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因為孩子哭而煩惱嗎?那你應該學會這些了

2019-07-22     小倪媽媽日記

在生活中,很多媽媽一說起孩子哭,就有很多話語要吐槽,尤其是自己忙的時候,越忙越亂,越亂孩子越哭鬧,可能有些性格溫和的媽媽會安撫孩子的情緒,但是有些媽媽脾氣差點的,看到孩子哭鬧就直接點燃了自己的暴脾氣,就會對孩子大呼小叫,但是孩子似乎並不買帳,媽媽越吵,孩子越哭的厲害。總之,大多數媽媽看到孩子哭都是以命令的口氣來禁止的。

但是這樣並不是說禁止孩子哭的明明就是壞媽媽,愛孩子是每位母親的本能,只不過可能在那種情況下媽媽一時失去了理智。其實每位媽媽都是希望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的,只不過孩子哭也是本能反應,從心理學上來說,這是孩子釋放不良情緒的一種方式,有時候孩子哭完就忘記之前的痛苦記憶了。因此說孩子愛哭並非完全是壞事。

不過在現實中生活中,很多媽媽看到自己的孩子哭或者別的孩子哭鬧,就會認為這個孩子不懂事、不知道勇敢,也是因為在這些刻板認知,才會讓父母在孩子哭的時候處理不當。很多媽媽都會說,看到自己的孩子一哭,自己也跟著著急上火,心裡憋著一團火,隨著禁止孩子無效,自己也跟著爆發。

因此在小編看來,媽媽們之所以不喜歡愛哭鼻子的孩子,其實是因為不想面對自己的壞情緒,就會去鎮壓孩子的哭鬧,而且孩子在自己的權威下恢復平靜之後,媽媽們也產生一種成就感,覺得孩子還是很聽話,並且內心也默默給自己媽媽這個角色打上及格分。

但是孩子哭是需要媽媽的引導的,一時地禁止可能有效,但是時間久了,父母就沒有什麼權威可言了,因為孩子的逆反心理會加重,對於父母的命令根本聽不進去。

那麼怎麼正確看待孩子的哭鬧呢?我們應該哪些方面有效控制孩子的哭鬧呢?帶著這些問題,就讓小編來為您一一解答。

一,哭泣是孩子成長的表現

嬰兒剛出生的時候,是哭著的,嬰幼兒時期,他們餓了或者睏了也都是通過哭來表達的,所以孩子哭也是向外界傳遞信息的一種方式,所以等孩子稍大一點,哪怕已經學會說話表達感受,但是哭仍然是他們的生活本能,他們想滿足某種心理需求的時候,總是無意識地去通過哭泣來向父母傳達。而且可能是因為小時候一哭媽媽就會滿足要求,所以這種行為上的條件反射就會停留在兒童的大腦中,他們會覺得自己一哭依然可以讓父母滿足自己的願望。

但是不要覺得孩子動不動就哭是心理脆弱的表現,孩子之所以能無憂無慮,就是他們的情緒來得快,去的也快,有時候哭完了一會就高興起來了。

根據心理學研究發現,眼淚可以幫助人減少大腦在壓抑時所產生的有害物質;也有一些研究人員認為愛哭的人在情緒上、身體上不比不愛哭的人差

但是嬰幼兒的哭泣,可能就是磕了一下,或者媽媽吼了幾句,但是等孩子再長大些,他們的自我意識慢慢增強,而且他們還會覺得自己提出的要求父母沒有全部滿足自己,這時會讓他們覺得自己被各種條條框框的規矩約束,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會被媽媽說是不安全,那麼孩子的願望得不到滿足,他們就會用哭泣來表達和釋放自己的情緒。

但是哭和笑一樣,是情緒的一種。情緒並沒有好壞之分。孩子的成長需要磨練,所以學會正確看待哭泣也是孩子成長的一種,雖然這個認知過程需要很長時間,但是媽媽也要認識到,每一次的情緒體驗都是一次成長的機會。

二,讓孩子哭泣也是愛孩子的表現

現在一般家庭中都是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小孩轉,所以大部分父母對孩子都是寵愛有加的,所以一旦孩子哭起來,爸爸媽媽就會立即關注,就會想盡辦法哄孩子冷靜下來,可能父母會給孩子拿玩具或者播放動畫片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孩子一不哭父母就已經化解危機了。

但是小編卻提醒各位爸爸媽媽,有時候不讓孩子哭很可能會傷害到孩子情緒發展。

那么小編就給大家例舉幾條盲目停止孩子哭泣的危害:

1. 孩子心裡會產生恐慌,沒有安全感。一哭就被父母叫停可能就會形成退縮、自閉的性格。 2.孩子一哭被孩子制止,並且壞情緒沒有及時釋放,那麼這些情緒越積越多,到了控制不住的那一刻,可能會做出害人害己的悲劇,到那時父母再想制止就為時晚矣。

3.如果每次媽媽們都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去制止孩子哭泣,那麼這張方式可能就會被孩子學去,以後自己出現這種問題或者看到別人也有類似情況的話,孩子也會不分青紅皂白地地處理事情。父母做不到理解孩子的心情,那麼孩子也會在這種影響下變得沒心沒肺。

4.有時候孩子因為在父母的權威下不敢流露出自己的情緒,但是一旦脫離父母,遇到合適的機會,則將負面情緒發泄到比自己弱小的對象身上。如攻擊小夥伴,或者在長輩面前表現得蠻橫不講理等。

5.因為父母長期壓制,孩子就會壓抑自己情緒,習慣以「剛強」的假面具示人。當遭遇無法承受的挫折時,反而更缺乏韌性。

小編以為,比起只想看孩子笑臉而一再制止孩子哭泣,允許孩子哭泣是愛孩子更正確的打開方式。

三,及時解決孩子哭泣

1、如果我們不強求孩子止住哭聲,而是陪在他身邊,用簡單的一兩句話表達對他的理解,之後安靜地等待他哭一兩分鐘,我們會很驚訝地發現,小傢伙的哭聲會越來越小,並逐漸歸於平靜。

2、允許孩子哭一會兒,孩子才會更加充滿力量,更堅強。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哭的幾率會逐漸降低。允許孩子想哭的時候哭一會兒,他的需求得到滿足,內在才會更加充滿力量,他才能變得更堅強。

3、平和淡定地面對孩子的情緒,適度共情,適度安撫,並不被孩子的情緒所左右。

當然,如果我們沒完沒了用言語去安慰孩子,或者給他講道理,這樣的方式相當於在不斷地將孩子拉回不愉悅的體驗之中。

本文為原創作品,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_PSrH2wBmyVoG_1Z9vj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