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解析
滬指今日震盪收漲0.54%,盤中一度站上3000點大關,最終收在2991.56點。兩市合計成交4815億元,行業板塊漲跌互現,銀行、保險、券商等金融板塊表現活躍。北向資金今日凈流入62.41億元,已經連續9天凈流入。
大金融板塊全面走強,券商:第一創業漲逾6%,錦龍股份、華鑫股份、國盛金控、浙商證券、華創陽安、中信建投漲幅居前。保險:中國人壽漲逾2%,西水股份、中國人保、新華保險、中國太保等大漲。銀行:青島銀行漲逾4%,常熟銀行、光大銀行、張家港行、成都銀行、南京銀行、平安銀行等領漲。在權重股推動下,上證50指數創年內新高。
從目前大盤的具體走勢來看,每次在市場情緒冰點、人氣渙散到極致的時候,金融股挺身而出讓大盤指數脫離危險,今日更是如此,在消息刺激下金融板塊早盤快速拉升,滬指一度大漲超30個點,給市場帶來短暫興奮。金融股多次的護盤,說明目前區域是受到資金格外重視的,大幅下跌也沒那麼容易,當然,指數連續飆升也很難,最好的結果是震盪整理,在這個過程中運行結構性行情。
指數這裡衝擊3000點,北上資金充當了急先鋒,北上資金流入持續性仍在加速,對後市進一步反彈有利,但是僅靠外資單方面力量是不足的,單拉金融藍籌也是不足的,後市需要中小盤個股特別是創業板持續打出賺錢效應來,指數才能走的更遠。
消息面
1、人民幣匯率回升至7.03 顯暖意
9月以來,人民幣匯率觸底回升,最近暖意漸濃。11月4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高開高走,日間最高漲至7.0229元,距7元更近一步。截至當日18時,離岸人民幣對美元最高亦漲至7.0229元。以最新數據測算,在岸人民幣對美元最多時較9月低點反彈超過1500點,離岸人民幣對美元最多時反彈超過1700點。
2、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牽手華為
11月4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范一飛一行到華為深圳總部調研,范一飛副行長先後參觀了華為園區、華為數字化轉型展廳,並與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共同見證了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與華為公司的戰略合作協議簽署,以及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華為公司關於金融科技研究的合作備忘錄簽署。
3、10月北上資金凈買320億 醫藥股獲大加倉
統計顯示,10月共有21個申萬行業獲得北上資金增倉。其中醫藥生物行業獲增倉最為明顯,10月末北上資金持股31.16億股,環比增加7.72%;其次是建築裝飾行業,北上資金持股數量環比增加7.68%。此外北上資金環比增倉較多的還有農林牧漁、輕工製造等行業。
4、全國水泥價格迎來新一輪上漲
全國各地水泥價格上周迎來新一輪上漲,華新、葛洲壩、尖峰、媧石等主要大廠普遍通知11月1日起上調水泥價格50-60元/噸,單次幅度較大。河南省內多地中聯、天瑞、同力等主導企業出現連續通知上調水泥和熟料價格,其中一些地區在幾日內累計通知漲幅達40-60元/噸左右。
5、騰訊聯手六部委推進人臉識別應用
11月3日,人民銀行科技司李偉司長一行前往騰訊公司開展人工智慧技術安全應用專題調研。騰訊公司表示將積極參與6部委聯合開展的金融科技應用試點,穩妥推進人臉識別技術線下支付安全應用。此外,騰訊公司表示目前正與銀行、銀聯攜手打造符合金融行業標準的刷臉支付產品。
後市展望:
今日北上資金依然維持較大持續凈流入狀態。預計11月MSCI的第3次擴容將帶來約2200億元增量資金,占全年MSCI引入外資的45%。從國內看,險資、社保資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職業年金投資啟動,或將為市場帶來千億增量資金。今日,央行開展1年期MLF操作,利率從3.3%下調至3.25%。資金面近期收穫多重利好消息,具有一定疊加效應,市場整體資金面或將保持活躍。
策略上,建議跟隨資金方向,關注低估值、高股息藍籌股方向,把握細分景氣改善的方向以及外資青睞的醫藥、家電、銀行等板塊的龍頭股。題材股需關注交易量能放大後的機會。操作上,追求確定性仍是最穩妥的做法,建議逢低關注近期回調到位的科技股和績優藍籌股。
風險提示: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