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捨不得刪掉的聊天記錄」引熱議:媽媽也會怕黑,也會掉眼淚

2023-12-06     精讀君

原標題:「我捨不得刪掉的聊天記錄」引熱議:媽媽也會怕黑,也會掉眼淚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3705天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2059個詞條

1

最近看到微博上一個投稿,眼睛一酸。

原po在豆瓣上發的一條「捨不得刪掉的聊天記錄」,姥姥去世一周以後,媽媽給她發消息。

媽媽:想媽媽了沒?最近只想我的媽媽了,忽略了我的寶貝,你還好麼?

po主:寶貝好著呢!想媽媽!也想媽媽的媽媽。

世界上很多感情是共通的。很多網友曬出了自己的經歷:

姥姥去世第二天晚上,我陪著她在床上睡覺,她突然跟我說,我沒有媽媽了,嚎啕大哭,心太疼了。

還有很想念爺爺的:

我也很想我的爺爺,老是說起他就會掉眼淚,感覺還沒過好日子的時候他就走了。

看著這些評論,淚點突然就被戳中。

人類從生到死的這一段路程,不斷地在經歷告別,告別新生,告別青春,告別過去,告別親人,最後告別世界。

我們不是生而堅強,而是在一次次告別中成長,這些成長還或多或少帶著疼痛。

我很喜歡博主的評論:

媽媽也是媽媽的小寶貝啊,只是她們當了太久的媽媽,都快忘記撒嬌的模樣了。

媽媽是一個角色,她曾經是別人的女兒。

爸爸也是一個角色,他曾經是別人的兒子。

我們逐漸把他們當成了避風港,忘了他們曾經也是一個需要庇護的,脆弱的兒子和女兒。

媽媽是第一次當媽媽,但她做的很好,仿佛天生就知道保護自己的女兒,我是第一次當女兒,很多人很多書來教我,但我依然沒有做好。

好像一直以來心安理得地被庇護,好像只要媽媽在,我就能不長大。

也忘了,或者說刻意地不願意面對:媽媽是會變老的。

她不是神話世界裡的仙女,不是魔法世界裡的女巫,白髮會爬上她的頭頂,皺紋會刻在她的臉上。

媽媽也會怕黑,也會掉眼淚。

2

電影《再見,李可樂》講述了父親為了滿足女兒的願望帶她去滑雪,因為一場事故,父親經全力搶救不治而亡,母親在沒有得到女兒的同意下,簽下了拔管確認書。

「是不是一根管子真的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這句話一直是母女之間的一根刺。

每一次的爭吵,就像仙人掌的刺,刺入了血肉,挑不出來但是刺痛一直存在,反反覆復。

一隻名叫「可樂」的小狗治癒了這個家庭,其實在原著中,這隻狗狗的意識就是爸爸的。

這部電影的本質上是萌寵元素的家庭成長片,最戳中我的,還是閆妮飾演的母親,一個母親的酸甜苦辣被她詮釋得太戳心了。

我很喜歡閆妮的一句台詞:什麼是勇敢,不要回頭看。

3

一個家庭成員的突然離開,而且還是頂樑柱的角色,對這個家的打擊猶如滅頂之災。

我看到網上有些不好的評論:

有說「這電影情緒是硬凹的,感情是硬煽的」;

還有說「父親沒了,母女關係就破裂了?天就塌了?就失去信仰和力量了?可笑」。

我不覺得可笑。

我父親當年離世的時候,我還在讀小學,我媽帶我出去外縣找工作,找活路。

媽媽先在米粉廠工作,雙手每天泡得發白,後來在一所初中的飯堂掌勺,做幾百人的大鍋菜,還要切菜,我經常看到她的指甲都是被切斷的。

她也是外婆的嬌嬌么女,可是女兒讓她有了軟肋,這份軟肋成了她的盔甲。

只有每到深夜,才會悄悄把眼淚抹到枕巾上。

我一直覺得自己很累贅,是她的拖油瓶,因為自卑怯懦和可笑的自尊心,也和她爆發了無數次的爭吵。

網友評價電影說,這個女兒前期無腦叛逆,後期就突然柔和文靜了?太莫名其妙了。

可是在我的觀點來看,她一直都是自責的,她的父親如果不是因為她的一意孤行,不會遭遇這樣的災難,不會猝然長逝。

可她不知道怎麼去宣洩這股情緒,作為除開爸爸外的最親近之人——母親,就成了她唯一的宣洩口。

只是隨著長大,她知道怎麼去控制自己,也知道了該如何去愛母親了。

4

「愛從未改變,只是更懂彼此」。

母女相伴的日子裡,成長的何止是女兒呢?母親亦然 。

就像一段長途飛行,飛機燃料不足,為了避免機毀人亡,我們只能在飛行途中加油。

愛是天性,愛也需要維繫。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現在不比古時候,交通不便,傳信不達。拿出手機,時不時與家裡通個電話,發個微信,也花不了多長時間。

沒幾個月就過年了,都回家看看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0af2ac288d1102a7579dee714fcc4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