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今年是達文西逝世500周年,為了紀念這位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世紀偉人,中國、法國、義大利、美國等多個國家都舉辦了各種形式的活動。
作為達文西事業起步的地方——義大利的第二大城市米蘭,舉辦了貫穿整個2019年的系列主題展「李奧納多500」。
主題展「李奧納多500」的海報
遊客不僅可以親眼觀看到達文西親自繪製的天軸廳,還可以看到因修復工作而揭示的畫作秘密。李奧納多·達文西國家科技博物館的畫廊也整修一新,以迎接全新的達文西機械設計模型展。
說起達文西,大家腦瓜里第一個想到的作品不是《蒙娜麗莎》就是《最後的晚餐》。其實他除了給世人呈現了這些著名的油畫作品,還留下了大量的研究手稿。
達文西的研究手稿
2013年的時候,義大利Arsllluminandi出版社還將兩冊修復後的達文西手稿,分別贈予了中國國家圖書館和中國國際廣播電台。
隨著達文西的作品重現於世以及細節秘密的曝光,人們不禁驚嘆:達文西的研究根本不像15世紀時候的出品,更像是來自未來!
李奧納多·達文西(1452.4.15-1519.5.2),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個博學者。
他的身份很多,除了是個畫家,他還是雕刻家、建築師、音樂家、數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解剖學家、地質學家、製圖師、植物學家、作家……
似乎給他一個「十項全能」的頭銜,都不足以完美地稱讚他的才華。
達文西的自畫像
達文西是個私生子,父親是佛羅倫斯的法律公證員,而母親是個農婦。
由於私生子的關係,達文西沒有受到家族束縛,也沒有接受過拉丁語、幾何數學等正式教育。因此,達文西就像一張白紙,他的成長有著自由發揮的無限空間。
小時候,達文西就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
當他看到空中有鳥兒盤旋的時候,他會疑惑它們是怎麼扇動翅膀飛翔的;當他在山裡發現了一個洞穴,他會很想知道洞穴里會有什麼。儘管他很害怕裡面會有怪獸,但求知慾勝過恐懼,他仍然決定要深入洞穴,一探究竟。
達文西研究飛行器的手稿
油畫里的秘密
達文西的藝術生涯,是從成為韋羅基奧作坊里的一名學徒開始的。
在1476年的時候,達文西與師傅韋羅基奧合作完成了一幅濕壁畫《基督受洗》。
達文西在這幅畫中運用了創新的繪畫材料和技術。傳統方式是用蛋黃做顏料的調和劑,但是達文西想到了要用油來混合。
達文西與韋羅基奧合作完成的作品《基督受洗》
他還認為形體不是由線條和輪廓決定,而是由光和影決定的。在此基礎上,他的繪畫常常使用暈塗法(或稱煙燻法)和明暗對照法,使輪廓邊界模糊,用光影塑造人與物的形象。
為了直觀地表現兩種顏料的不同,研究學者曾將油彩畫和蛋彩畫做了個對比實驗。他們分別用油和蛋做顏料的調和劑,花同樣一個星期的時間,臨摹了《基督受洗》的局部。
左側油彩畫和右側蛋彩畫的上色對比
他們觀察到,油彩畫的上色效果確實比蛋彩畫的好得多。它比蛋彩畫呈現出更鮮艷的顏色和更耐人尋味的景深效果。
這個巨大的賭註明顯是達文西賭贏了,連韋羅基奧都感嘆「徒弟已經超越師傅了」。後來,達文西發明的油彩畫逐漸代替了蛋彩畫,成為當時南歐彩色繪畫的主流技藝。
達文西作品《天使報喜》
達文西不僅能準確地描繪東西物理外觀,還能將人物的內心情感傳達出來。著名油畫《蒙娜麗莎》,就很好地詮釋了達文西的作畫風格。
我們經常看到的《蒙娜麗莎》,融匯了光影的表達。人物的微笑是不對稱的,這跟達文西大量研究人體得出的結論如出一轍。遮住人物的半邊臉,我們會發現左邊臉嚴肅,而右邊臉帶著微笑。
達文西作品《蒙娜麗莎》
除了這個帶著微笑的威尼斯公爵夫人肖像,其實它還有另外兩個面孔。
2004年,擁有先進掃描技術的帕斯卡接受了羅浮宮的邀請。他的任務是去探究《蒙娜麗莎》在經過多年氧化變色前原本的色彩。
當他掃描到這幅作品更深層的油彩時,卻有了驚人的發現。
《蒙娜麗莎》油彩下的人影
在油彩的深層,一個幽靈般的幻影被掃描出來了。這個影子是人的肖像,樣子和達文西本人有些相似,如同達文西隔著一層布看著我們。
繼續掃描,帕斯卡發現與原畫肖像不一樣的輪廓,包括頭髮、臉型、肩部以及手部等部位的位置都有所差異,在頭髮的外輪廓邊緣,還發現了12個小發簪的痕跡。
當電腦技術復原了這層油彩,作品裡竟出現了另一個女子的面孔。
《蒙娜麗莎》油彩下隱藏著的面孔
他認為,這是一個被創造了又不被人發現的秘密。它很可能是達文西完成了這個肖像後,又用油彩覆蓋掉,再畫了現在我們所看到的蒙娜麗莎。
另外,他在人物的眼珠子上還發現了兩個可愛的X小標記,那是用來確定瞳孔的位置的。
《蒙娜麗莎》眼中有X標號
完美手稿與」不完美「天才
達文西能敏感地觀察這個世界,除了因為好奇心的驅動,還有賴於他對視覺直觀表達的偏愛。
他覺得眼睛是最強大的感受器官,視覺收穫超過了從書本文字獲得的知識,眼之所見可以直接進入大腦,形成觀測世界的畫面。
達文西的字
達文西是個左撇子,寫的字都是鏡像的。書寫不便的緣故,達文西習慣用圖像記錄他對這個世界的思考。
就像他的手稿那樣,都是用素描的方式記錄畫面,用文字加以輔助說明。他的手稿是最直觀的科學,就算給沒文化的老百姓看都能夠明了個大概。
達文西對心臟研究的手稿
達文西曾對人體進行了解剖學研究,從生命的終結,探索生命的起源。他與屍為伴,解剖過男性、女性、老人、小孩甚至是子宮中的胎兒。他觀察肌肉、筋骨、脈絡,發現人體其實是不對稱的。
除此以外,關於醫學、光學、力學、物理、機械、軍事等方面的研究,在他的手稿中都有所體現。見過手稿的學者們都不禁感嘆:達文西是個全能天才。
達文西作品《維特魯威人》
雖然達文西被稱為天才,開創了不少發明和技藝,但是也有失敗的時候。
有一次,他接受了一個重要的委託:他需要裝飾佛羅倫斯市正廳「舊宮」中的大廳,主題是」安吉亞里之戰「。
當時天氣不好,雷雨交加。受天氣潮濕的影響,牆上的壁畫開始解體,顏料一片片脫落。達文西用油料和膠水將顏料塗上,但是畫上不久,色彩還是會融化掉。
於是,他嘗試用火將染料牢固。或許是火苗不慎碰到了含油的顏料,又或許是烘乾不成高溫引起了油燃,一把大火便熊熊燃燒了起來。達文西修復不成,反而損毀了原壁畫。
達文西作品《安吉亞里之戰》(半成品)
另外,達文西還有一個「性格缺陷」——他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經常「三分鐘熱度」。
他留下的畫作不少,但真正的完成品卻不超過15幅。他的完成品之所以這麼少,是因為他興趣點經常轉移,作品只完成到一半就「棄坑」了。
也因為如此,達文西經常沒有完成別人委託的工作。當時的僱主沒幾個能從達文西手裡收到他們付了錢的畫作。
達文西作品《三博士來朝》(半成品)
有意思的是,仍有不少僱主願意向他砸錢。大概是因為僱主需要的不只是一幅畫,而是要達文西的名聲吧。可以說,達文西的名氣已經允許他 「任意妄為」了。
這樣的性格缺陷,一方面讓他在多個領域做出了探究,但另一方面也導致他無法在一個領域中始終如一地堅持研究下去。當然,他的任意一項領域成果都已經相當了不起了。
後記
踩在巨人的肩膀上進行深入研究,是人類獲得巨大進步的最佳途徑。
達文西的研究領先了世界幾百年,手稿卻一度失傳,幾個世紀無人問津。人們自己用科學慢慢磨出了些成就。當它們被重新發現的時候,人們才驚嘆:達文西早就探討了許多在當時不為人知的秘密。
人們沒有在達文西研究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的探討,導致了他的手稿失去了推動人類階段性進步的研究價值。這樣的研究斷層,是讓人非常遺憾的。
達文西手稿《排水機械設計圖》
愛因斯坦說過:「我沒有什麼特別的天賦。我只有強烈的好奇心。」
如今,我們驚嘆達文西的成就的同時,能做的也就是保護好現存的作品,參考其手稿的資料,嘗試從中得到新的啟發。
儘管我們沒有達文西的才能,但是我們可以勉勵自己永葆一顆好奇的心,享受探索的過程,並為之樂此不疲。
參考文獻:
BBC紀錄片《藝術檔案:天才達文西 Art on the BBC:The Genius of Leonardo Da Vinci 2018》
《達文西逝世500周年,回到文藝復興的米蘭》 文/澎湃新聞
內容為『手望Sowarm』出品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