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有趣就好

2020-10-27     美文投條

原標題:梁啟超:有趣就好

來源:儒風大家 作者:儒風君

梁啟超說:「趣味是人生的根底。

我雖不敢說趣味便是生活,但敢說沒趣便不成生活。」

有趣,是感受這個世界美好的前提。

一輩子很短,活得有趣就好。

1

做有趣的學問

古人云:「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又說:「萬金之富,不以易吾一日讀書之樂也」

能夠日日與學問相親,吸收新知來營養自己。

新懂得了從前不懂的道理,新學會了從前不會做的事情。

感覺到自己生命內容的擴大,這就是有趣味的生活。

梁啟超說:「趣味總是慢慢得來,越引越多。

像那吃甘蔗,越往下才越得好處。

趣味總是藏在深處,你想得著,便要深入進去。」

最濃的趣味,總是藏在最深處,做學問更是如此。

若只是淺嘗輒止,則難以養成持久深厚的趣味。

要想真正領略到做學問的趣味,還需要有「深入」的精神。

人生在世數十年,若真能在學問之中咂摸出趣味來,那才真是「其樂無窮」。

2

交有趣的朋友

梁啟超說:「趣味比方電,越摩擦越出。」

趣味的激發,通常要依靠朋友之間的互動。

共學的朋友與共玩的朋友一樣,都能為我們增添人生的趣味。

梁啟超說:「人類心理,凡遇著快樂的事,把快樂狀態歸攏一想,越想越有味;

或有別人替我指點出來,我的快樂程度也增加。

凡遇著苦痛的事,把苦痛傾筐倒篋吐露出來,

或別人能夠看出我苦痛替我說出,我的苦痛程度反會減少。

不惟如此,看出、說出別人的快樂,也增加我的快樂;

替別人看出、說出苦痛,也減少我的苦痛。」

這其實就是情感宣洩所引發的趣味。

這種趣味,非與至交好友相處而不能得。

在梁啟超看來,得著一兩位這樣的朋友,實乃人生一大幸事。

3

過有趣的生活

《世說新語》里講:「人生在世,興起而至。」

人若無趣,便只是活著;有趣,才叫做生活。

梁啟超把無趣的生活叫作「石縫的生活」和「沙漠的生活」。

生活在石縫裡,每天被壓得死死的,沒有伸展的餘地;

生活在沙漠裡,干透了、枯死了,失去生命的光澤。

沒有了趣味、沒有了喜悅,也就沒有了生機和活力。

周作人說:「我們除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遊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

……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

人這輩子,不僅要活,還要活得有聲有色。

整天哭喪著臉熬生活,生命便日漸枯萎;

懷著一顆有趣的心,即使身在荒漠也能開出花來。

4

入有趣的境界

《易經》64卦,始於「干」而終於「未濟」。

梁啟超以此為據,來說明人生永不圓滿。

他說:「人是活的,永遠沒有完成的那一天。

惟其不圓滿,才容得宇宙無限的演化、人生無盡的創造。」

這種創造,就是人生趣味的來源。

人生煩惱,不僅源於對於成敗的憂慮,也源於對得失的計較。

要找回趣味的人生境界,既要參破成敗,又要參破得失。

從而成就自由的心境,能使做事者自覺快慰。

梁啟超說:「我常覺快樂,悲愁不足擾我。

我現已年老,而趣味淋漓、精神不衰,亦靠此人生觀。」

這是一種超出成敗得失的,「仁者不憂」的趣味境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GEAaHUBLq-Ct6CZ7B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