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火遍全國的電視劇《都挺好》,將原生家庭這個話題推到了公眾前,然後很多人都感慨:原來被原生家庭坑的,不只是我自己一個啊。雖然電視劇最終走向了大團圓,實現了女主角蘇明玉自己內心的和解。但現實中可能並不能如此,反倒是會出現這樣的狀態:好的家庭成就孩子,不好的家庭坑孩子。因此,爸爸媽媽要儘量給孩子塑造一個更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受益終生。
第一,儘量尊重孩子的意願,營造民主家庭氛圍。
所謂的民主家庭,就是家裡人人平等,小孩子作為家裡的一員,可以參與家庭重要事件的決策,擁有表達的權利,甚至是決定權,尤其是自己的事情,在安全的範圍內,給予孩子最大的尊重。
少年成名的青年作家蔣方舟曾在電視節目中表示,從小時候開始,就她的家庭中會有收入龍虎榜,誰的收入高,誰擁有更多的決定權。他的父母給予她最大的民主,讓她在家庭中獲得足夠的尊重。
然而很多家庭難以實現民主,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思想,很多父母難以尊重孩子的願望,成績分數大於孩子的興趣。如孩子被迫學習鋼琴、圍棋、足球等。
如何處理日益競爭激烈和孩子自主意願,對每個家庭都是一個難題。原則是家長一定不要扼殺孩子的興趣,不要像《小歡喜》中英子媽媽一般,完全忽視孩子的興趣,逼著孩子尋短見。
第二,有足夠的書籍,家人有閱讀的習慣。
正所謂書籍是最容易獲得的知識寶庫,不需要支付巨額的金錢,可以帶孩子們遊覽全世界的名勝古蹟,可縱覽古今、甚至翱翔宇宙。
保護孩子的興趣,引導孩子愛上閱讀,將會是孩子受益終身。
如很多聰明的家長都會在家庭中設置讀書角,為孩子置辦適合年齡段的書籍。學齡前的小朋友書籍種類可以是培養生活習慣、情商、安全事項、數學能力、繪畫能力等繪本,人體百科、海洋百科、動物、植物百科類全書,以及各種小朋友喜聞樂見小豬佩奇、汪汪隊、托馬斯繪本都可以。
如果孩子已經能夠學會拼音或識字,那麼一些國內外的名著。如四大名著的簡裝本、《愛的教育》、《小王子》、《蘇菲的世界》等,如果孩子對科學和編程感興趣,家長利用孩子的興趣開拓閱讀的範圍,慢慢增加孩子知識儲備。
然而家裡僅僅有書還不夠,還要孩子們喜歡看願意看。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往往就是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言傳身教大於任何命令式的灌輸。因此如果作為家長,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孩子必然也會愛上閱讀。
第三,家,能夠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很多心理學著作都曾描述,幸福的家庭培養的孩子往往是樂觀豁達,不拘小節。而在家庭不幸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會更多表現出敏感、情緒不穩、自卑等傾向。
因此無論任何方式的家庭教育,都不及和諧家庭氛圍,家庭中父母關係和諧、親子關係良好,即便出現問題,也能夠實現良好的溝通,不會動輒大吵大鬧。
有句話說的好:家是愛的港灣。作為家長,要身體力行,呵護孩子成長的小窩,讓家成為孩子最大的支撐,就像繪本《沒事。你掉下來我會接住你》中描繪的那樣,讓家成為孩子最大的安全港灣,孩子們才能夠好的在性格上、學業上,大膽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