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北部小鎮,有一個1100公頃的國家濕地公園,藏在這個4A級景區

2019-11-14     旅遊看開封

天下聞名的"紅旗渠",向世人訴說著河南林州人的艱苦奮鬥精神,但也使得林州一帶被打上了"缺水"的標籤。實際上,地處太行山的南麓的林州一直以水文豐富而著稱,位於臨淇鎮的4A級景區——萬泉湖還享有"北國灕江"的盛譽。

提及這個萬泉湖景區,她不僅有著豫北最大的湧泉群——石門湧泉,其大小泉眼多不勝數,一年四季生生不息;還藏著一個國家級濕地公園,以淇河與淅河的河流濕地為主體,具有獨特的北方淺山區河流濕地風貌,是北方不可多得的自然水生態和中華文明交匯之所。

恰逢秋季,行走在淇淅河國家濕地公園,秋日的陽光暖暖地灑在身上;抬眼望去,只見天高雲淡,水天一色,偶爾有水鳥從天空掠過;下方的河面水泊粼粼,倒映著一片片紅黃色的樹影,可謂是美不勝收。

除了風景宜人外,淇淅河國家濕地公園的功能也不容小覷,她是一個巨大的蓄水庫,能夠在夏季暴雨和河流漲水期儲存淇淅河過量的降水,然後均勻地把水放出,減弱危害下游的洪水;而在秋冬的旱季,則能夠為淇淅河提供水源,保證淇淅河附近地帶一年四季都活在水的滋潤中,充滿水的靈氣與魅力。

不僅如此,濕地還具有去除流域內流水體的沉積物和營養物功能,她不僅是植物生長的理想場所,還是鳥類魚類和兩棲動物繁殖,棲息,遷徙和越冬的樂園。

據不完全統計,在1100公頃的淇淅河國家濕地公園中,生活著維管束植物58科334種、動物32目70科254種,動植物種類繁多,是豫北一處重要的"天然物種庫"。

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東方白鸛、黑鸛、金雕,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白鷺、玉帶海雕等。還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水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野大豆、銀杏等。

據說,在淅河中還曾發現過桃花水母,這種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瀕危物種,只生活在清潔的江河、湖泊之中,以自己獨特的生命形成記錄著地球生命的發展歷程,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

為了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同時讓人們欣賞到天然濕地的獨特魅力。萬泉湖景區按照國家濕地保護的相關規定,在1100公頃的淇淅河國家濕地公園中開設了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管理服務區。

其中,宣教展示區和合理利用區均對遊客開放。宣教展示區是濕地公園開展科普宣教的主要場所,以濕地景觀資源、淇河文化資源、詩經文化資源等為依託,適度開展科普宣教。 合理利用區可用來開展風光攝影、詩歌朗誦、夏令營等活動,是人們與濕地近距離接觸的一個重要場所。

在這裡,不時有遊客觀賞並拍攝到"雉雞鬥豔"的情景,而人們也可以在這裡靜靜品味淇淅河天然濕地與古老殷商建築文化交融在一起的美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亭台樓榭錯落其中,通幽曲徑迂迴其內。

"感詩畫田園之美,營萬物棲息之所",在淇淅河國家濕地公園中,鳥類、植被、人類活動三者交相輝映,構成一幅和諧的美妙畫卷,正期待遠方的遊客前來探尋自然之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KSXam4BMH2_cNUgQHY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