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己主義當道,階層劃分嚴重,不幹實事,校學生會該不該被取消?

2023-06-18     史密記

原標題:利己主義當道,階層劃分嚴重,不幹實事,校學生會該不該被取消?

大學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大學前的我們是學生,大學中的我們卻不僅僅是學生。根據我國的法定上學年齡,大一的學生普遍在19歲左右,在這個年齡里學生已經有足夠的能力獨立生活。

都說大學是個小社會,獨立打理生活費的,處理和同學之間的關係,大學中豐富的課餘生活讓學生們更加迅速地接觸著社會,在大學中逐漸轉變,變得知世故,懂得在這個社會上就是存在著無法明說的潛規則。

有時候社會總會提出一個質疑的聲音,為什麼90後00後的大學生和老一輩的大學生那麼不一樣,為什麼他們的身上顯示的更多的是自私自利,好像全世界他最委屈最辛苦。

而這種現象更是慢慢的在大學中體現出來。在學校的學生會裡利己主義當道,階層劃分嚴重,不幹實事,這種情況下的學校"學生會"到底該不該被取消?

如果說大學和初中高中有什麼不同,除了教育以及學生的社會的認知度大有不同外。大學不僅是步入社會的鋪路石,國家在對大學生的各項扶助鼓勵政策,一筆一筆的獎學金更是初中高中沒有的。

而管理這批獎學金的是學校是各個學院的老師,當這筆獎學金無法成為正向鼓勵學生們學習的激勵,就必然會引起學生們不靠實力靠關係虛榮巴結的行為。而學生會的本質就是一個幫助老師管理學生的組織。

多少學生會打著鍛鍊自己的能力,感受多姿多彩大學生活的幌子然後把學生當作免費的勞動力。學生會就如同獎學金一樣,可以幫助老師管理提高學生能力,也能成為一個虛榮,一個師生勾結互利互惠私吞成績優秀同學的獎學金的小官場。

學生會是否取締,關鍵不在學生會怎麼樣,而是在學生會如何管理。

暗箱操作

談到學生會的亂象,暗箱操作從來都是無法避免的。2020年,張某作為班級里成績第一在評選國家5000元獎學金時,卻遭到了班長和學委的暗箱操作。學委作為班級第二是學生會幹部,素來就與班長和導員關係親密。

張某說:"我的成績排第一,她的成績排第二,本來我心裡也沒有底綜測能不能排第一,因為她又是班幹部又是學生會部長,綜測肯定要加分的,但綜測成績就擺在那裡,我是第一她是第二這是事實,我的獎學金憑什麼被她私吞了。"

原來在上交成績的時候在班長的幫助下張某和學委兩個人的位置掉了個。

在綜測成績交給老師前,張某一次又一次的向班長反應成績有錯誤,班長卻聞若未聞,甚至在張某一次又一次地逼問下利用信息不對等的優勢向張某編造謊言說成績已上交無法更改,想更改自己找老師,吃准了張某沉默不喜歡挑事的性格。

張某大學四年一直默默讀書想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補貼家人,此時的她馬上要面臨畢業,但她不想再忍下去,1000元對學委的家庭沒有什麼,確可以作為她一個月的生活費。

這次的她不想再沉默下去,於是她又去找老師調節問題,但老師的態度更是讓她認識到學生會這麼的令人厭惡噁心。

老師根本不想替她解決問題,只覺得自己給他找了個麻煩,一遍又一遍的你確定,甚至說出:"再被查出來有問題,畢業你都畢不了。"原本屬於自己的獎學金鬧到最後宛如張某再無理取鬧。

大學中老師不再像初中高中的班主任一樣天天在教室里,因為大學的生活更多的就是自我管理,上課下課回寢室做兼職,在課餘時間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所以老師選擇通過班幹部學生會聯繫學生。

因為學生之間的聯絡總是更加便捷快速的,班幹部和學生會成員在這其中充當領導者的職位也可以鍛鍊自己的組織能力調節能力。

可這其中老師過度的放權,讓學生會的一些有私心的幹事覺得有機可乘,而一些老師為了省事對學生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更是助長了他們的囂張氣焰,隨著時間越來越長,學生會便會失去本來的意義,老師們培養出來的不是有能力的學生幹部而是一批以利己主義為榮的小小鼠輩。

官僚化嚴重

大學生無論是否已經經濟獨立在大學裡都應該是學生的身份,官僚化看似與大學生毫不相關,但在一些學生會裡卻發展出了小朝廷似的組織。2019年8月份,中國傳媒大學學姐在新生群里的一番言論在一瞬間點燃了曾經在大學裡被學長學姐擺架子施官威的同學的怒火。

該學姐列出了以下一系列的要求,加微信要挑選時間不能打擾到學長學姐的休息,打招呼的內容不可以複製粘貼,方式必須為:哥/姐好,我是19文編XXX,不可以發語音,不可以不回復,對學長學姐要尊敬聊天時要使用敬詞。

而一所大學裡,高年級與低年級之間的年齡差距最多不會超過5歲。每個同學都曾經是大一新生,中國傳媒大學這位學姐的通知沒有讓我們感覺到她想對對即將進入大學的學弟學妹的生活提供一些幫助和指引,只看到了這位學姐濃濃的優越感。

意圖在沒入學前就給學弟學妹一個下馬威,確立自己高人一等的位置。這件事更不是個例,2018年11月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5000字的手寫退會檢討,浙江大學學生幹部對贊助商指手畫腳意圖收取中介費。

蔣方舟公開吐槽自己在大學學生會親身經歷的學生會階級分明,腐敗拍馬的酒桌文化等等,不禁讓人們反思,學生會到底是給學生和老師是帶來便利的組織,還是一群不做實事,在學生會裡扮演封建社會官場不同階級的同學自我陶醉的舞台。

如果對學生會的功利化現象不加以管理,學校的建設,學習氛圍,教學環境都會隨著這種自我陶醉型的學生會的發展從內部瓦解。有人說,事情總有兩面性,也許這樣的學生會可以讓大學生更早的看到社會的陰暗面,強大自己的接受能力和適應能力。

但學校就是學習的地方,豐富的課餘生活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在作風優良的學生會下,無論是學校的管理還是學生的能力水平都會大幅度的提高。

在這樣的充滿不良風氣下的學生會下只會敗壞自己學校的名聲,打消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會該留,但利己主義當道,階層劃分嚴重,不幹實事,的學生會不該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0f4a32218b82153f1ae05f785b01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