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的孩能有多美?中國有個詞叫"黃毛丫頭",說的就是幼年時還沒長成的女孩,頭髮都不多,呈現淺黃色,因而得名。
所以,幼年時的女孩,我們一般列為"可愛""童趣"的範圍里,鮮有人會認為她們"美"。
想要達到美,無論膚色、五官多麼精緻,都需要——化妝。
最近在泰國一場選美比賽中,一個6歲的女童,摘得了兒童選美的桂冠,可以從她奪冠的照片中,看出這個6歲女孩的穿著近似成年女性的緊身舞台裝,化著清新但成熟的妝,盤著染過的卷髮。
怎麼看,都像是縮小的版的成年女子。
但給這麼小的女孩化妝,到底好不好呢?對以後孩子發育有沒有影響?
第一,劣質成分影響身高發展
有些化妝品中有劣質成分,比如雌激素或者其他內容。由於市場混雜,對孩子來說,最怕產品以次充好,阻斷了孩子生長發育的路。
韓國一個童模叫李恩采,媽媽是韓國知名主播。或許是遺傳了媽媽的美,李恩采6歲的時候,就已經以她純天然的美麗,贏得了很多粉絲,從而走上了"小主播"的道路。
然而,為了面對眾多粉絲不同的妝容要求,李恩採在媽媽的手中,逐漸從淡妝變為濃妝,用的化妝品不計其數,最後被診斷為"矮小症",12歲的時候身高不再生長。令人惋惜。
第二,成人的審美引起孩子窺探成人世界
孩子都是有好奇心的,而且天然對孩子有強烈的模仿慾望。
有句歌詞唱到"把頭髮梳成大人模樣,穿上一身帥氣西裝",就是對孩子模仿家長的最好展現。這是成長必須要經過的階段,孩子不可能跟哪吒一樣,一日三長,不用培養教育就成為大人。
但是,正因如此,過度的模仿大人的審美,會產生對成人世界的好奇,進而渴望窺探。
在這個信息發達到管控困難的時代,有些少兒不宜的內容很容易被精明的孩子找到,從而引起更深的危害。
第三,利令智昏的父母"趨利忘愛"
孩子嬌弱的人生,在襁褓中剛剛開始,一直到他們能獨立生活,都是需要父母盡力呵護的。
哪個孩子不渴望愛?
但利益會蒙蔽一些父母的雙眼,讓孩子過早的承擔起不屬於他們的負擔,變成父母的"消耗品",或者是"搖錢樹"。
2019年4月,一張3歲童模被媽媽踹倒的照片,令多少人心疼?
從而揭露出一個讓很多父母聽了心碎的黑色大幕——童模產業鏈。這些童模,被父母帶著當童裝模特,有的3歲大的孩子,要從早上7點工作到晚上10點,遠比很多996上班制還要叫苦的成年人,付出的更多。
當然,相應的,這些童模的父母,一年可以收入接近百萬。
孩子則獲得的是,高強度的工作,以及被利益驅動的父母在孩子表現不好時不耐煩的責備。
孩子天生美麗,是上天恩賜的禮物,會讓孩子以後的人生,更受人眷顧。
但父母如果在孩子尚幼小時,不斷揮霍和消費孩子的未來,會對孩子造成無可逆轉的傷害。
本應樸素求學的孩子們,讓他們關注書本和知識,難道不好嗎?就算追求美和時尚,簡單的裝飾對孩子來說,已經足夠。
有詩云: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
這才是真的美。
父母要給孩子傳達的,不僅是外貌的美麗,更重要的是靈魂。
你支持父母給孩子化這麼妖嬈的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