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學會了精神斷舍離,我的生活爽多啦」

2019-06-19     我是花岸

1、精神斷舍離

設想這樣一個場景。當你在一堆雜物中尋找重要的東西,比如一枚鑽戒,就在你費勁巴拉找了半天,終於看見它,並露出欣慰的笑容時,只聽哐地一聲,別人把又一堆如山般的雜物倒下來,你此時心情的會如何?

一堆的雜物,總會淹沒生活中重要的東西。

這兩年風靡的斷舍離,最初是從家政發展起來的。

扔掉成堆的雜物,還家以清潔明快,所有重要的,經常要有的,都在眼前亮相,再不至於某個東西被忘記,再找到時發現已過期。

主婦們推崇斷舍離,不合適的東西,扔,過期的東西,扔,不喜歡的東西,扔。

物質的斷舍離相對容易,而精神的斷舍離卻沒那麼簡單。

2、遠離信息干擾

我們每天都被鋪天蓋地的消息裹挾著,像一條魚一樣,被一個浪潮,接著一個浪潮打懵。

大街上,地鐵上,餐館裡,廁所里,電視上,電腦上,無孔不入的廣告,侵入我們的眼睛裡,耳朵里,誘惑著,挑逗著,嘲弄著,刺激著,然後把錢從我們腰包掏走。

除了廣告,還有各種各樣唧唧復唧唧的文章,精闢的,柔情的,犀利的,統統呈現給你,讓你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網際網路讓這個世界很多的人充滿了表達欲,我們的腦袋總是被塞滿了各種各樣的,不知道能不能稱之為知識的東西,雖是囫圇吞棗,但也至少解決了飢餓問題。

求知是好事,我們渴望飲清泉,有真正的智慧進入我們的腦袋,但很多時候,我們得到的不是清泉,而是泥沙俱下。

一來信息紛雜,讓人變得如同溺水般難受,這麼多的信息,不知道哪個才是最重要的,甚至連最重要的救生圈都不知道被一浪又一浪的信息衝到哪裡去了。

二來有人對接受的信息沒有過濾能力,什麼都接受,反倒是有害。

余秋雨先生曾在半年的時間,遠離,網絡,報紙,手機,關起門來寫作。

半年後出關。余秋雨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就問對方,你給我說說,這半年時間,咱們國內和世界發生了什麼大事啊?

結果對方只用了十幾分鐘就把半年的時事國事說完了。

余秋雨高興起來:「這下合著我賺了,半年來,你們一天到晚忙啊忙,做這做那,忙的要命,我半年沒看新聞,結果十幾分鐘我就把世界發生的事情全都清楚」。

有時候紛繁的消息,沒有讓你變得聰明,反倒成為一種負累。

3、被網絡裹挾而來的焦慮

面對接受的訊息,香的,丑的,美的,雞肋的,營養的,很多人不經過濾就全盤接收了。

什麼一個大逆不道的媳婦,寫給婆婆的信,被一眾憋屈的小媳婦拍手稱快。

不捨得為自己花錢的女人很low.

不學某門課,你就被時代拋棄了。

媒體文章很會刺激一些人的情緒,讓他們興奮,或者焦慮,或者自卑。

但是接受訊息的人,卻總是被牽著鼻子走,深受其害而不自知,甚至還引以為自己的行為準則。

比如有人把買買買作為愛自己的準則,哪怕刷爆信用卡也有恃無恐。

有人因為網上到處販賣的知識焦慮,深陷自卑。

不自帶過濾功能的腦子,越接受訊息越危險。

就像什麼東西都吃,該吃的不該吃的都吃,遲早是會吃壞肚子的。

只接收自己喜歡的,排斥自己不喜歡的,就像吃東西只吃自己喜歡的那一樣,日子久了總會營養不良的。

4、固守一方凈土

各種廣告訊息的刺激,容易讓人產生焦慮。

大城市裡人們的抑鬱和自殺都要高於偏僻閉塞的地方。

越是閉塞,越不容易被網際網路連接著的世界干擾,卻越能守著從前車馬慢,一生只愛一個人的日子模式過下去。

沒有誘惑,沒有比較,人相對活的純粹一些,簡單一些。

一旦誘惑多了,人心就會晃蕩。

網絡與人方便,同時也無時無刻不對我們進行著思想侵害。

有時候,遠離網絡是一種自我保護。

保護自己不在信息里迷失,保護不在橫流的物慾里墮落,守著自己的一顆初心。

在智能機幾乎普及的時代,歌手朴樹在2016年的時候依然堅持使用諾基亞手機,即使經紀人怎麼勸解,使用智能機多麼方便,朴樹就是不為所動。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朴樹一直守護著自己那個不被打擾的世界,就像守著一個潔白的雪界。

白岩松也曾透露自己不喜上網。

縱橫資本市場的巴菲特老爺子也不怎麼上網,不去盯著那紅紅綠綠的股市,氣定神閒地讀書,工作。

遠離網絡能讓一個人的心靜下來。

5、在精神極簡中,知道生命中什麼最重要

平靜下來才真正知道,生命當中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去年因為奶奶的過世,我回老家陪著80多歲的爺爺在農村住了一個多月,陪他聊天,給他做飯,幾乎寸步不離。

農村信號差,因為要陪爺爺,我也不能老拿著手機,索性連手機也很少用。

遠離網絡的一個月,我的心從最初的焦躁,慢慢變得平靜,不會去對比和羨慕朋友圈裡誰誰誰又去哪裡浪了,誰誰誰又怎麼厲害了。

也不會去理會那些雜七雜八的事,陪爺爺閒扯,去菜地里摘胖嘟嘟的南瓜,抑或是坐在河堤上,閒看一尾小舟划過,撐著竹篙悠然而下,不遠處有兩隻白色鷗鷺驚飛,撲騰著翅膀落入沙汀。

那段時間,曾經的浮躁委屈焦慮都慢慢如雪化掉。不知道是不是在農村作息規律,連同我的身體也越來越好,起色也比在廣州的時候好很多。

在那段靜下來,慢下來的日子,遠離了網絡,我才意識到我生命中更重要的是什麼,我要追求的又是什麼。

有時遠離網絡,過一段恬靜的農村生活,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

梭羅居瓦爾登湖,不是逃避生活,恰恰是熱愛生活,在慢下來的日子裡發現生命中更重要的東西。

比起物質的斷舍離,精神更需要斷舍離。

注意信息的侵襲,不要讓它浪費你太多時間。

注意信息的侵襲,不要讓它荼毒你的思想,任何單純刺激情緒的信息,都需要警示。

偶爾斷了網線,關了手機,在不被打擾的世界裡,我們才能發現生活里,生命里最重要的東西。

關上手機,窩在沙發,舒服地喝一杯紅酒,抑或是就著暖黃的燈光,窩在沙發看書,生活如此愜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_VUEg2wBvvf6VcSZ6oR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