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就應該是如此盪氣迴腸
大漠孤煙,長河落日
蒼涼的客棧,嗚咽的笛聲
還有絕塵而去的馬蹄
……
去寧夏旅遊,絕對不留遺憾。
賀蘭晴雪。攝影/徐勝凱
寧夏僅有6.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中國最袖珍的省區之一,但是中國三大氣候區卻在此交匯過渡——寧夏地跨東部季風區和西北乾旱區,西南部靠近青藏高寒區——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寧夏成為中國最多彩的地方之一,沙漠、河流、草原、高山、平原、峽谷、丘陵……這裡幾乎可以見到所有的地貌類型。
寧夏的景觀,視覺層次感十分豐富。圖/視覺中國
除了飽覽大山大河,行走寧夏的另一大愉悅是,只要你稍具一些歷史知識,在寧夏就總會發出「原來它就在這裡」的感嘆。
這裡有中國最早發掘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水洞溝——被稱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
水洞溝遺址,舊石器時代出土的原始牛頭化石。攝影/董宏征
絲綢之路重鎮——「非著名城市」固原;
在夕陽下,須彌山桃花洞第105窟的造像呈現出一種凝固時間的威嚴。須彌山石窟,位於固原市城西北55公里處。攝影/Geethan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闊,在沙坡頭就能看現場版;
沙坡頭。攝影/Geethan
神秘的西夏王朝就在賀蘭山腳下鳥飛留痕;
西夏陵,是現存規模最大的西夏文化遺址,共有九座帝陵。攝影/徐勝凱
那句著名的「不到長城非好漢」,其實是在寧夏六盤山成詩的……
寧夏,無愧於「長城博物館」的稱號。繪/Paprika
「寧夏川兩頭子尖,東靠黃河西靠賀蘭山」
寧夏雖小,卻在中國的地理空間和歷史線軸上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這個中國版圖中心的「十」字形區域,既阻隔,又連通,以一河(黃河)兩山(賀蘭山、六盤山)為基本底色,勾勒出最精彩、最特殊的寧夏故事。
銀川平原。攝影/徐勝凱
沒有賀蘭山,就沒有銀川平原這一方塞上江南。
寧夏以北,大漠無垠,中國第四大沙漠——騰格里沙漠漫無邊際的黃沙對銀川平原虎視眈眈。而賀蘭山的存在,阻止了沙漠對土地的吞噬;重疊綿亘的山體,削弱了南下的西伯利亞冷氣流,賀蘭山仿佛一個父親的胸膛,溫暖著寧夏這片土地。
「太陽神」岩畫。攝影/Geethan
這座在突厥語裡有駁馬之意的巨大山脈,在遠古時期,的確是遊牧狩獵者的天堂。「歲月失語,唯石能言」,在賀蘭山中,大大小小6000餘幅岩畫,從舊石器晚期開始,直至西夏時期才告終止,線條簡潔的牛羊、表情各異的人面像、最著名的太陽神……仿佛人類童年的簡筆畫——勾勒出那時火熱的生活現場。
寧夏,還有很多神奇的故事,等待著您來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