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於1931年爆發,以納粹德國、日本、義大利為主的軸心國,向世界挑起了入侵戰爭。當時,日本主要在亞洲戰場作戰,德國和義大利主要在歐洲戰場作戰。二戰初期,美國保持了中立立場,向各參戰國出售軍火和戰略物資,賺得盆滿缽滿。然而,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了對美國夏威夷珍珠港的突襲,美國艦隊和基地遭到了重創。
這次襲擊激起了美國民眾的憤怒和國家尊嚴感,導致美國對日本宣戰。隨後,德意志帝國也對美國宣戰。美國正式加入二戰,成為盟軍的一員。有了美軍的加入,戰爭局勢很快迎來了轉變,歐洲戰場上,蘇聯反攻成功,追著德軍打回了柏林老家。同時,德國也遭受了盟軍的多次大轟炸,失去了持續作戰的能力。接著希特勒就飲彈自盡,德國義大利投降。
但在太平洋戰場,亞洲戰場上,日本始終不肯投降,後來美國直接給日本扔了2枚原子彈,才結束了長達14年的二戰。戰後各國都面臨重建,恢復經濟問題。而作為戰敗國,德國,日本、義大利等都需要作出賠償,戰勝國也紛紛列出數額向他們索要賠款。當時,蘇聯就像德國要了100億美元,還索要了德國大部分的工業、軍工設備。
唯一在二戰中發了財的美國,作出的舉動卻出人意料,美國放棄了德國的300億美元的賠款,點名要帶走78名戰犯。這在當時,讓很多人都看不到美國的操作。然而50年後,看到美國成為世界霸主,軍工科技遙遠領先世界,人們才發現,美國此舉的高明之處。原來,美國當初帶走的可不是普通人,他們都是德國頂尖級的科學家,研究人員,都是國寶級高級人才。
要知道,德國敢一己之力橫掃歐洲,憑藉的就是其強大的工業、軍工能力。當時的德國,培養了非常多的科技人才,還發明很多高科技武器,有些放到現在都堪稱先進。比如飛碟、坦克、飛彈等等,都是德國先打造出來的。
在美國看來,這78人的價值,遠超300億美金。事實上,也是如此。有了德國這些頂尖人才的加入,助力了美國的軍工發展,不誇張的說,後來美國生產的很多戰機、轟炸機、飛彈、火箭、人造衛星之類,都有德國人的身影。
你以為就這些人嗎?其實,二戰後,美國搞了一個「回形針行動」,吸收了德國1600多名科學家。此外,還積極的收集德國當年研發的黑科技武器資料。正因為這些科學家的加入,才讓美國在短時間內變成了一個軍工大國,和蘇聯肩並肩。加上強大經濟的加持,才讓美國在冷戰中笑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