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本挑戰智商的文學名著,高格調文藝青年必備

2021-05-04     歷史研究

原標題:10本挑戰智商的文學名著,高格調文藝青年必備

文學史上總會有那麼一些書,因其意識流、蒙太奇的寫作手法,讓讀者望而生畏,但是這些都是對文學創作產生深遠影響的作品,讀懂它們,對我們自己的閱讀、寫作都大有裨益。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這10本書吧!

01《尤利西斯》

作者: [愛爾蘭] 詹姆斯·喬伊斯

推薦理由

《尤利西斯》被譽為意識流小說的開山之作。據說心理分析大師榮格花了三年才讀通此書,而這本書的中文譯者蕭乾也覺得讀《尤利西斯》非三年不可。人稱《尤利西斯》為「天書」,在中國只有《易經》有此殊榮,其晦澀難懂可想而知。

讀者心聲

@泉の向日葵:現在想來,讀這本書的時候特別適合配酒,而且需要配——純伏特加。

02喧譁與騷動

作者:[美]威廉·福克納

推薦理由

小說講述的是南方沒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家族悲劇。小說大量運用多視角敘述方法及意識流法手法,是意識流小說乃至整個現代派小說的經典名著。與《追憶似水年華》、《尤利西斯》並稱為意識流小說的三大傑作。《喧譁與騷動》蘊含著強烈的情感力量、沉重的道德感、精湛的寫作技巧以及豐富多樣的主題。

讀者心聲

@鄭垣垣:對待福克納的正確姿勢就是跪舔。

03《追憶似水年華》

作者: 馬塞爾-普魯斯特

推薦理由

這部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文學作品之一的長篇巨著,以其出色的對心靈追索的描寫和卓越的意識流技巧而風靡世界,並奠定了它在當代世界文學中的地位。《追憶逝水年華》一書即透過普魯斯特特殊的敘事風格,營造出一個獨特的個人世界。他的敘述時時中斷,小說中夾雜了大量的議論、聯想、心理分析,一個失眠的夜可以花40頁來描述,一個三小時的聚會可以用掉190頁的篇幅。時間可以做無限的鋪陳,自然也可以隨意壓縮;過去、現在、未來可以在意識流中顛倒、交疊、相互滲透。

讀者心聲

@荇之:十年前讀過的書,至今留下的是娓娓的餘韻和對瑪德萊娜小餅乾的迷戀。

04《芬尼根的守靈夜》

作者: [愛爾蘭] 詹姆斯·喬伊斯

推薦理由

這部小說描述了一個夜晚夢境,具有「迷宮」一樣的文學結構,通篇充滿了意識流。作者喬伊斯甚至發明了一種在世界語言史上絕無僅有的「夢語」。整部書中最有名的一個單詞,就是喬伊斯用100個英文字母拼成的「雷擊」一詞,模擬雷聲隆隆不斷。更令人驚嘆的是,這部小說的第一句「寫在最後一頁上」,而最後一句則「寫在第一頁上」。初讀《守靈》,人們往往會墜入雲霧,不知它在說什麼,感覺它什麼也沒說,只是夢中胡言。可反覆咀嚼它,又感覺它什麼都說了,胡言亂語中透出人生的真諦,它關乎歷史,關乎社會,關乎人人。

讀者心聲

@刀叢中的小詩:如果說《尤利西斯》講的是一種肯定卻不能得到解決的生活,那麼它必將屬於大多數人。相較來說,《芬尼根守靈夜》可以說是分別屬於每一個人,再也沒有什麼偉大的作品能如此深入黑暗去翻動我們所說的那些潛意識了。

05《城堡》

作者: [奧]卡夫卡

推薦理由

這是一部「迷宮似得令人暈頭轉向的小說」,是主人公K為進入城堡經歷的一系列離奇荒誕的現實。《城堡》寫於1922年,是卡夫卡最後一部小說。它不僅是卡夫卡生命體驗與哲學思想的總結,也是卡夫卡創作風格成熟與定型的標誌。這部小說最能體現卡夫卡的創作風格和特徵,故一向被認為是卡夫卡創作的壓軸之作和代表作。卡夫卡作為「現代藝術的探險者」,一反傳統小說的創作模式,採用全新的審美視角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構築了這部現代藝術的迷宮,使《城堡》具有高超的藝術性和美學上的震撼力。

讀者心聲

@呂六一:卡夫卡最迷人的地方,在於他不可思議地把高度的隱喻性和高度的細節性天衣無縫地結合在一起。每句話都是其所是但似乎又不是其所是,你知道它導向某種東西,但追蹤卻徒勞無功,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06《繁花》

作者: 金宇澄

推薦理由

《繁花》採用了上海話本方式,也避免外地讀者難懂的上海話擬音字,顯現江南語態的敘事氣質和味道,腳踏實地的語氣氛圍。小說表現的主題是宏觀大歷史下小人物隨波逐流的命運無常的無奈。2015年8月《繁花》獲得第九屆茅盾文學獎。

讀者心聲

@喜北肉豆蔻:金老師寫出了這個時代所有上海作家夢寐以求的小說。

07《寒冬夜行人》

作者:伊塔洛·卡爾維諾

推薦理由

這本書里處處埋雷:情節的雷,思辨的雷,探究的雷。它以一男一女兩位讀者為調換裝訂錯誤書為線索,有意製造閱讀體驗的迷宮效果。卡神這本小說創造了一個敘事的迷宮,也預示了現代碎片經驗:我們不斷地與心得人與故事相遇,又一再被打斷,被他者嵌入。文本之外,還有一個我們需要付諸激情的現實。

讀者心聲

@阿密.de:結構有趣,情節怪誕,敘述視角像萬花筒一樣令人目接不暇。關於書的書,關於敘事的敘事。

08《萬有引力之虹》

作者: [美國] 托馬斯·品欽

推薦理由

《萬有引力之虹》像許多後現代主義小說一樣,沒有什麼故事情節,全書由許多零散插曲和作者似是而非的議論構成,內容包括現代物理、火箭工程、高等數學、性心理學等等,三十年來,閱讀品欽的《萬有引力之虹》被證明是一項對智力的挑戰。讀《萬有引力之虹》,你會發現自己變得聰明、深刻,但仍充滿好奇心。這就是經典的價值。

讀者心聲

@文澤爾:一種意識的狂熱..也同時暗示意識走向寂靜。這本書絕對是後現代小說神作。

09《到燈塔去》

作者: (英)維吉尼亞·伍爾夫

推薦理由

《到燈塔去》是英國女作家維吉尼亞·伍爾芙於1927年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傾注心血的准自傳體意識流小說。小說以到燈塔去為貫穿全書的中心線索,寫了拉姆齊一家人和幾位客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的一段生活經歷。小說中的象徵意象豐富多樣,其中燈塔是全書最重要的象徵物,它是時間和永恆的集合體,也是主人公拉姆齊夫人的主觀意識對應物。

讀者心聲

@Haruko:呃,讀多了會產生幻覺。。。

10《雲圖》

作者: (英) 大衛·米切爾

推薦理由

書如其名,由六個環環相扣的故事組成。六位主人公或許是同一靈魂的化身,卻又被印上截然不同的胎記。波詭雲譎的故事情節與亘古不變的人類本性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絢麗無比的雲圖。本書榮膺英國國家圖書獎最佳小說獎和理查與茱蒂讀書俱樂部年度選書。

讀者心聲

@傅踢踢:結構和語言技巧都很棒,串起來看每個故事如何構成雲圖也有深意。比電影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_x-lO3kBrsvY2_Uu-4k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