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後十五日斗指未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後為小,望後為大也。
《通緯·孝經援神契》
大暑時節,正值中伏前後,中國大部分地區為一年最熱時期,也是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中國勞動人民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候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大暑至,秋將到,雖然空氣還是一貫的悶熱,但詩人們自有消暑之法,有人小酌一杯,有人庭下乘涼,有人吃瓜皆渴。
雖形式各異,但都清涼有趣,在這個炎熱的季節,小編就帶著大家,跟詩人們一起過一個「心靜自然涼」的「大暑」吧!
大暑
【宋】曾幾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蘭若靜復靜,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許,那更惜分陰。
消夏
【唐】白居易
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清風不肯來,烈日不肯暮。
夏夜嘆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安得萬里風,飄颻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宋】司馬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驚秋。
月下濯寒水,風前梳白頭。
如何夜半客,束帶謁公侯。
大暑六月中
【唐】元稹
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
桂輪開子夜,螢火照空時。
瓜果邀儒客,菰蒲長墨池。
絛紗渾卷上,經史待風吹。
大暑已經來臨,秋天還會遠嗎?
時光太瘦,指縫太寬,我們曾與這些美好交匯,也終要揮手告別。但這個夏天的美好記憶,誰都不會忘記。
大暑已至,也許氣候並不宜人,但我們還是可以從中自得其樂,冰水鎮瓜,庭下乘涼,豈不樂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