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在《戒子書》中有一句話:「君子之行,靜以修身 ,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還有一句話忘記是誰說的了:「鼴鼠飲河至滿腹,鷦鷯巢林一枝足。」兩句話都是教人學會淡泊名利的。
其實,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每個人都背著一個空簍子。而人的一生就是不斷地往自己簍子裡放東西和從簍子裡往外取東西的過程。如果只往簍子裡放東西而捨不得往外取東西,人就會變得貪得無厭,慾壑難填,終生為物慾所左右,最終會被過重的簍子壓趴下;遠離名利,看淡得失,安於淡泊,減去對物質和名利的過度依賴和追求,適當的做做減法,減去心靈的負擔,加減法並用,人生之旅才會風光旖旎。
錢鍾書先生應該是我們的榜樣。身居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被譽為「博學鴻儒」、「文化崑崙」的著名學者,終身謝絕一切採訪,謝絕美國著名的普林斯頓大學每節課八萬元的邀請。《圍城》發表後引起國內轟動,在國外也產生了較大影響。一位外國女士打數次電話非要見他,錢老當然謝絕了,謝絕的話語卻充滿了幽默:「如果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要一定認識那隻下蛋的母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