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禽熱情高漲,廣東一隻鵝苗竟達39元!養鵝利潤可達30元/只

2019-10-29     愛養殖的樂樂

調研中發現,當前在廣州地區,一隻鵝苗已達到39元,往年一隻才12元,今年最低時一隻也要20元。鴨苗一隻則在8~10元。一隻成鵝重量約為9斤,價格在11元/斤左右,最終利潤在21~30元/只。總體看,今年禽類養殖效益相比去年好很多。


近期,期貨日報記者對廣東部分地區的禽類、水產類養殖散戶、大戶與養殖場、合作養殖社進行了調研,對他們的飼料採購渠道、成本、數量與質量,以及魚、肉雞、雞蛋、成鵝等成品的出售方式、價格等進行了較為詳細的了解。

整體來看,禽類以雞、鴨、鵝為代表的養殖戶今年是高興得合不攏嘴,以養觀賞魚、草魚、筍殼魚等為主的水產戶效益也比較好,以養對蝦、大頭蝦為主的水產戶效益一般。與此同時,當前南方地區正在大力進行雞、鴨、鵝養殖規模的擴張。

10月26日,調研團實地調研位於廣州海鷗島的某養殖戶,該養殖戶主要以養鵝與鴨為主。據養殖戶介紹,養殖場飼料採購以成品料為主,今年的採購成本相比去年有所增加。

當前由於非洲豬瘟導致豬肉供給趨緊、價格高企,帶動肉雞、雞蛋、淘汰蛋雞、鵝與鴨價格猛漲,這讓包括鵝、鴨苗在內的很多被涉及的商品價格大幅提高。

調研中發現,當前在廣州地區,一隻鵝苗已達到39元,往年一隻才12元,今年最低時一隻也要20元。鴨苗一隻則在8—10元。

鵝、鴨苗價格這麼高,再考慮到成活率與養殖成本等,養起來還會掙錢嗎?

據介紹,一家養殖場主要以養鵝為主,一批鵝的數量在1000多隻,養殖周期大約是65天,全年出欄17—18批。受到豬瘟影響,禽類替代增加,導致價格高企,一隻成鵝重量約為9斤,價格在11元/斤左右,最終利潤在21—30元/只。總體看,今年禽類養殖效益相比去年好很多。

鵝價高,更要養的好

加強雛鵝期間的管理工作,是提高雛鵝成活率和增重的重要環節,雛鵝期主要的管理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蓋好鵝棚。雛鵝體小嬌嫩,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不強,必須要有專用鵝棚。一般土牆、泥地的民房可代用,但要求高燥、冬暖夏涼、避雨,鵝棚附近應有水塘和草地,同時要防止鼠害。

2、分群飼養。1-15日齡的雛鵝應放在籃筐內或蘆席折圈內飼養,以防止打堆引起傷亡或受熱出汗而成僵鵝。每隻籃筐可放1-5日齡雛鵝25隻。20日齡後,用大的蘆席摺子圈養,養鵝每圈80-100隻。在飼養過程中,注意強弱分群。

3、保持溫度。雛鵝既怕冷、又怕熱,很容易患感冒,因此,鵝棚內的室溫應在25℃以上。目前,保溫方式大都採用自溫 育雛法。冬天,在籃筐上加蓋被絮或被單來保暖,春末夏初天氣轉暖籃筐上也要加蓋沙布,以防蚊蟲叮咬。如溫度適宜,雛鵝安靜無聲,彼此依靠,但無打堆現象;如溫度偏高時,雛鵝則發出短促的急叫聲,行動不安,分散在籃筐的四周,張喙喘息,應及時揭被,抄動起身散熱;如溫度偏低時,則叫聲低沉,音節拖長,聚集打 堆,應立即抄動疏散,加被保溫。

4、做好衛生防疫。要注意飼料的新鮮和衛生。進雛鵝前半個月對鵝棚進行徹底消毒。每次喂食時,應及時更換墊料,曬熱 的墊料應涼一下後再鋪,免得雛鵝受熱。喂食用的器具均應及時清洗消毒。引進的幼鵝,如果其母鵝未經注射小鵝瘟苗進行母體免疫的,則要注射小鵝溫卵黃苗或血 清,對幼鵝進行免疫接種,對其他疾病如白痢、霍亂等也應及時預防。

來源: 期貨日報、中國三農網 作者:喬林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BdnFm4BMH2_cNUgk4Zw.html