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茬番茄易發的病害——裂果、卷葉、葉黃、病毒病總結

2019-09-01     三農達人管家


現階段,西紅柿生產進入病害高發期,一旦把握不好,會帶來減產!讓我們看一下現階段有哪些病害高發?

番茄頂裂果病害

近期,很多菜農反映拱棚西紅柿剛剛開始變白轉色,尚未成熟,就有部分果實開始出現畸形、頂裂裂果的現象,要是等到果實轉色完成,可以上市銷售時,裂果肯定更加嚴重。裂果賣不上價,只能當作殘次品,每斤價格相差懸殊。同樣的產量,裂果的大棚

肯定沒效益,這是確定的。對於這個問題,希望農戶們要引起重視。

發病症狀:在果實臍部及周圍果皮呈不規律條現狀開裂,嚴重時內部種子隨果皮外翻裸露。發病後果實形狀難看,發病嚴重時失去果子價值。

發病規律:番茄頂裂果是一種常見的危害番茄果實的生理性病害,頂裂果首要是因為變形花花柱開裂構成的,使用植物成長調節劑不妥,使用時濃度過大,水肥跟不上,導致生理失調而發生裂果,花的雌蕊花柱開裂的直接緣由是開花時缺鈣。通常施用氮、鉀肥過多會阻遏植株對鈣的吸收,溫度低、土壤過於乾旱會加重病情。

裂果是秋茬西紅柿最常見的一種生理性病害,影響因素眾多。品種是主要的影響因素之一,要注意選擇果皮厚、高圓形、硬度高的品種,但此時情況已定,無法改變,重點要考慮管理上的因素。

調控大棚環境

溫濕度劇烈變化、水肥不均衡等因素,會導致內部果肉生長加快,但果皮生長慢,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裂果。近段時間,天氣陰晴不定,晝夜溫差加大,夜間棚內濕度高,露水重,晴天后氣溫上升快,溫濕度劇烈變化,是導致近期裂果嚴重的首要因素。

謹防藥害和缺素

藥害、缺素等導致果皮受害,生長速度變慢,果皮韌性變差,果肉正常生 長時,同樣會出現大量裂果問題。 想要減少裂果發生,可以從兩個方 面進行調整:

一是扭穗。適當減少對果 實的營養輸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 裂果發生。

二是葉面補肥。噴洒吡唑嘧菌酯 1500 倍、石原金牛懸浮鈣 1500 倍、沃家福海藻酸750倍,可以調節鈣肥吸收,提高蔬菜抗逆性,活化果皮細胞,從而減少裂 果發生。記者在當地採訪時,還發現部 分棚室內激素中毒嚴重,上部葉片稀 少,導致中下部果實直接暴露在陽光 下,加劇了溫濕度變化,增加了裂果程度,建議菜農使用報紙等適當遮蓋到西紅柿果實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裂果。

番茄上卷葉病害

一、要想治番茄上卷葉,先得知道引起番茄上卷葉的原因,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1、乾旱缺水

進入結果盛期後,番茄如果不能及時補充水分,此時由於葉面積大,蒸騰作用加強,植株下部葉片易向上捲縮。尤其在通風口處番茄卷葉往往較重。

2、藥害所致

有些菜農不注意降低用藥濃度,一旦藥物濃度過大發生藥害,葉片表面會變色或生斑點,並且葉片也會向上捲曲。

3、施氮過多

氮肥施用量過多,導致土壤溶液濃度升高,會引起番茄小葉翻轉、上卷;鹽鹼地區土壤溶液濃度高,也會出現葉片向上捲曲的現象。

4、摘心過早

摘心過早容易使腋芽滋生,葉片中的磷酸無處輸送,導致葉片老化,葉片捲縮。

5、發生病毒病

病毒病一般通過蚜蟲、粉虱等傳毒昆蟲傳播。受害的番茄葉片會出現褪綠、變小、皺縮、捲曲等症狀。葉片捲縮,多表現在心葉及上部葉片上,在高溫、強光照下易發生。

二、應對方法

1、在番茄定植後至坐果前進行抗旱鍛鍊,坐果後適時澆水施肥,盛夏覆蓋遮陽網,防止高溫乾旱。

2、夏季高溫季節要儘量降低用藥濃度,一旦發生藥害,可及時噴水或噴用蕓薹素內酯緩解。

3、番茄生長期氮肥施用不宜過量,增施磷鉀肥,尤其是夏季,為防番茄植株徒長,更應控制氮肥施用。也要儘量選擇在非鹽鹼地區種植番茄,鹽鹼地可實行無土栽培或改土措施。

4、摘除番茄側枝也叫打杈,一般要在其長到7厘米以上時進行,如果打杈過早,葉片同化面積減小,去枝葉過多,植株地上部生長不良,同時影響根系的發育,吸水、吸肥能力減弱,進而誘髮捲葉。番茄一次去枝、打杈、摘葉過多,發生卷葉,就是這個道理。

5、選用抗病毒品種,要用10%磷酸三鈉浸種20~40分鐘清水洗凈後播種。噴用吡蟲啉或啶蟲脒防蚜蟲等傳毒害蟲,並噴用病毒A500倍混寧南黴素300倍防病毒病,也就間接地防了卷葉。

番茄葉片發黃

葉片是作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也是作物產量形成的主要器官。因此,在生產上,保護葉片延長其功能時間至關重要。生產中番茄葉片發黃的情況主要是中下部葉片發黃,少量的為頂部葉片發黃。

一、中下部葉片發黃:

以番茄植株的中下部葉片為主,葉片初看有黃色的斑點,逐漸發展成為整個葉片呈黃色,但主要是葉脈間為黃色,葉脈仍然保持綠色。隨著病情的發展,葉片逐漸變脆變硬,易碎,嚴重時老化脫落,從而影響整個植株的正常生長,導致植株以及番茄果實等出現早衰。

發病規律

在中下部葉片發生,由下向上逐漸發展,其中以生長較弱的植株發病較重。

病症分析

這屬於一種番茄缺鎂的症狀,屬於一種生理性病害,易被當做一種細菌性病害診斷。但這種情況下土壤中並不缺乏鎂元素,而是由於植株根系對養分吸收差,或對營養元素的利用率不高,從而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氣候異常。由於番茄定植後,先是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高溫,後來經歷了長時間的連陰天,導致番茄的根部環境不良,根系生長差,影響了番茄根系對養分的正常吸收;另外植株長時間的光合作用較差,影響作物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同時作物因長時間缺乏充足的光照而出現心葉發黃。

二、頂部葉片發黃:

番茄頂部葉片發黃,為整個葉片發黃,顏色為淺黃色,包括葉片及葉脈,葉片變薄變小。

病症分析:屬於一種生理性病害,可能與番茄缺乏鐵元素及鋅元素有關。

解決辦法

1.噴洒鎂肥:噴洒含有鎂的葉面肥,噴洒時重點噴中下部葉片。

2.噴洒含有鐵或鋅元素的葉面肥:補充鐵元素,主噴上部葉片。注意硫酸亞鐵不適於直接往土壤中施用,否則會破壞土壤。

番茄病毒病

番茄病毒病的毒原主要有煙草花葉病毒(TMV)、黃瓜花葉病毒(CMV)、煙草卷葉病毒(TLCV)、苜蓿花葉病毒(AMV)等。煙草花葉病毒存活時間長,主要引起番茄花葉症狀,和其他病毒混合侵染時,可使症狀的多樣化。黃瓜花葉病毒主要引起番茄蔗葉症狀。與其他病毒混合侵染也會出現條斑或花葉的症狀。煙草卷葉病毒侵染引起卷葉型病株,其寄主範圍較窄,主要侵染茄科、菊科。靠粉虱傳毒,汁液接觸不傳播,主要發生在氣溫高的南方或北方的高溫季節。苜蓿花葉病毒該病毒寄主範圍廣,除侵染豆科外,還侵染茄科、葫蘆科、黎科等47科植物。

危害

染病番茄植株不同程度矮化。新葉變小、葉片褶皺簇狀、稍發黃、卷葉。幼苗嚴重萎縮,開花結果異常。一般可致減產30%以上,嚴重的可致絕收。

危害症狀

花葉型:葉片稍有皺縮,呈黃綠相間的斑駁。

整株葉片從上到下各不相同,上部成線狀,中下部微卷,花冠膨大。略顯矮化。

葉片和莖蔓均有斑塊呈褐色,病毒並沒有深入內部僅處在表皮組織。

整植株有叢生和萎縮現象,葉片彎卷,個別葉片扭曲、畸形,葉脈間黃化。

葉脈間黃化,葉片邊緣向上方彎卷,小葉呈球形,扭曲成螺旋狀畸形,整個植株萎縮,有時叢生,染病早的,多不能開花結果,發病輕的果實較小,座果數較少。

煙草花葉病毒可通過莖葉傷口侵入進行傳播。黃瓜花葉病毒主要由蚜蟲傳染,此外用汁液摩擦接種也可傳染,在土壤中未發現傳播。番茄病毒病與環境條件關係密切,一般高溫乾旱天氣利於病害發生,土壤中缺鈣、鉀,能肋長花葉病的發生。此外,施用過量的氮肥,植株組織生長柔嫩或土壤瘠薄、板結、黏重以及排水不良可致發病嚴重。

發病因素

1、播種季節不對,晚秋,暖冬、春天這些時候的氣溫回升較早,有利於煙粉虱等害蟲繁殖。

2、施氮肥過多,播種過密。

3、播種田塊不對,多次重茬、肥力不足、雜草叢生的田塊,這種田塊病毒多、土壤瘠薄、排水不良。

4、高溫,乾熱風的直吹導致了病毒的快速傳播。

防治措施

1、防治方法針對當地主要毒原,因地制宜選用抗病品種。

2、提倡採用防蟲網育苗、栽培,防止蚜蟲、煙粉虱傳毒,尤其是高溫乾旱年份要注意及時噴藥防治蚜蟲、煙粉虱,預防TMV侵染。

3、加強栽培防病措施。適期播種,培育壯苗,苗齡適當,定植時要求帶花蕾,但苗不老化;適時早定植,促進早發,利用塑料棚栽培,避開田間發病期;早中耕鋤草,及時培土,

促進髮根,晚打杈,早採收,定植緩苗期噴洒萬分之一增產靈可提高對花葉病毒的抵抗力。第一穗坐果後應及時澆水,追肥,促果壯秧,尤其高溫乾旱季節要勤澆水,注意改善田間小氣候。

4、定植時不要傷根,在田間操作時不要損傷植株。冬季深翻土壤,適期早種、早栽、保護地覆蓋栽培,培育壯苗大苗,使植株早發棵、早成齡,使其在乾熱季節來臨前,病毒病易感期讓果實大部分坐住的避病措施,以及定植後勤中耕促進根系發育,及早追足磷肥,打杈時用手推杈,減少傷口,減少汁液傳毒,及時消滅蚜蟲、粉虱等傳毒害蟲

5、種子處理。可用10%的磷酸三鈉溶液浸種20分鐘,用清水洗凈後再播種;或0.1%高錳酸鉀溶液浸種40分鐘水洗後浸種催芽,或將乾燥的種子置於70℃恆溫箱內進行乾熱處理72小時。

6、蚜蟲、煙粉虱是番茄病毒病的重要傳播者,及時防治害蟲,可降低蚜蟲傳病毒引發病毒病的幾率。定植後每畝隨水沖施阿克泰50克,15天一次,連續3~4次。

關注@三農達人管家,每天與你分享有關三農(農業,農村,農民)的文章,歡迎轉發,點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Sid72wBJleJMoPMhiX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