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風險自負;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操盤技巧,可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認真探股說(k002552),大盤熱點,行情研判,探討交流炒股技術,遊資戰法,解套戰法等操盤策略,乾貨源源不斷
籌碼分布原理:
籌碼峰密集的地方代表著主力的成本,而震蕩平台如果出現了籌碼峰密集那麼說明那個位置是主力的重點建倉位置,那麼在主力尚未出貨之前該位置因有大量的主力籌碼,跌破籌碼主力會出現虧損,那麼一般來講主力是不會讓股價跌破成本的,除非出現特殊情況,但那種情況下也將是不二的抄底選擇,因為主力受傷了。
籌碼分布圖形研究----抓取賺錢部分
籌碼分布圖形仍然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個「地形圖」,它可以代表壓力、支撐、控盤度、活躍度等等各方面的個股信息。
籌碼分布形狀的識別有幾個基本概念:密集、發散、峰與谷。看兩個圖就了解:
我們知道主力的四大動作是:吸籌、拉升、派發、回落,那麼這四個階段我們用籌碼就能看出來主力的動作。而我們散戶最能賺錢的就是吸籌和拉升過程,在吸籌時進場,在拉升時跟著主力吃肉。
第一點,籌碼從發散到集中的一種情況——吸籌。
如上圖,圖中滑鼠定位的時間點是2012年1月,當時的籌碼狀態是典型的發散狀態,籌碼最低位大約在9元左右,籌碼最高位大約在16元左右,有多個籌碼峰分布,並且所有持倉籌碼都處於被套牢狀態。
再看看,還是這一隻股票,而這次我們把滑鼠定位時間點放在了2013年1月。我們看到這個時候的籌碼狀態已經是高度密集狀態,籌碼密集的最核心區大約是12.6元左右。
我 們可以理解,在這一年的過程中,大盤持續下跌,但該股卻一直不再創新低,是因為有主力入場吸籌,通過一年的時間,讓高位14-16元的套牢籌碼割肉 出局,也讓低位10元以下的的獲利籌碼都獲利賣出,並且經歷里中間幾次的箱體上下波段,最終將絕大多數的持倉成本集中在了12-13元左右,同樣,主力成 本也必然在這個區間。這也是主力吸籌的行為過程。
第二點,主力吸籌完畢之後開始拉升。
如圖,這是300244迪安診斷在拉升前和拉升後的籌碼分布圖。上圖是2013年2月初,當時籌碼是典型的單峰高度密集,說明吸籌到位,準備開始拉升,下圖就能看到。
隨後在拉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當初吸籌完成密集在22-23區間的籌碼仍然有大量的停留在原位,是不轉移的,這種狀態是籌碼鎖定。
成 本在23元以下的籌碼,在下圖中的籌碼定位時間,已經盈利超過30%,但仍然沒有賣出,這種高度盈利而不願意賣出的籌碼,有大部分 是屬於主力機構的,因為散戶群體中,至少有90%以上的人不會再浮動盈利30%的情況下橫盤一個月仍然不賣股票。所以,鎖倉是主力高控盤的表現。 高控盤鎖倉拉升的股票,只要低位鎖倉籌碼不跑,中線持有可以帶來非常大的贏利機會和贏利空間。
籌碼角度看股市
如果我們從「籌碼」的角度上講,股市上漲的阻力可以總結為兩種
1、獲利拋壓。獲利拋壓就是股民在短時間獲得利潤後,存在賣出止盈的可能,這時就產生「獲利拋壓」,這種獲利拋壓將是股票「上漲」的阻力。
2、解套拋壓。解套拋壓很簡單,比如一個股民在40元買入中國石油,假設這位股民沒有「割肉」,如果後期中國石油漲到了40元,這位股民被套了幾十年,你說他會不會「賣」,當然會賣,終於「解套了」。所以說這種「解套拋壓」也是股價上升的阻力。
但是有一類股票只存在一種上升阻力,是哪一類股票呢?我想大家應該想到了,那就是「創出歷史新高」的股票。
「創出歷史新高」的股票只有一種上升阻力,那就是「獲利拋壓」!
2打1的含義
同樣是一筆資金做兩隻股票,一個股票是創出歷史新高的。一種是沒有創出歷史新高的。那麼那種會走的更遠呢?很簡單!一定是「創出歷史新高」的股票,為什麼呢?
因為在沒有創出新高的股票中,這筆資金一定面對兩種上升阻力,一是「獲利拋壓」,二是「解套拋壓」。但是創出新高的股票只有一種上升阻力,即「獲利拋壓」。相當於作戰,一個是兩個敵人,一個是一個敵人(2缺1),你會挑哪個進行作戰。
所以「2打1」的意思就是「敵人」2缺1,我們人多就變成「2打1」了。
2打1的用法
用法一:創出新高連續上升。
當一個股票創出「歷史新高」後,上方的籌碼就是「真空」,很可能趨勢會繼續延續。
用法二:創出新高後的「強勢調整」
但是大多數股票在創出「歷史新高」後會有較大級別的調整,這時你要注意的是「強勢的調整」。此類股後期一旦再次啟動就連續上漲。
「強勢調整」的條件:創新高後調整空間是上升幅度的「33%」左右
股票籌碼90%成本24一30元,籌碼集中度12%是什麼意思?
問題主要講的流通股中有90%的持有者的持倉成本在24元到30元的這個區間。
而籌碼集中度越低,表明籌碼約集中,越低表明集中的範圍越小。籌碼集中度一般呈現針尖狀向右分布,針尖越長表明這個價格的籌碼越多,而針尖越長的越集中在一起,說明集中度越高。
籌碼集中度計算公式,價格區間的(高值—低值)/(高值+低值) =(80.96—63.36)/(80.90+63.36)=17.6/144.26=12.20%,籌碼集中的價格區間越大,集中度數值越高,籌碼越分散,價格區間越小,集中度數值越低,籌碼越集中。
在選股方法中,通過籌碼集中度來選股也是一種常見的選股方法。
一、在公司的公開信息中(F10),可以查看公司的股本情況,其中包括,股本結構,機構持股,持股情況,機構持股等。我們主要要分析流通股的相關數據,如股東數、十大流通股東持股數及占流通股的比例等。
1、比較股東人數的變化,股東數變少,籌碼集中度就是再變高。
2、比較前幾名(如前10名)股東持股總量和比例的變化。如果前幾名的持股比例提高,則也可說明籌碼集中度在集中,有主力收集籌碼嫌疑。
3、判斷主力介入程度。計算出前幾名(如前10名)持有流通股的總和它所占流通股總量的比例,這個比例越高就是籌碼集中度越高,主力介入得越深。如果這個比例不斷上升,則說明主力再繼續吸籌,後市仍有較大空間。如果股價下跌,而該主力持股比例不變或反而上升,則說明主力打壓盤面。這時,散戶無需驚慌。反過了,如果股價不斷攀升,而主力持倉比例下降,說明籌碼集中度下降,主力有拉高股價派發籌碼的可能,這時,散戶需要見好就收。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在比較前幾名(第一梯隊)的大股東的人數變化情況,前幾名股東(如前10名)最後一名股東的持股比例。
二、查看每日公布的股東變化信息。對關注的股票進行跟蹤分析,看大股東持股(倉位)的變化情況。如果大股東其中一位或幾位的持股數據持續上升,則可關注該股。在許多網站的公開信息總,對於異動的個股一般都有公開信息提示,如前五個成交金額最大的營業部或席位的名稱和成交金額數,如果某股出現放量上漲,則公布的大都是集中購買者。如果放量下跌,則公布大都是集中拋售者。這些資料可在電腦里查到,或於報上見到。假如這些營業部席位的成交金額也占到總成交金額的40%,即可判斷有莊進出。
三、分析籌碼分布圖。當股價處於低位時,場面分布圖如果顯示是籌碼集中區域下降,並最後基本集中到底部震盪區,則說明主力吸籌基本完畢。當股價上升,籌碼集中區域基本沒變化,仍然在底部區域,說明主力拉上,脫離主力成本區,但並沒有派發;當股價上漲,籌碼集中區隨股價迅速上移,這時候說明主力在派發籌碼。因此,在通過籌碼分布圖來選股時,就要選那些前期高位的籌碼集中區已被完全消化的,即籌碼集中區下移到底部區域的股票。短線則可選擇股價上升但籌碼集中區域仍股價下方的股票。
如何選股都要遵循的條件:
條件一:不同的大勢有不同的選擇。
升勢的時候選擇板塊類的個股;盤整的時候突破的個股比較好;跌勢的時候我是不會做板塊的,即使做了,那些除了龍頭股以外的個股也不會跟著被帶上來。
條件二:選擇龍頭股。
假如在領頭的股票身上賺不到錢又怎能在別的股票身上賺錢呢?即使我要做整個板塊,也是有一隻的籌碼比較集中的作為領頭羊。同樣的,即使是超跌反彈等行情也都是有籌碼最集中的。
條件三:儘量在尾盤買。
這樣一天的圖形做完了,可以簡單的看出我們的意圖而不會被迷惑。
條件四:不要被大陽線嚇倒。
漲幅居前的股票總有幾隻在明、後天還會好的。
條件五:參考大盤。
大盤的分析比個股簡單的多,牛市陽多陰長,熊市陰多陽長。
條件六:不要相信越跌越買的言論。
經過風險的量化可以發現,越跌越買比越漲越買的風險大得多。如果跌到止損位,果斷賣出。
籌碼的三大分析法
籌碼分布反映流通股票所有持倉成本的分布情況,由於其可以清楚地反應出持股成本,因此是尋找牛股的最重要利器之一,籌碼的三大分析法,對於短線投資者來說是應該掌握的,那具體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的講解。
第一、籌碼低位單峰密集突破買法
股價在低位經過長時間的整理,籌碼峰逐步從上方轉移到低位,並開始形成單峰密集形態。在關鍵的一天,股價向上突破了單峰密集的籌碼峰,這個時候需要有成交量的配合,表明上漲走勢將開啟,單峰越密集,一旦突破後的上攻力度會越強,如下圖。
操作要點:單峰密集籌碼一旦被突破,後市看漲,擇機買入為主。
第二、回調密集峰支撐
股價在低位經過橫盤整理,形成單峰密集的籌碼,之後放量突破單峰籌碼,價格小幅上漲後出現了回踩的走勢,這樣密集的籌碼峰將給股價形成一個強力的支撐,回踩不破再次放量上攻,這樣的情況下多是主升浪的啟動,縮量回踩籌碼峰支撐位是一個最好的買進時機,之後大機率是大漲的走勢。如下圖。
操作要點:低位密集支撐,後市看漲擇機買入。
第三、突破前期高位單峰密集
股票的價格經過一輪上行之後,在高位出現單峰密集籌碼形態,股價上漲突破了前高的密集籌碼峰,創出歷史新高。這個時候可買入,單峰密集籌碼峰作為止損位,此位置不破,持股待漲為主,這樣的買入方法,只適合短線的操作。以快進快出為主。嚴格執行紀律性。如下圖。
操作要點:短線操作。突破前期高位籌碼峰,短線看漲。
籌碼分布之主力吸籌
在一輪行情中主力的行為主要由四個階段構成,分別是:
「吸籌階段」 「洗盤階段」 「拉升階段」「派發階段」
吸籌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在低位大量買進股票。吸籌是否充分、主力持倉量的多少,對其控盤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首先,持倉量決定了今後的利潤,籌碼越多,利潤實現量越大。其次,持倉量決定了主力的控盤程度,主力吸籌越多,散落在市場上的籌碼越少,主力對股票的控制能力越強。
最後,主力的建倉跟我們散戶不同,他的資金量大,稍稍買入的多一點就會吸引敏銳度高的跟風盤,所以很難在一個價格區間內一步完成建倉。如果想完成低位建倉唯一的辦法就是通過洗盤,迫使上一輪行情高位套牢者和近期的短線獲利盤不斷的出局,這樣主力才能在低位承接更多的籌碼。
從籌碼分布圖上看,主力吸籌的過程就是一個籌碼換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常主力是買入方,我們小散是賣出方,在股價低位完成籌碼的充分換手是吸籌階段完成的標誌。所謂充分換手就是在一定的價格區域成交高度密集,使分散在各個價位上的籌碼充分集中在一個主要的價格區域。
吸籌階段完成,在股價相對低位形成籌碼密集,此時發動上攻行情的條件才趨於成熟,而主力的吸籌區域就是其持有股票的成本區域。
籌碼分布之主力洗盤拉升
主力在拉升階段的主要任務是使股價脫離主力吸籌成本區,打開利潤空間。在這個過程中主力還會利用部分手中的籌碼進行打壓式洗盤。例如在上升趨勢途中出現一段V形正反轉的股價走勢,股價急跌之後又連續上漲,被稱為「惡性挖坑洗盤V形反轉」。主力此舉的目的就是為了嚇跑前期跟風買入的短線客,通過一小段震盪走勢讓短線客了結手中的籌碼,而主力能夠乘機承接,提高自己的控盤程度。
在主力拉升過程中,部分股民紛紛追漲,同時又有部分股民獲利回吐。主力雖然會利用手上的已有籌碼來進行打壓洗盤,但其大部分籌碼仍然按兵不動地留在了吸籌區域,等待高位賣出。特別是對於控盤技巧較好的主力,如果有大趨勢的配合,主力往往只需要點上一把火,拉升工作主要由股民自行完成,主力主要是利用控盤能力調控拉升節奏。所以從籌碼分布圖上看,在主力拉升階段,成交異常活躍,籌碼加速轉手,籌碼在慢慢上移,各價位的成本分布大小不一,但是底部部分籌碼依然被鎖定,直到主力開始構建頂部形態。
籌碼分布之主力派發
隨著主力開始構建頭部形態,一輪行情也到了第三階段主力「派發階段」。派發階段的主要任務是賣出持倉籌碼,套取盈利部分的收益。股價經過幾次拉升脫離成本區達到主力的贏利區域,主力高位出貨的可能性不斷增大。隨著高位換手的充分,拉升前的低位籌碼被上移至高位。而當低位籌碼搬家工作完成之時,主力出貨工作也宣告完成,一輪下跌行情隨之降臨。
總之,任何一輪行情都是由高位換手到低位換手,再由低位換手到高位換手。無論是主力還是小散,我們遵循的原則只有一條「低買高賣」,只是這種成本轉換的過程可能是利潤實現的過程,也可能成為割肉虧損的過程。
我們以一輪牛市開始到熊市結束的完整行情來描述,這樣大家就會更容易理解。股價長期在底部運行,主力收集籌碼建倉動作完成。(單峰針形籌碼)——主力開始抬拉股價,股價脫離原來的籌碼密集區(開始形成雙峰籌碼,籌碼發散。)——在某一價位整盤(也可以稱為震盪、洗盤或震倉。)(雙峰籌碼正式形成)——上述抬拉整盤的動作在股價的拉升過程中反覆多次(形成多峰籌碼,就是籌碼再發散。)——主力開始派發(底部籌碼比例開始減少)——主力派發完成(底部籌碼迅速消失,形成單峰三角形籌碼。)——由於沒有統一的資金維持和抬拉股價,股票開始逐步下跌,而且下跌反彈的變化會反覆多次。(自上而下的多峰籌碼)——經過很長一段橫盤時間的運行,大部分套牢籌碼認賠出局。(底部籌碼再聚集)
1.自上而下的雙峰籌碼:由頂部單峰籌碼發散而來,是股票開始正式下跌的起始信號之一。因為有其他更敏感和更明確的技術形態來指導下跌和反彈的操作,所以這個籌碼形態意義不大。我們以自上而下的多峰籌碼來對待。如果股價破位下跌,而沒有得到有效的支撐時,就更應該迴避;
2.自下而上的雙峰籌碼:由底部單峰籌碼發散而來,是股票開始正式上漲的起始信號之一。需要注意的是:
股票拉升後,如果受到各種因素影響發生回調的幅度比較大時,沒有在上部籌碼密集區的下沿和下部籌碼密集區的上沿獲得有效支撐,則說明股票偏弱,宜擇機出局;
當股價突然跌出上部籌碼密集區的下沿時主力應該有一個護盤動作,但這個護盤動作往往不成功,一般都會在下部籌碼密集區的上沿得到支撐,就是後一個波段的低點是前一個波段的高點;
當股價在下部籌碼密集區的上沿得到支撐後,會逐步抬高股價,最後再次進入上部籌碼密集區,因此使雙峰籌碼融合成為一個三角形籌碼,我們稱之為雙峰填谷。只有完成了這個融合,股價才有條件上漲。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如果股價直接跳入上部密集區,後期會被壓回。)這也能解釋為什麼會出現老鴨頭形態,和為什麼老鴨頭的鴨鼻和鴨嘴運行時間的長短不同,和為什麼會出現多個鴨鼻的原因,因為每支股票填谷動作需要的時間不同,兩峰之間的空間不同。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形態,大家一定要記牢!
股價無論在哪裡得到支撐,當短期均價線和籌碼形態得到修復以後,會再次突破上部的籌碼密集區,形成新的「鴨嘴張開」 和突破T線;
在一輪牛市行情中,會形成多峰籌碼。股價經常會游移於最上面兩個籌碼密集區之間。此時忽略下面其他的籌碼密集區,按雙峰籌碼來指導操作。
在這個池子裡泡的久了才發現,交易的世界裡最奢侈的莫過於始終如一的自信心,注意這裡強調的是始終如一,入市之初的自信心算不上什麼,無知的孩童總是認為自己是可以主宰世界的最強者,靠一聲大哭就可以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初入投機市場的夢想也最為廉價,人人都為賺錢而來,這不稀奇也不意外,只有歷經伴隨盈虧的心理起伏只有還是能夠保持如初的夢想,這才是真的情懷,當然這種情懷背後只有空寥無幾的遠方和風雨,決然沒有詩!
或者,我們可以說的好聽一點叫做我們立志於在股市中實現自我價值,但是當我們一路踐行了高風險伴隨著高收益的理念之後,才恍然覺得,這些年好像每一天都在經歷著一次次隨時可能跌到谷底的高風險,好多次都面臨的爆倉的風險,根本就沒有見過幾次能夠站在頂峰的高收益,一年下來能有幾天可以睡個安穩覺的,與腰酸頸椎痛相比,心累才是最大的問題。
人言,投機交易員是一群抑鬱症的高風險群體,尤其是自負盈虧的交易員,不得不面臨虧損和有的時候真的承受不起虧損足以折磨的每一個交易員陷入瘋魔的狀態,誠然,在一幕幕財富神話的背後,我們的確也見過很多悲情的落幕,遠如利維摩爾,近如張強,再完美的技術分析也成就不了一個交易者,只有強大的內心才能,持倉量,成交量,資金龍虎榜有的時候與其說是一種技術分析,不如說是一種心理安慰器,有的時候交易者虧掉的不僅僅是帳戶裡面的資金還有自己的理智,順勢也會虧錢,只有始終如一的信心才能保證自己可以一直站在順勢的方向是並且果斷上車,經歷的過才知道這有多難。
投機市場一個最大的矛盾是明明是一項需要長時間付出時間和精力的工作,太多的人卻把這當成了遊手好閒和一夜暴富的賭場,更或者說,市場本身是中性的,高風險和高收益都在交易者的貪念里,有道是人不瘋魔看不懂這個世界,豐滿的夢想和骨感的現實,這種落差浸淫的經歷中足以鍛造出一種泯然脫市的滄桑,或者一個交易新手根本理解不了一個交易老手為什麼總是在道不盡的滄海,語不完的桑田。
聲明: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風險自負;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操盤技巧,可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認真探股說(k002552),大盤熱點,行情研判,探討交流炒股技術,遊資戰法,解套戰法等操盤策略,乾貨源源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