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有感
或許有這樣一種小孩,像我一樣
成績普普通通,數學不及格,物理一竅不通,沒有當過別人家的小孩
學了幾年樂器,畫過幾年畫,既沒天賦也沒興趣,慢慢的都會淡忘和放棄;
我不漂亮還很胖,沒有大長腿沒有馬甲線,每次減肥瘦幾斤,又會迅速反彈;
我擠過早晚高峰的地鐵,艱難地呼吸腳著不了地;
我有過幾個親密朋友,有時是被丟下,有時是先離開。
我沒有開掛的人生,似乎也不能坦言自己過得還不錯。
我念了很多年書,也去到一些地方,我看過波瀾壯闊的星空,吃過尤其美味的火鍋;
我有一些渺小的心愿,也在偷偷為它們努力著。
我是張三,我也是李四,是芸芸眾生中最平凡的那一個。
我經常被生活錘得心灰意冷,可我從來都沒放棄過,生活。
————湛江有感
湛江在午睡
湛江,老派的人叫他「廣州灣」,官方也喚他作「港城」,
109°31′~110°55′E,0°12′~21°35′N,把他定義為大陸之南,是合適的。
不知為何在熱帶北緣季風氣候控制下,湛江仍舊我行我素的冬嚴寒,夏酷暑,也許這邊是老天賦予這塊土地的第一份執拗和矛盾。
粵、瓊、桂交匯,從這裡是能夠最快的去到東南亞、非洲、歐洲、甚至澳洲的大部分口岸。
由此可見,湛江是富裕的,從古至今,不然挑剔的法國人也不會獨獨租(ge)借(ju)赤坎地區。
可是從今日的廣東各省市發展而言,廣州是不容置疑的商政中心,深圳是耀眼奪目的新興城市,東莞潮汕珠海中山是珠光寶氣的城市項鍊,而湛江,還是不急不緩,挪著步子求發展。
5月底,近38℃的高溫,日頭用鹽水幫我洗了兩趟皮膚服,於是打車前往赤坎,吃鴛鴦糊。
司機是很健談的,帶著明顯嶺南口音和歲月雕刻的四十出頭。
「湛江司機是不會趕著黃燈過路口的,走得快是這樣,走得慢也是這樣,急不來。」
真是禪,出口便是半部哲學辯證。
人生,不論速度,不提過程,終點確是一樣。
不清楚司機師傅是不是對湛江地方志諳熟於心,
湛江這塊地方,從春秋戰國為百越南境,秦之後,歸屬象郡。
漢朝被再度詮釋為徐聞,之後被先後「許配」給交州、越州、合州、南合州、東合州。
到了唐太宗搞事情的時候,東合州又改回了雷州,半島三縣大團圓。
經不住清朝愛新覺羅,尤其是最後兒子媳婦一大家族的敗家玩意兒,湛江劃為法國租界,統稱「廣州灣」,劃入法屬印度支那聯邦範圍,設廣州灣行政總公使署,受安南總督管轄。
直到同為廣東同胞的孫中山大魔王革命成功,這些海陸面積,2130平方公里土地才回歸懷抱。
安定了?不存在。
本著不折騰=浪費生命的原則,中華民國、日本侵略軍、南京國民政府、中共南路地委、我偉大中國人民共和國等多股合法&非法的武裝政治權利先後在著一座城市建立了:
高雷道、南路行政區、南區善後委員公署、南區綏靖公署、廣東第八區、第十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日偽政權、湛江市政府、中共南路地委、廣東省南路專員公署等等偉光正的組織架構(沒有百度你根本看不明白這些衙門是幹啥的)。
在被曬成醬油膚色的司機大叔喋喋不休的介紹左手邊的樓盤一平米要他四五個月薪資的時候,
我突然想起上午九點多,在路上遇到的抬著惺忪眼神,零落髮髻打開店門的個體戶大姐,她還沒有圍上她工作用的紅色格子圍裙。
我好像又想起,那些在水產批發市場自己攤位旁架起摺疊躺椅的商販阿姨們,她們始終播放著諜戰或家庭倫理劇的ipad有固定的架子,是那種淘寶翻到十頁之後才會出現的帶有水鑽的炫目支架,她們不太在意我的鏡頭,也不在乎我的意圖和購買是否相關。
能睡安穩午覺的人,是有大清凈心的,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她們似乎參透了某些真諦,於是不再桎梏與GDP賽跑。
物質,在這座東瀕南海,南隔瓊州的小城,重要程度約等於午睡的小毯子,而且天氣熱,薄薄的就好。
湛江在90’s
湛江,註定是侷促的,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就像我的體重。
中軸高,東西來側低,南北高而中間低,海岸線係數達到了0.12。同時三面臨海,水田只是在緩坡地。僅有的平原地區以河流沖積的濱海平原為主,部分為濱海台地,島嶼無比多,甚至還有數得上的大島,例如東海島(廣東省最大的島嶼,中國第五大島嶼);南三島(廣東省第二大島嶼,是全國第七大島嶼)。
但是!沒有系統、定位準確、長期發展的旅遊業支撐,這些島怎麼變成白花花的大銀錠?
自然,湛江也有很多的得天獨厚,這是上天體貼,就像我的粗壯大象腿。
首先,土壤:坐擁赤紅壤、磚紅壤、濱海沙土、濱海鹽漬沼澤土、濱海鹽土、潮沙泥土、沼澤土、火山灰土、菜園土、水稻土等10個土類,可以說撒下一把西瓜籽,還你一片西瓜田。
其次,氣候:北回歸線以南的低,日照充足,太陽公公持續曬曬;氣溫降水穩定,反正就是熱熱熱下下下熱熱熱下下下冷~~~~~。颱風的話,比上不足不下有餘。在東南沿海地區來說,已經是老天相當給面子。
水資源和海洋資源更是不慌不愁。流經河流多,集水面積大,考慮到湛江的人口規模,可以拍著A胸說每天愛洗幾次早就洗幾次。
綜上,造就了湛江同胞們富餘飽食的生活狀態,於是少了一絲絲闖蕩,缺了一分分拼搏,總是沉溺在寵愛中,吃龜苓膏還加煉乳。
本來還能靠著天賦混上中層,沒料到改革開放的春風來了,鄰居四周的大兄弟們乘風而去,湛江,就留下了,與90's不離不棄。
湛江在踱步
具有悠久文化的地區,不是騰飛,就是沉溺。
前者如北上廣,後者如河南。
沒有褒貶,沒有比較,只是文化有時並不是GDP的好夥伴~
正如用著類似閩語雷州話的老人家們,他們日常維護著嶺南地區古老、持續時間長的文明之一。
又如舞鷹雄跳起時,結集舞蹈、武術、雜技於一體,至少我從來只聽過舞獅,沒見過舞熊。
還有婉轉悠揚的出嫁姑娘梳頭歌、吳川水歌、蓮花板
還有經久不衰的安鋪八音、硇洲八音、瓦窯陶鼓、華琴
石刻、石雕、泥塑、彩扎、遂溪醒獅、赤坎洪拳……
繼承傳統文化,不是單一的意味著建造宏偉的文化創意園區,投入大筆的資金,吸引投資,鑼鼓喧天的舉辦藝術節,最後大家盆滿缽滿。更不是代表著清高的要求繼承人安貧樂道於深巷中靠著空耳相傳。
萬事有度,世事有法。以平心謀大事,用手段圓美夢,未嘗就不是君子之道。
我想,吃吳川元宵和通過工廠商業化生產推廣農副產品,舞貔貅和廣泛在舞台表演傳統技藝,並不矛盾
嚮往大海的,金沙灣、東海島、南三島隨你挑;
探險火山島的,就去硇洲島、特呈島;
生態氧吧凈化心靈的,湖光岩、三嶺山、鶴地銀湖爬起來;
文藝學術范兒的,雷王故里一系列+廣州灣法國遺址系列+赤坎古老街區,足夠拍拍拍。
如果和我一樣的吃吃吃,更是可以打滿海鮮牙祭再走!
霞山海鮮市場自己批發好食物,不出市場就有餐廳加工現吃,原汁原味,物廉價美。
湛江的行程
簡略版本的漫遊湛江12小時如下:
9:00-9:30客棧-廣東海洋大學
10:30-11:30 赤坎老街區
11:30-12:00(12:30)霞山水產市場
12:30-13:10(13:30)水產市場-謝龍美食店:牛肉串
13:30-14:00(14:15)天后宮
14:15-14:30(15:00)天主教堂
15:00-15:15(16:00)警察舊址、公使舊址
16:00-16:15(16:45)森哥竹卷粉
17:30-19:30綠林食坊:138燒蚝皇(18:00開檔):沙蟲粥、蒜蓉生蚝、濕辣牛肉(17:30開檔):濕辣牛肉,豆腐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這是我認識到的湛江
*感謝本文出鏡的各位給予拍照的理解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