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品追溯碼在藥品流通和醫保基金監管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故加快挖掘藥品追溯碼的應用潛力,以期更好地賦能醫保基金數字化監管,對規範藥品市場秩序和維護醫保基金穩定具有現實意義。 ]
11月2日,國家醫保局在官網發布了《關於對復方阿膠漿藥品追溯碼重複情況開展核查的公告》。公告顯示,國家醫保局在接到企業反映和群眾舉報後立即對各地上傳的藥品追溯碼開展分析,發現復方阿膠漿的藥品追溯碼在部分定點醫藥機構的售賣中的確存在重複採集且發生醫保基金結算的異常情況,要求相關醫保部門進行核查。
這是國家醫保局今年4月開展醫保藥品耗材追溯碼信息採集試點工作以來,第一次面向社會公開核查涉嫌藥品重大違法行為線索,暴露出我國藥品流通秩序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在藥品監管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可喜的是,藥品追溯碼的應用推廣使得監管部門對假藥、回流藥的發現、查處能力有了重大突破,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參保人的用藥權益和基金安全。
醫保基金是人民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事關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事關醫療保障制度健康持續發展,事關國家長治久安。而藥品追溯碼作為藥品的「身份證」,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可識別性,使得每一盒藥品都可以被準確定位,因此其在藥品流通和醫保基金監管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故加快挖掘藥品追溯碼的應用潛力,以期更好地賦能醫保基金數字化監管,對規範藥品市場秩序和維護醫保基金穩定具有現實意義。
藉助藥品追溯碼,及時發現違法情形
藉助藥品追溯碼,假藥、回流藥、藥品串換銷售等違法情形能夠得以及時發現,從而警示相關部門進行核查,可見藥品追溯碼在打擊基金騙保這一惡劣行徑中起到關鍵作用。
第一,加強防範藥品串換。
個別定點醫藥機構會採取串換更高收費的藥品項目或通過串換藥品售賣日用品,甚至直接採取套現方式進行騙保。因此,當「同一藥品追溯碼在同一定點醫藥機構多次發生結算」時往往意味著該追溯碼被多次掃描並進行醫保基金結算。倘若追溯碼被重複結算,但實際上該藥品的庫存數量沒有減少或減少量與結算次數不匹配的,那麼極有可能存在藥品串換的情況。通過掃描藥品追溯碼,再對該定點醫藥機構的銷售記錄、庫存數量、藥品來源、供應商信息進行調查核實,能夠幫助確認所銷售藥品的真實性和合法性。
第二,準確追蹤藥品流向。
當「同一藥品追溯碼在不同定點醫藥機構發生結算,且時間跨度較大」,可以推斷該藥品在首次出售後經過非正常的流通渠道,例如不法分子通過指令、授意參保人或通過收購、盜用他人醫保卡,在不同醫院或定點醫療機構多開、虛開利用醫保騙保購買的藥品,層層加價後銷售以牟取暴利,嚴重擾亂市場秩序,對國家醫保基金造成巨大損失。因此,通過解讀掃碼結果,可以迅速定位存在頻繁流轉、時間跨度大等異常情況的可疑藥品,並根據其藥品流向進行追蹤,進而對各環節涉及的行為人、參保人、收藥人、醫藥機構等進行查處和整頓,極大提高了監管效率和準確性。
第三,有效識別藥品真偽。
在正常情況下,一盒藥品的追溯碼應該從生產流通到出售使用整個鏈條中只被掃描和記錄一次,即一盒藥品的追溯碼通常只會在一個定點醫藥機構進行採集,並發生一次醫保基金結算。監管部門通過掃描藥品追溯碼,若發現「同一藥品追溯碼在不同定點醫藥機構發生結算,且時間相近」,則可能意味著該藥存在假藥的風險,因為不法分子極有可能通過複製追溯碼、替換藥品包裝等非法手段進行假藥的流轉和出售。因此,通過查看掃碼結果,對藥品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進行分析,同時可以藉助查詢國家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官方網站,有助於實現對藥品真偽的核驗。
完善醫保基金監管數字化體系
醫保基金監管的數字化是未來監管發展的方向。因此,為加速構建和完善醫保基金監管數字化體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推動藥品追溯碼更好地服務於醫保基金監管,合理統籌防風險與促發展。
一是推進藥品追溯碼全覆蓋,整合數字資源。
政府應當出台相關強制性政策並制定藥品追溯碼技術標準,規定所有藥品必須印製藥品追溯碼且規範追溯碼格式、編碼規則和信息內容。為推進賦碼工作進一步落實,政府部門可以制定目錄清單,明確醫保目錄內所有尚未編碼的藥品,加強人力資源分布的科學性,從而實現藥品追溯碼全覆蓋。同時,監管部門應當將分散的數據資源匯聚在一起,形成全面統一的監管視圖,有助於監管機構更全面地了解醫保基金的使用情況,及時發現異常和風險,從而採取有效措施加以管理。
二是建立醫保基金預警機制,強化數字支撐。
在確保所有醫保目錄範圍內的藥品都完成藥品追溯碼的信息採集工作並實現追溯碼信息的準確上傳和共享之後,應當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將藥品追溯碼信息與醫保基金支付數據進行連接,設定一系列預警指標,例如藥品流通量、銷售頻次、購買人員等異常數值,實現數據的實時比對和監測,從而反映醫保基金的潛在風險和問題,並評估相應的風險等級,同時提供預警提示和合適的解決方案,為監管部門進行調查和處理提供參考。此外,預警機制的普及也可以通過試點項目、示範工程等方式進行推廣和完善,進一步擴大藥品追溯碼的應用範圍。
三是打破相關部門信息壁壘,提升數字素養。
醫保基金監管體系應與衛生、民政、公安、市場等相關部門實現數據實時關聯和跨部門共享,確保藥品來源、流通路徑等信息及時、準確更新,從而加強各部門對醫保基金的有效監督和管理。此外,醫保基金監管的數字化建設還需要信息化人才隊伍,通過結合藥品追溯碼的實際應用,開展模擬演練和案例分析,同時鼓勵醫保監管人員在實踐中學習和掌握信息技術,例如大數據分析、數據挖掘等,從而對藥品追溯碼所產生的海量數據進行有效篩查和精準分析,並總結經驗,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同時將結果整理形成報告,為醫保基金數字化監管體系完善和後續發展提供參考。
藥品追溯碼是醫保基金數字化監管的重要抓手,其落地應用不僅能夠有效識別和防範醫保藥品違規串換、非法倒賣及回流銷售等風險,提高監管工作的高效性和精確性,還能大幅提升公眾對藥品質量和安全的信任度,維護醫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續性。因此,加快挖掘藥品追溯碼的應用潛力,賦能醫保基金監管的數字化轉型,有利於推進我國藥品安全和醫保基金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從而為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健康法治研究與創新轉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