師言論,想不到膚淺得厲害,幼稚得可愛,
我曾指弘一大師是雞湯大師,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星雲的雞湯比弘一還要差不少,很多低質得不如雞湯。為什麼兩岸國人的見識如此膚淺,也是令人詫異的事情,也許根源在於他們從來不知道什麼是真理,所以總把膚淺當深刻,把無知當智慧,把庸俗當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