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給你一個不一樣的甘肅
進入10月
細水長流式的降溫已是「常態」
這不
一股新的冷空氣又來了
真的是無縫對接......
雨雪、降溫、大風齊登場
未來幾天
一天比一天冷
你開始穿秋褲了嗎?
中央氣象台預計
受較強冷空氣影響
12日夜間至15日
我國將有一次
大範圍大風降溫降雨過程
東北、華北一帶氣溫
大多在13-14日降至本次過程的低點
西北地區東部、黃淮的氣溫
大多在14-16日
創今年下半年以來新低
未來幾天
我國降水範圍不小
總體強度不強
中央氣象台預計,10月14日08時至15日08時,西藏東北部、青海,甘肅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小到中雪或雨夾雪,局地大雪。西南地區東部和南部、西北地區東部、華南西部等地有中雨,其中,四川盆地中部、雲南北部、廣東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雨,局地暴雨(50~60毫米)。
甘肅、陝西、四川、重慶、貴州等地部分地區降雨持續,公眾需注意防範洪澇、滑坡等災害。冷空氣頻繁影響北方地區,公眾需注意氣溫變化,及時添加衣物。
接下來
來看具體天氣預報
據蘭州中心氣象台12日發布的最新預報,10月14日至15日,甘肅省河東將再遇降水降溫天氣過程,其中平涼、慶陽兩市陰有中雨,蘭州、白銀、定西、隴南、天水等市局部地方有中雨。受冷空氣及降水影響,河東大部氣溫下降4℃-6℃。(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王占東)
1
全省預報
12日夜間到13日白天,臨夏、甘南、定西、隴南、天水等州市多雲轉陰有小雨;蘭州、白銀、平涼、慶陽等市晴轉多雲,局部地方陰有小雨;省內其餘地方晴轉多雲,祁連山區東部陰有小雨或雨夾雪。另外,酒泉、嘉峪關兩市有4-5級偏東風,氣溫有所下降。臨夏、蘭州、定西、隴南、平涼、慶陽等州市局部地方清晨有霧。
13日夜間到14日白天,酒泉、嘉峪關、張掖三市多雲,局部地方陰有小雨(雪);省內其餘地方陰有小雨或雨夾雪。受冷空氣影響,河西五市氣溫有所下降。
14日夜間到15日白天,平涼、慶陽兩市陰有中雨;武威、蘭州、白銀、定西、臨夏、甘南、隴南、天水等市州陰有小雨轉多雲,其中蘭州、白銀、定西、天水、隴南等市部分地方有中雨;省內其餘地方多雲轉陰,部分地方有小雨(雪)。受冷空氣及降水影響,河東部分地方氣溫下降4-6℃。
蘭州預報
12日夜間到13日白天,晴轉陣雨,氣溫6到18度;
13日夜間到14日白天,多雲轉陰,氣溫6到17度;
14日夜間到15日白天,陰轉小到中雨,氣溫5到13度。
溫馨提示
近期甘肅省張掖以東降水天氣偏多,需防範因降水的累積效應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另外,雨雪天氣導致路面濕滑,需防範對交通的不利影響。
需防範大風降溫天氣對設施農業的不利影響,同時做好露地蔬菜、林果的採摘及晾曬等工作。
近期甘肅省大部分地方氣溫較低,加之14~15日河東大部氣溫下降,體感較冷,需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氣溫驟降
注意保暖
保暖捂好這六個部位
脖子受凍易感冒
後腦部位分布著豐富的神經和毛細血管,受涼後容易患感冒,還能導致頸部血管收縮,不利於腦部供血。因此,要防止風邪侵襲頸部致病,如風大時可把領子豎起來,戴上圍脖等。
肚臍受凍易腹瀉
有的女性不注意肚臍保暖,雖然白天不覺得冷,但到了夜間,寒涼之氣容易通過肚臍侵襲到人體內部,首當其衝被刺激的就是腸部,引發寒性腹瀉。有些人晚上有蹬被子的習慣,腹部很容易受涼。所以建議這些人最好穿上睡衣睡覺。
後背受凍易咳嗽
不少人睡覺時會暴露後背,這樣容易損傷沿後背巡行的督脈的陽氣。對於呼吸系統不好的人,易誘發咳嗽、支氣管炎等疾患,尤其是咳嗽可能會發展成為燥咳。督脈巡行於後背正中線位置,為「陽脈之海」,涼風侵襲到後背,時間久了會導致督脈陽氣虛衰,推動溫煦固攝的作用減弱,到了冬天尤其怕冷。此外,腰部為帶脈走行之所,特別是脊椎兩旁的後腰為腎臟所在位置。腎喜溫惡寒,後腰兩側受風邪涼氣的襲擾,也會損耗腎陽之氣。
肩部受凍易疼痛
現在不少上班族一早醒來會感覺肩部疼痛,到醫院一檢查竟然得了肩周炎。一般來說,肩周炎的患者是50歲左右的人群,所以民間有「五十肩」的說法。但是冬天夜晚寒涼,肩部受涼容易被風寒濕邪侵襲,出現疼痛。所以,秋冬肩部要格外注意保暖。
膝部受凍易發炎
時尚女孩在這個季節總喜歡穿短裙、短褲、絲襪配長靴,長此以往會患上關節炎。初冬是關節炎的始發期,很多人的關節在這時開始怕冷、怕風甚至出現刺痛。
雙腳受凍寒入身
俗話說,腳冷冷全身。腳部若受凍,身體抵抗力易下降。人的五臟六腑在足部有相應的敏感區或反應點,若受凍,可反射性地引起相關部位的毛細血管收縮,對於患有心血管病的人,雙腳更要時時保暖。這個時節適合在睡前用熱水泡腳,可使足部氣血順暢,預防寒氣侵襲。
小編溫馨提醒
未來冷空氣活躍
注意加強防寒保暖措施
謹防感冒發生
————
來源丨中國甘肅網綜合中國天氣網、甘肅微氣象、健康報等
本頭條號致力分享有價值的內容,轉載引用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網際網路,存在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