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瓮中捉鱉,15分鐘殲滅30多個鬼子,我方特派員卻不幸犧牲

2019-12-17     河北好書

1942年5月1日,侵華日軍糾集日偽軍五萬餘人,在空軍的配合下,出動坦克、汽車幾百輛,對我冀中軍民發動了空前殘酷、空前野蠻的「鐵壁合圍」式的大掃蕩。這次掃蕩使我們遭受了巨大的損失,「無村不戴孝,戶戶聞哭聲」。

在這樣的情況下,六分區三十一地區隊區隊長干雲清和政委石以銘各帶一個大隊,白天封鎖駐地,隱伏備戰,夜晚,籌集口糧,轉移行軍。敵人的氣焰更加囂張,以為「八路軍連一根毛兒也沒有了」,駐紮在不同地方的鬼子經常湊在一起「,聯絡感情,強化治安」。

一日,偵察員報告:前磨頭和護駕池兩個據點之間的鬼子,有個定期交往的規律:每逢護駕池大集,前磨頭的一小隊鬼子. 必然全副武裝,兩路縱隊,沿新修的公路去護駕池「護駕」,清晨去, 下午回,毫無預防意識,多日一直如此。 干雲清一邊聽著,一邊喃喃地說: 「讓他凶吧!讓他凶吧!」接著,忽出個新情況,剛過的一個集日,該去護駕池的鬼子沒有動。咦?干雲清想了一想,部隊沒有暴露,他不去,該是鬼子內部的原因,這樣,到下一個集日,他就必去護駕池無疑了。好啊,那就讓他再來凶一凶吧!

干雲清由偵察員帶著,大白天出動,把敵人的巡行路線往來細「踩」一遍,選好了戰場。在集日的那個拂曉,帶部隊悄悄進人陣地。據他計算:我們一開槍,敵人無建築憑藉,只能竄入公路兩側的道溝。而公路是臨時倉促修成,道溝的深寬各只尺半左右,一個人爬進去恰好擠滿。干雲清把兩挺機槍,直直地安置在順道溝的對準線上。其他戰士,逼近公路五十步,伏在密密的青紗帳中。

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上午八點半左右,前磨頭的敵人按時而至,他們三十多人,清一色全是鬼子,排著兩路縱隊,鋼盔閃閃,齊步前進,驕橫跋扈,旁若無人,居然連個尖兵都不派。干雲清笑吟吟地看他們進了「口袋」,舉手鳴槍。

於是平地炸起一陣沉雷,步槍手榴彈齊放。蒙了頭的鬼子,想也不及想,一齊趴入道溝,給我們兩挺機槍提供了最可意的機會,「嘩嘩嘩嘩」 順道溝一陣掃,立見股股濃黑的血冒出溝來,機槍的每一顆子彈都沒有落空。大「掃蕩」以來,時至今日,我們的戰士才真的吐了一口惡氣!

至多一刻鐘,三十多個鬼子無一漏網。我方繳獲輕機槍一挺,擲彈筒一個,「三八大蓋」 二十多支。就伏擊戰術說,這實在是干雲清的一個漂亮仗。而我們只一人不幸犧牲,這便是特派員劉漢昆。他見鬼子被壓進道溝,已十足進人絕地,興奮得跳起來大叫:「敵人垮了!同志們沖啊!」喊完就直身向敵人衝去。必是有個訓練有素的鬼子,在被擊倒之前,給了他瞄準的一槍,灑盡了他一腔熱血。

小編說:這些文字,摘自著名作家徐光耀抗戰時期的記錄本,是當時他目擊或者聽說的真事,也有稍後時期進行採訪的實錄。

徐光耀,電影劇本《小兵張嘎》作者

徐光耀,筆名越風,河北雄縣人,中共黨員、作家。1947年開始發表作品。195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小說《平原烈火》,電影文學劇本《小兵張嘎》等。

文/改編自《大道低回》(徐光耀 著 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

編輯/賈立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KciFG8BMH2_cNUgaA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