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人說,寺廟供奉著佛祖,所以經常有神跡發生。比如,少林寺的達摩洞,有人曾見過"達摩面壁"的身影。而從鄭州沿著隴海線向東到達商丘境內,有一座清涼寺,則有"蚊子不敢進來"的傳說。
按照商丘地方志記載:商丘是北宋趙氏的龍興之地,趙匡胤曾這裡做過歸德軍節度使,並和屬下將領在清涼寺商量過如何奪取後周政權,後來通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搖身變為北宋開國皇帝。
凡是帝王,身為真龍天子,有大氣運加身。而趙匡胤還未當皇帝時,清涼寺已經是著名的納涼避暑勝地,他也常常夜宿於此。某一天,趙匡胤入睡後,被蚊蟲的嗡嗡聲弄的很煩,於是就呵斥蚊蟲"如此擾人清靜,豈有此理,不能讓人清涼清涼嗎?"真龍之氣一發,蚊蟲抱頭鼠竄,從此再也不敢在清涼寺逗留。
如今的清涼寺,寺名是大書法家趙朴初先生所書,山門外供奉著哼哈二將,也就是《封神演義》中的鄭倫、陳奇,後來變成佛教的兩尊門神。寺內有圓覺殿、大雄寶殿、藏經樓、觀音殿、地藏殿、羅漢堂、伽藍殿、齋堂、寮房等建築,多為明清時期留下的遺存。
其中,圓覺殿供奉著彌勒佛祖,是佛教橫三世佛的最後一尊佛祖,也就是未來佛祖。按照佛教經典的說法,釋迦牟尼圓寂之後,彌勒佛將繼任佛祖。此外,圓覺殿還供奉有佛教的護法——不動明王韋陀菩薩,相傳當末世降臨時,將會有"邪道"出現,而韋陀的任務就是降魔衛道。
走進清涼寺中,頓時有一股清涼之氣撲來,觀四周綠樹環繞,淥池水底游魚嬉戲,頗有一番自然野趣的味道;配合古韻古香的寺廟建築、古樸肅穆的佛教雕塑、裊裊升起的青煙,讓人感到一種超出紅塵俗世的精神升華。
最值得稱奇的是殿閣之間的一株皂角樹,從北宋至今巍然挺立,見證了這座千年古寺的興衰與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