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經典語錄25條,句句精闢,說盡現實

2019-07-17     當當網

1.自由不是讓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麼,就可以不做什麼。

2.發怒,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3.大海之所以偉大,除了它美麗、壯闊、坦蕩外,還有一種自我凈化的功能。

4.三樣東西有助於緩解生命的辛勞:希望,睡眠和微笑。

5.天才是自創法則的人。

6.要評判美,就要有一個有修養的心靈。

7.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內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浩瀚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心中崇高的的道德法則。

8.良心是一種根據道德準則來判斷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種能力;它是一種本能。

9.誠實比一切智謀更好,而且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

10.越是處心積慮地想得到生活上的舒適和幸福,那麼這個人就越是得不到真正的滿足。

11.我們越是忙越能強烈地感到我們是活著,越能意識到我們生命的存在。

12.一個人的缺點來自他的時代,他的美德和偉大卻屬於自己。

13.我們所有的知識都開始於感性,然後進入到知性,最後以理性告終。沒有比理性更高的東西。

14.如果竭儘自己最大努力仍然還是一無所得,所剩下的只是善良意志,它誠如沉睡的寶石一樣,自身就發射著耀目的光芒,自身之內就具有價值。

15.一個行為的道德性不取決於它的結果,而僅僅取決於該行為背後的意圖。

16.人,實則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於自身是個目的,並不是只供這個或那個意志利用的工具。

17.所謂宗教,就是把我們的義務的一切都看作是神的命令。

18.理性一手拿著自己的原理,一手拿來著根據那個原理研究出來和實驗,奔赴自然。

19.人就是現世上創造的最終目的,因為人乃是世上唯一無二的存在著能夠形成目的的概念,是能夠從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東西中,藉助於他的理性,而構成目的的一個體系。

20.教育最複雜的任務之一,就是把服從法律的強制性向教育孩子善於動用自己的自由權力結合起來。孩子只要不做有害於自己和他人的事,就應當讓他們有行動的自由,不要硬去改變孩子的意願。要讓孩子懂得,他們只有為別人提供達到目的的可能性,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21.啟蒙就是人從他咎由自取的受監護狀態走出。受監護狀態就是沒有他人的指導就不能使用自己的理智的狀態。如果這種受監護狀態的原因不在於缺乏理智,而在於缺乏無須他人指導而使用自己的理智的決心和勇氣,則它就是咎由自取的。因此,要敢於認識!要有勇氣使用你自己的理智!

22.誰只有按照別人的選擇才能幸福,他是理應感到不幸的。因為,他怎麼能擔保他的強有力鄰人在對於選擇的判斷將會與他自己的判斷相一致呢?

——《實用人類學》

23.一杯水是清澈的,而海水卻是黑色的。就像小的道理可以說明,真正的大道理卻是沉默的。

24.只要你盡職盡責,人們都會由衷地對你尊敬。

25.道德確實不是指導人們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條,而是指導人們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學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P285WwBJleJMoPMZ6o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