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馮欣源
北京大學醫學博士
復旦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後
曾任武漢同濟醫院主治醫師
寶寶樹專家答答問數已過兩萬
親自養育兩個寶寶的媽媽
《跟馮欣源堅守自然養育》叢書作者
《夏娃的困惑》叢書作者
編輯 | 於雷
畢業於北京大學,作家,編輯
長期致力於益智、教育領域
欣源碎碎念
這幾天,欣源給他人寫稿子呢,突然覺得這種簡單的小稿子,看看也蠻好的。
我決定每周五發這種百問百答小稿子哦,主要是簡單粗暴的判斷和操作,比較實用。這麼多年來原創第一次新的嘗試,看大家喜不喜歡這種
今個兒講講輕微感冒症狀吧,換季了,目測又要來一波兒小感冒了。另外,很多孩子只是對環境變化敏感,算不上感冒。粗略地教你如何判斷。
大家有啥問題想看看,也可以跟我留言哦。
上回網友 pipi想要看如何緩解入園焦慮的文章哦,這幾天加緊寫哦,預計周一發哦:)
延伸閱讀:點擊文章上方藍字,關注「馮欣源自然養育之家」,後台回復「穿衣」,看您會不會感興趣哦。
孩子流鼻涕咳嗽,症狀很輕微,需要用感冒藥嗎?
- 咳嗽、流涕,不一定真生病了!
首先要了解下,孩子是不是真的生病了?其實,很多時候,孩子有這些現象,但並不屬於疾病情形。
1)剛出生的寶寶,原來泡在恆溫羊水裡,這會兒鼻粘膜和氣道受到外面乾燥冷空氣的刺激,很容易打噴嚏、咳嗽。當然這個過程也能清理鼻腔;
圖源:pixabay,CC0協議
2)小月齡寶寶可能會因為 胃食道反流,嗓子裡像有痰(有的孩子還會吐泡泡),鼻子裡像有鼻涕。其實只是反流上來的奶水,對他無害。孩子一般情況很好,不屬於感染(有些媽媽真的擔心是肺炎,送醫院了;有些醫生對此缺乏經驗,還真的做了一大堆檢查,發現肺紋理增粗,給當肺炎治療了!拜託!孩子檢查時不能配合吸氣,肺紋理粗一點不奇怪啊);
圖源:soogif
3)孩子2~6個月,喜歡豎著抱;還喜歡探索自己的身體和周遭事物,因此很喜歡吃手;還有孩子3、4個月出牙很早。這些情形會讓孩子 口水增加,有時也會咳嗽,有的孩子會吐口水泡泡玩兒(有媽媽擔心是肺炎表現,沒那麼誇張啦!真是肺炎,分泌物多到吐出來的程度,呼吸急促、呼吸困難、超多分泌物造成的痰鳴音、劇烈咳嗽或喘息……孩子基本上不可能這麼平靜的);吃小手送深了也可能咳嗽或乾嘔、吐奶。
圖源:soogif
圖源:pixabay,CC0協議
有媽媽擔心吐泡泡是肺炎。其實,2~4個月,孩子很喜歡玩自己身體,包括嘴巴哦!舔舌頭,伸舌頭,噗噗嘴,吐泡泡……都好可愛
跟肺炎不沾邊的。
看看哦,這些都不是病哦,不需要治療哦。
- 判斷最常見的原因
下述情況很常見,很多時候也能自行好轉。有些孩子會進展,但症狀很輕微的時候還是以觀察為主。
1)夏天,進出空調房,或蹬了被子等, 溫度、濕度變化很大,孩子比較敏感,可能容易鼻塞、流涕、咳嗽。另外 空調濾網容易滋生病菌,要注意定期清洗;
圖源:網絡,侵刪
2)換季的時候環境菌群遷移,有些孩子會有輕微上呼吸道症狀或腹瀉症狀,但大多不重;
3)環境刺激,比如蚊香、驅蚊液或花露水、蕎麥枕頭、屋內屋外的花草、貓狗、鴿子等,有些孩子可能會敏感,奶粉寶寶往往敏感性更高。咱們觀察一下誘因,如果接觸就出現症狀,一拿走就好,再用又出現,基本石錘。很輕微的症狀可以不處理,很多孩子能慢慢耐受;顯著的過敏症狀需要規避過敏原,脫離過敏原常會顯著好轉,可以看情況用點抗過敏藥。
這麼看下來,上面這些表現,除了明顯過敏反應之外,是不是不需要用任何藥物呢?
圖源:soogif
- 真的生病了
真的生病, 感染前驅期表現,怎麼辦呢? 走一步看一步!
提前用藥,並不能縮短疾病進程。
盲目用藥造成胃腸刺激和心理影響,沒病整出毛病來了——小孩胃腸嬌嫩,通透性高,很容易過敏、受刺激,比如非甾體類解熱鎮痛藥,大人吃了沒事,小孩就可能肚子不舒服;抗生素,幾乎所有孩子或多或少有點不舒服,且容易拉肚子。另外,對孩子來說,把陌生的藥喂他肚裡去,挺不容易,這種心塞,喂過的大人都心照不宣啊!有時候孩子本來沒啥毛病,一家人齊心協力勸藥、塞藥、騙藥,把他給嚇出小毛病來了。
性價比好低。
圖源:soogif
顯然是中成藥,辛辛苦苦喂進去,沒啥用的
咱們不主張諱疾忌醫,也不希望孩子承受沒太大必要的過度醫療舉措。
另外,這些藥大部分是對症處理的藥,發燒的治發燒,咳嗽的治咳嗽,也就是百姓說的「治標不治本」;抗生素之類最好能初步判斷病原體:真是細菌感染往往症狀很明顯,病毒感染的話,絕大多數情況也沒有針對性的,副作用又比較小的特效藥。 多數呼吸道病毒感染也是自限性的,不需要用藥。
又有媽媽非常信賴中藥。止咳、化痰、潤肺……來一波!哎……有關中藥的問題,總是爭執不休。欣源想說的是,成分複雜,效力和副作用不明,對孩子過敏風險高,味道難聞又難吃,但往往一天要吃好幾次……自己吃吃得了,對孩子來說還是慎重吧。非要止咳、化痰、潤肺啥的,想要蒸橘子,煮梨子,喝蜜水……愛喝喝吧,補點兒水也行,孩子覺得大人挺關心自己也蠻好的。
所以,這些藥,有需要的時候再用,並且得講證據。症狀很輕微的時候基本用不上。
幾個原則,吼一下:
- 能不用的藥儘量不用;
- 能單一用藥不復合用藥;
- 能口服就不靜脈;
- 選好吃的,能取得信賴讓他自己吃最好,最好別塞藥,多數時候風險比好處多。
母乳媽媽儘量多喂母乳。因為孩子生病以後,跟媽媽親密接觸,能將抗原傳遞給媽媽,媽媽身體產生抗體,通過乳汁喂給寶寶,從而幫他一把,抵禦疾病。
圖源:unsplush,CC0協議
所以,咱們可以這樣理解:母乳是最好的,針對性最強的藥。有點像疫苗,還是「聯合」的,「多價」的。
- 除了喂藥,我們還能做點兒什麼?
大部分孩子也就這麼好了,少數孩子會繼續進展。所以得看症狀。
如果能吃能睡能玩,沒別的不舒服,可以觀察。
1)給吃點清淡的東西,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身體敏感性,可能對緩解症狀有幫助;溫熱的東西也會讓他腸胃更舒服;
2)孩子願意喝的前提下可以喂點兒溫水,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稀釋分泌物,易於排出,也能讓孩子感覺舒服點;
3)維持衣物、環境溫度基本合適並且儘量穩定,真有點兒感冒的意思,微微穿多一件衣服也可以,因為暫時體溫增高一點,有助於一時增強免疫力,幫忙抵禦疾病(平時還是正常穿著或稍微少一點,能讓他的免疫力更適應環境);
4)去除可疑的過敏原看看,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狀;
5)濕毛巾濕敷小鼻子,或直接拿霧化器吹吹,可能對濕化氣道,減少刺激,軟化分泌物有點用。如果孩子十分抗拒就算了,大哭大鬧更鼻塞。
6)非常不推薦給寶寶用吸鼻器,加重症狀的情形,要比治療好轉的情形多得多。
延伸閱讀:欣源說 | 吸鼻器真的好用嗎?No!
7)仔細觀察孩子疾病有沒有進展。如果孩子症狀加重,精神萎靡或煩躁,及時就診。真到這時,自己更別亂喂藥了,讓醫生幫你判斷需不需要用藥,用些啥藥。
圖源:pixabay,CC0協議
文末小福利:感冒早期,欣源自己發明的小妙招
如果感冒處於很早的時期,稍微有點兒鼻子發癢,嗓子不舒服想咳嗽,冷水洗鼻子,或冷的濃鹽水漱口,喝點兒咖啡(裡面的咖啡因是縮血管物質,寶寶喝一點點兒沒事的,比買藥方便得多,效果也好),收縮血管,有可能很大程度緩解症狀,甚至阻止疾病進展!可以試試。不過親測大孩子配合度會好一點(這方法非常簡單方便,大人也可以試著用哦)。
圖源:soogif
作者 | 馮欣源 版權所有
編輯 | 於雷
來源 |《跟馮欣源堅守自然養育》系列書
《夏娃的困惑》系列書
轉載&合作 | 請聯絡微信wtmmdxb-fxy
插圖 | unsplash,pixabay,500px官網
均為CC0協議(可商用)
動圖 | soogif官網
頭像 | 唐小鴨,雁楓樺,擎石設計
版權為本公眾號所有,翻版必究
音樂 | 感冒 - The Rose Bites
點擊文章上方藍字,關注「馮欣源自然養育之家」,後台回復「穿衣」,看您會不會感興趣哦。
《跟馮欣源堅守自然養育》
《夏娃的困惑》
第一本:母乳理論+基本操作
第二本:母乳實踐+解答疑問
第三本:母乳闢謠+特殊寶寶
第四本:哺乳媽媽生病和用藥
第五本:母嬰安睡
第六本: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上)
第七本: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下)
第八本:育兒謠言-濫喂食水篇
第九本: 不一樣的快樂音樂早教
第十本:嬰幼兒怪現象-屎尿屁嗝脹氣篇
第十一本:史上最輕鬆愉悅高效的減肥法
紙質書、電子書
都已經上架開售哦!
非常感謝大家支持!
部分內容可在公眾號查閱
關鍵詞目錄在後台左下方
系列叢書已經寫好數百萬字
主要內容:
母乳喂養及母嬰睡眠
嬰幼兒護理(屎尿屁嗝、嬰兒怪現象、家庭護理操作)
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濫喂食水篇、礦物質篇)
輔食營養(輔食添加誤區、簡單易上手案例)
早教(嬰幼兒發育,反自閉症過度診治)
輕鬆帶二胎等諸多內容
涵蓋: 養育,教育,心理,得道
敬請期待!
不僅如此
欣源仍會像勤勞的小螞蟻
不斷學習、實踐
數年如一日為您製作
專業、精緻、全面、實用的育兒內容
爭取陪伴您和孩子到18歲哦~^_^
鳴謝
夢朦(momo)繪製的精美封面哦!
欣源實在太感動了
號外
抖音、快手、知乎、小紅書、視頻號
同時開通了哦!
搜索「馮欣源」可關注^_^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EJaf3QBLq-Ct6CZUh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