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癌」令人色變。可黔南州平塘縣的巡察幹部們卻變身「神醫聖手」,讓該縣縣委黨校一名患「癌」三年的職工「不藥而愈」,重獲「新生」,重返工作崗位。
2019年1月,平塘縣委第一巡察組在縣委黨校巡察時,在談話中了解到,該校有人長期不正常上班,幹部職工反映較強烈。巡察組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對平塘縣委黨校幹部職工考勤、請銷假等情況進行了重點檢查。
巡察組在檢查中發現,該校辦公室工勤人員張竣自2016年1月以來都沒有正常簽到上班,也未查找到相關請假手續和校班子集體研究其請假事宜的記錄。「沒有請假手續、三年不正常上班、還沒被問責處理,就算單位管理再混亂也不太可能,應該還有我們沒掌握的情況,要繼續深入核查!」巡察組組長仔細分析後作出決定。
帶著疑問,巡察組找來校辦負責人作進一步了解。
「你好,我們想了解一下張竣三年來沒有正常上班的原因,是不是請假了?有沒有請假手續?」巡察組工作人員開門見山。
「哦,是這樣的,聽說張竣得了肺癌,所以一直在請病假,但是假條都是他自行保管,辦公室只有一張他到醫院檢查的CT報告單,具體情況還得問問他本人。」該負責人回道。
「無醫院出具的疾病證明,僅憑一張醫院CT檢查報告單就請假三年,且假條還不由辦公室保存,這說明黨校在幹部管理上是存在問題的,接下來要聯繫張竣,直接讓他提供相關材料。」巡察組組長對下步工作作出了明確指示。
巡察組聯繫張竣後,他向巡察組提供了四張請假條和一張醫院CT檢查報告單,請假的理由是患有「肺癌」,須進行休養治療。第一次請假的時間為2016年2月20日,每次請假的時間為半年,從2018年2月以後至巡察組進駐期間沒有假條。每張假條上都有該校相關負責同志的審核意見,看似沒什麼問題,但細心的巡察工作人員發現,張竣提供的CT檢查報告單與縣委黨校辦公室保存的報告單,雖然檢查時間、事項、醫生簽名等內容均相同,但診斷結果卻不同,其中必有蹊蹺。
平塘縣委第一巡察組在縣委黨校查閱資料
為進一步查明真相,巡察組來到黔南州人民醫院放射科進行了解查詢。
醫生看了兩張報告單後確認,張竣提供給巡察組的那張診斷結果是「肺炎」,而3年前作為請假依據提供給單位的那張診斷結果是「肺癌」。隨後,醫生在電腦系統內找到了3年前張竣檢查結果的原始底單,與提供給巡察組的報告單一致,診斷結果確實為「肺炎」。
原來,為了能夠順利請假,張竣在網上對肺癌的病情進行搜索了解,對報告單進行技術處理,於是,「肺炎」順利地轉變成「肺癌」。
至此,巡察組基本可以斷定:張竣當初提供給單位作為請假依據的報告單是偽造的,存在假借重病騙請長假的事實。
整理好材料後,巡察組第一時間將張竣違紀問題線索移交平塘縣紀委監委。
經調查發現,張竣因欠有外債,債主不停的催帳,無法安心上班。其在體檢發現患「肺炎」時,遂萌生了裝重病請假賺外快的念頭。於是,便把CT報告單進行篡改,把「肺炎」相關表述換成了患「肺癌」的專業表述,並用偽造的報告單先後4次向單位領導請「病假」。
另外,在張竣「病假」期間,曾兼職貴州建明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谷硐水沖至大廣」「大廣至陳家灣」組組通項目負責人3個月,取酬18000元。
2019年2月27日,平塘縣紀委給予張竣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並將違規兼職所得18000元予以收繳;同時轉由平塘縣委黨校給予張竣降低1個崗位等級處分。另外,縣紀委監委對時任常務副校長楊某、劉某和現任常務副校長熊某進行了批評教育。
目前,張竣已返回單位正常上班。針對此案發現的管理漏洞,縣委黨校及時進行整改,在加強對幹部職工進行思想教育和警示教育的同時,健全完善了幹部職工考勤管理、請銷假程序等相關制度,著力扎牢制度籠子,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來源:貴州省紀委監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