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國皇家三軍研究所(RUSI)網站發布評論文章,題為「剖析英國新近宣布的人工智慧中心」。文章簡要闡述了人工智慧的4個要素,並基於這些要素對該中心的潛在職能、組織和結構提出建議。
人工智慧的4個關鍵要素
人工智慧開發包含4個要素。1)分類的數據,即對本質上足夠相似的信息加以提煉匯總;2)存儲和處理數據的計算機硬體;3)算法,即計算機執行數據處理的軟體指令;4)主題專家,負責指定與特定情況相關的數據類別。
對英國人工智慧中心的5個職能建議
1)成立一個教育和推廣機構,以吸引尖端人才,使其投身於國防人工智慧發展。人工智慧中心應增強對整個國防生態系統中人工智慧潛力和局限性的基本理解。建立這種專門知識將涉及「文化變革」,並須強調人工智慧對現實情況的大多數診斷是機率性的,因此可能不準確。
2)將加深對數據重要性的理解作為人工智慧應用的基礎。因此,美國聯合人工智慧中心(JAIC)強調「數據是每個人工智慧項目的核心,需要解決各種數據挑戰,包括數據收集、訪問、質量、通用格式、所有權和保護。」
3)應促進有組織和可互操作的數據的生成,在適當的情況下,可以將這些數據整合成數據集以解決多個問題。
4)負責基礎設施,包括易引起誤解、用於數據存儲和處理的「雲」。為了確保其數據的安全性,國防數據的硬體和基礎結構應位於英國。
5)應領導國防領域人工智慧倫理、法規和管理模式的建立,包括但不限於是否應該開發自主的顛覆性和致命性系統,或者由誰負責根據人工智慧流程做出選擇等。還需要解決採辦方面的挑戰,需要更多地考慮政府和私營部門的相對責任。
組織和結構的建議
英國人工智慧中心應與已在進行人工智慧相關工作的現有政府防務機構建立積極和互補的關係,如國防數字機構下屬的人工智慧專業知識中心、國防科學技術實驗室的人工智慧實驗室、戰略司令部的jHub、陸軍的第6師、皇家空軍的快速能力辦公室和海軍的數字服務部門。
人工智慧中心還應配備人工智慧專家,並與熟知國防工作原理和軍事問題的專業人員組成工作團隊。該中心還需要與英國的公共和私營人工智慧中心發展關係。
結論
英國人工智慧中心的職能定位尚在探索中,其組織機構可能會刺激人們更多地使用人工智慧,協調整個領域的工作並提供指導和監管。該中心的側重領域、組織結構和總體使命還有待觀察。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國防科技要聞」(ID:CDSTIC)
來源 | RUSI網站
圖片 | 網際網路
作者 | 郭道平 航空工業信息中心
編輯 | 孫琴
註:原文來源網絡,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相關建議僅供參考。
更多精彩內容,請回復關鍵詞查看:
綜合分析
戰略與規劃
科技管理
國防創新
軍事理論
人工智慧
陸軍
海軍
空軍
航天
網絡空間
電子信息
核武器
高超聲速
無人系統
精確打擊
防空反導
新概念武器
生物與醫學
戰例與演習
先進材料
製造
基礎科學
技術
先進動力
與能源
試驗鑑定
軍事科學院軍事科學信息研究中心微信平台
覺得不錯,請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