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拼多多回應「商家二選一聲明」看其競爭「平常心」

2019-10-12     電商新達人

隨著「雙十一」的臨近,電商平台「二選一」的戲碼又開始上演。

拼多多回應「商家二選一聲明」

國慶期間,休閒零食品牌三隻松鼠、美妝品牌韓後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聲明表示,未在拼多多平 台上開設官方旗艦店,也未授權任何經銷商及店鋪在拼多多進行售賣,當前拼多多平台上的商 品來源不明,亦無法提供售後服務,無法對消費者的權益予以保障,建議消費者通過官方渠道 進行購買。

三隻松鼠和韓後還表示,多多上的非「授權」商品侵犯了其智慧財產權,兩品牌方將進行維權。

隨後,拼多多方面對這兩份聲明進行了回應。

這份回應共五點,主題則是——商家所發布的「二選一」聲明,實際上是「形勢比人強」的產物。

拼多多首先對商家的「指責」態度表達了理解,並認為這是商家在受到其他平台「二選一」壓 力下的無奈之舉,這些商家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將矛頭指向拼多多的;其次,拼多多還指出 今年雙十一電商競爭呈現出比往年更加激烈的態勢,「二選一」現象已經提前對商家造成了壓 力;緊接著拼多多提出,平台奉行的「普惠、人為先、更開放」等「新消費思想」,與某些傳 統模式的電商平台產生了利益上的衝突,這正是進來拼多多遭到「困難」的原因所在,不少電 商平台正在試圖用「二選一」這種有失公平的手段,試圖擠壓拼多多的發展空間。在聲明的最 後,拼多多表示並不會在「困難」面前退縮,而是將繼續堅持「新消費主義」,甚至還要加大 「百億補貼」等舉措的力度,更積極地為用戶帶來實惠。還呼籲電商行業依據新施行的《電子 商務法》,群策群力杜絕「二選一」等不公平做法,努力實現「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願 景。

雖然拼多多的回應沒有具體點名,但對象顯然並非三隻松鼠和韓後,而是相關電商平台。

從拼多多「形勢比人強」看其競爭「平常心」

璽哥經歷過多次電商平台的「二選一」爭端,像拼多多這樣「溫和」回應的,還是首次遇到。

雖然拼多多在回應中有「形勢比人強」的表述,但從內容本身來看,這真算得上是一份相對「 溫和」的回應。在回應中,拼多多沒有對品牌方進行過多的指責,反而對相關商家在雙11即將 來臨之際,所承受的多方面壓力表示了「理解」。拼多多甚至還站在商家的角度,為其遭遇的 強制「二選一」困境鳴不平。

相比其他電商平台動輒你來我往大打出手,甚至訴諸法律的回應方式,拼多多的態度完全可以 用「平常心」來形容。

為什麼拼多多能用「平常心」對待其他電商平台視為「大雷」的「二選一」殺招?璽哥認為, 一是因為拼多多有底氣,二是因為「二選一」殺招對拼多多殺傷力有限。

據拼多多最新發布的2019年Q2財報顯示,截至6月30日,拼多多GMV達7091億元,同比增長171% ;平台總體營收同比翻倍猛增至72.90億元;尤其令市場矚目的是,拼多多的平台用戶比去年同 期增加了41%,用戶數達到了驚人的4.832億,平均月活數超過3.66億。而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 ,我國網民數量總共為8.3億人,換句話說,拼多多的用戶量已經覆蓋了過半的全國網民;除了 既有的成績外,拼多多強大的滲透力正成為其最有利的競爭力武器。從低線城市到一二線城市 ,拼多多正在搶阿里的流量池。拼多多的底氣,來自於它擁有的龐大用戶群和仍在持續增長的 用戶和GMV值。

拼多多能用「平常心」對待「二選一」大殺招,還在於「二選一」對其造成的傷害有限。2018 年,拼多多推出了以C2M反向定製模式為核心,提升零售供應鏈效率,幫助製造商轉型發展,創 建自主品牌的新品牌計劃。拼多多新品牌計劃實施半年,不僅是傳統製造業廠商受益巨大,拼 多多自身、消費者也受益頗多。據媒體報道,迄今為止,拼多多新品牌計劃已經累計收到超過 6000家製造企業遞交的申請,近500家企業和品牌方參與了試點工程,正式成員達62家。這些企 業中,有亞洲最大的日用玻璃器皿生產工廠德力,國內頂尖鍋具製造商三禾等。

作為一個不靠品牌影響力吸引消費者的電商平台,拼多多並不怕品牌商「二選一」。因為拼多 多的用戶並不是跟隨品牌去的,而是跟隨朋友「口碑」,產品「品質」去的。而在消費者「口 碑」和產品「品質」背後,則是強大的用戶群和強力資源方(工廠和原廠地等)。

這就是拼多多面臨的「形勢」!形勢比人強,自然可以平常心對待,自然無懼「二選一」。

新消費時代,品牌商需要制定「二選一」應對策略

已施行的《電子商務法》明確規定,「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不得利用服務協議、交易規則以及 技術等手段,對平台內經營者在平台內的交易、交易價格以及與其他經營者的交易實行不合理 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條件。

電商「二選一」的本質,就是電商平台在利用自身的優勢地位,對品牌商和經營者實行不合理 限制或附件不合理條件的「違法行為」。

璽哥認為,雖然電商「二選一」是違法行為,但由於違法成本相對「較低」,在當前環境下, 「二選一」將成為電商大戰的常用手段。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和數位技術的加速發展,整個商業領域已經進入了新消費時代。在這個全新的 時代里,電商領域人、貨、場等幾大關鍵要素,無論自身還是互相交互的模式都在發生深刻變 化。如電商平台一家獨大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多平台並存將是常態。

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的市場參與者,都必須認真思索應該如何應對這種全新的發展趨勢。

對品牌商來說,更是需要有「二選一」應對策略。如發展子品牌,或註冊新品牌等方式規避二 選一、三選一、四選一等。

如果沒有應對策略,不知哪一天自己就會遇上三隻松鼠和韓後這樣的事情。粗暴關店並不是好 的解決辦法,這不僅得罪平台方,還有可能得罪經銷商,甚至被競爭對手搶占市場。最後可能 毀了自己,還毀了他人,是一個多「輸」的場面。

作為生產廠商就更應該認知到,在新消費時代,與其花費大量精力去試圖遷就部分平台強制「 二選一」的不公正玩法,倒不如把主要資源集中在做大做強品牌上,只有具備強大感召力的品 牌,才能真正讓消費者跟著自己走。當一個品牌的價值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後,廠商不但無 需委曲求全地順從平台的「二選一」潛規則,反而能讓平台來「求」自己,實現對銷售渠道的 完全自主選擇!

最後想說的是,電商平台利用市場優勢打擊競爭對手沒有錯,但這並非良策。

雙十一即將到來,希望今年的電商平台能夠在運營上多點創新,不要玩來玩去還是「預售」、 「5折」、「裂變搶紅包」、「遊戲搶紅包」這些老套玩法,也不要把玩法弄得太複雜,讓人找 不到頭。

「賦能商家」玩法可以多,但不能太忽悠消費者,不然就主次不分了。


文:網絡

圖:pexels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_XqJwW0BMH2_cNUg1SW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